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4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包括框体、连接轴、上压盘、活动座、竖向导槽座、锁紧螺杆、主动带轮一、皮带一、从动齿轮、上轴体、从而带轮一、主动齿轮、手轮、电机一、竖向螺杆、滑槽、横向导槽座、从动带轮二、下轴体、皮带二、主动带轮二和电机三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旋转手轮,能够驱使上压盘下移压住金属外壳,从而保证了焊接时金属外壳固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就提高了焊接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电机一和电机二,则能够驱使焊枪上下以及左右移动,同时与旋转的工作台相配合,从而满足了金属外壳不同位置焊接的需要,也就提高了焊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焊接的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是一种用于焊接电机金属外壳的辅助装置,其在金属焊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包括焊枪和工作台,焊枪位于工作台的左侧,工作台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所需焊接的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放置于工作台的顶端,然后将焊枪与外界控制器连接并打开,之后将焊枪的右部输出端对准所需部位焊接即可;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使用中发现,工作台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便于用户对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的四周进行焊接,导致使用局限性较大;并且工作台上缺少固定装置,不方便用户焊接时的固定,导致使用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焊接时工作台固定,很难对金属外壳的四周进行焊接,另外焊接时候的稳定性也比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连接轴(2)、上压盘(3)、活动座(4)、竖向导槽座(5)、锁紧螺杆(6)、主动带轮一(7)、皮带一(8)、从动齿轮(9)、上轴体(10)、从动带轮一(11)、主动齿轮(12)、手轮(13)、电机一(14)、竖向螺杆(15)、滑槽(16)、横向导槽座(17)、横向座(18)、横向螺杆(19)、电机二(20)、工作台(21)、从动带轮二(22)、下轴体(23)、皮带二(24)、主动带轮二(25)和电机三(26);/n所述连接轴(2)活动连接在框体(1)左侧中,所述连接轴(2)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一(7)和主动带轮二(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生产用金属外壳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连接轴(2)、上压盘(3)、活动座(4)、竖向导槽座(5)、锁紧螺杆(6)、主动带轮一(7)、皮带一(8)、从动齿轮(9)、上轴体(10)、从动带轮一(11)、主动齿轮(12)、手轮(13)、电机一(14)、竖向螺杆(15)、滑槽(16)、横向导槽座(17)、横向座(18)、横向螺杆(19)、电机二(20)、工作台(21)、从动带轮二(22)、下轴体(23)、皮带二(24)、主动带轮二(25)和电机三(26);
所述连接轴(2)活动连接在框体(1)左侧中,所述连接轴(2)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一(7)和主动带轮二(25),所述连接轴(2)上侧轴端与电机三(26)下侧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三(26)固定连接在框体(1)左上侧;
所述上轴体(10)活动连接在框体(1)上侧中央中,所述上轴体(10)底部与竖向导槽座(5)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所述上轴体(10)中央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一(11),且从动带轮一(11)通过皮带一(8)与主动带轮一(7)相连接;
所述锁紧螺杆(6)上侧活动连接在竖向导槽座(5)上侧中,所述锁紧螺杆(6)上侧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9);
所述活动座(4)竖向活动连接在竖向导槽座(5)下侧内部,所述活动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上压盘(3),所述活动座(4)中央竖向螺纹孔活动连接在锁紧螺杆(6)上;
所述主动齿轮(12)活动连接在竖向导槽座(5)上侧中右侧,所述主动齿轮(12)左上侧与从动齿轮(9)右下侧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2)右侧轴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3);
所述竖向螺杆(15)活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宏升郭树阁韩佳杰王建新李正阳董世运雷剑波高飞贵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