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00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子,所述滚子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还包括:后挡片和前挡片,所述后挡片和所述前挡片分别通过铆钉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圈上;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所述轴承外圈靠近所述轴承内圈的环壁上;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槽,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槽分别开设在所述轴承外部的端面;石墨烯填充料;润滑凹坑;润滑小孔;以及填充在所述润滑凹槽内的润滑膏;本低形变滚轮轴承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并且本低形变滚轮轴承使用的润滑膏较少,能够实现良好的自润滑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
技术介绍
滚轮轴承外圈采用外圈壁较厚的满装圆柱滚子轴承,滚轮的外径面有圆柱形和弧形,可根据使用场合设计来与滚道面配合。利用这种外圈,滚轮可以直接在滚道上滚动,并可以承受较重负荷和冲击负荷。现有公开号为CN10497622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滚轮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与若干滚珠,轴承外圈外侧周向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环形槽底部设有周向设置且向内凹陷的环形凹陷槽,环形凹陷槽内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形防滑圈,环形防滑圈周向外侧超出环形凹陷槽,且环形防滑圈周向外侧设有若干第一柔性凸起和第二柔性凸起,第一柔性凸起与第二柔性凸起的长度不同,且第一柔性凸起与第二柔性凸起一一交错设置。上述的这种滚轮轴承稳定性好、强度高,使用时滚轮轴承与滚道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转动平稳;但是上述的这种滚轮轴承依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滚轮轴承在长时间运行时,其热量上升较快,造成轴承变形;且滚轮轴承内往往直接灌注有润滑油,比较浪费,且润滑时的油膜过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子(3),所述滚子(3)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内圈(2)与所述轴承外圈(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后挡片(4)和前挡片(5),所述后挡片(4)和所述前挡片(5)分别通过铆钉(6)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圈(2)上;/n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7)开设在所述轴承外圈(1)靠近所述轴承内圈(2)的环壁上;/n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槽(8),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分别开设在所述轴承外部的端面;/n石墨烯填充料(9),所述石墨烯填充料(9)填充固定在所述环形槽(7)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内;/n润滑凹坑(10),所述润滑凹坑(10)开设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滚子(3),所述滚子(3)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内圈(2)与所述轴承外圈(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挡片(4)和前挡片(5),所述后挡片(4)和所述前挡片(5)分别通过铆钉(6)固定在所述轴承内圈(2)上;
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7)开设在所述轴承外圈(1)靠近所述轴承内圈(2)的环壁上;
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槽(8),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分别开设在所述轴承外部的端面;
石墨烯填充料(9),所述石墨烯填充料(9)填充固定在所述环形槽(7)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内;
润滑凹坑(10),所述润滑凹坑(10)开设在所述轴承外圈(1)靠近所述轴承内圈(2)的环壁上;
润滑小孔(11),所述润滑小孔(11)开设在所述轴承外圈(1)中并与所述润滑凹坑(10)相互连通;
以及填充在所述润滑凹槽内的润滑膏(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环形槽(7)连通的第二散热孔槽(13),所述石墨烯填充料(9)填充整个所述第二散热孔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片(4)和前挡片(5)在相互靠近的一面共同固定有环形密封圈(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小孔(11)的直径为2-3mm,所述润滑小孔(11)的端部设置有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形变滚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7)的正剖面为矩形,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为圆孔,所述第一散热孔槽(8)的数目不小于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树超王福铮顾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牛犇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