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58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进线配电柜、不间断配电柜、第一类负载和第二类负载;所述进线配电柜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与所述第二类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和接触器,所述断路器和所述接触器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所述第二类负载包括站控系统,所述站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接触器和所述辅助触头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和所述第二类负载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配电系统能够根据辅助触头的信号对每个负载的供电回路实现闭环控制,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
,特别涉及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如何有效地为能量不足的汽车提供快速有效的能量补给成为车主和各大厂商非常关注的问题。以电动汽车为例,当前主流的电能补给方案包括充电方案和电池更换方案。相对于充电方案,电池更换方案由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动力电池的更换且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是电能补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池更换方案一般在换电站内完成,换电站内一般设置有电动车换电系统、电池包充电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监控消防系统,这些系统集成度较高,用电功率极大,结构也很复杂,因此对换电站设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换电站的供配电系统也相应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现有的电动汽车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和与配电柜电连接的负载模块,配电过程中由一个控制器集成控制多个负载的开关状态,以得到配电的效果。这种配电方式便利性不够,且在配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安全性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配电柜(10)、不间断配电柜(20)、第一类负载(30)和第二类负载(40);/n所述进线配电柜(10)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与所述第二类负载(40)电连接;/n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50)和接触器(60),所述断路器(50)和所述接触器(60)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70);/n所述第二类负载(40)包括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60)和所述辅助触头(70)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41)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线配电柜(10)、不间断配电柜(20)、第一类负载(30)和第二类负载(40);
所述进线配电柜(10)分别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与所述第二类负载(40)电连接;
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上均设置有断路器(50)和接触器(60),所述断路器(50)和所述接触器(60)上均设置有辅助触头(70);
所述第二类负载(40)包括站控系统(41),所述站控系统(41)分别与所述接触器(60)和所述辅助触头(70)电连接,所述站控系统(41)用于对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进行闭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与所述站控系统(41)通信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向所述站控系统(41)发送控制指令,能够控制所述接触器(60)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类负载(30)和所述第二类负载(4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负载(30)包括不间断电源(31),所述进线配电柜(10)通过所述不间断电源(31)与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电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31)用于向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配电柜(10)和所述不间断配电柜(20)均设置有开门断电装置,所述开门断电装置包括柜门开关和主断路器,所述柜门开关与所述主断路器机械连接。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堂勇杨全凯王志海牛欢欢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