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99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和风扇。风道结构包括蜗壳和蜗舌;蜗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拼接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沿风道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蜗舌、轴承支架、电机支架这三者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一体成型。蜗舌、轴承支架、电机支架这三者和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共同注塑所使用的模具可沿目标方向顺利出模,待模具出模之后再将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进行装配,以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这样无需将蜗舌、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先各自注塑成型然后再采用螺钉固定在蜗壳上,不仅可降低模具成本,减少螺钉数量,而且也便于风道组件的安装,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及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及风扇。
技术介绍
风道组件作为风扇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向外界环境送风。然而,由于风道组件的蜗壳具有特殊的弧状型线,导致蜗舌、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无法一体成型在蜗壳上,这使得蜗舌、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先各自注塑成型,然后再采用螺钉固定在蜗壳上,这不仅使得模具成本高,而且导致风道组件的装配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风道组件装配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及风扇。一种风道结构,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述蜗舌之间配合形成风道腔;所述蜗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拼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沿所述风道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蜗舌、所述轴承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这三者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扣连接。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第一卡扣卡接至所述安装凸台上。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上开设有止口槽,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止口筋条;所述止口筋条和所述止口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止口筋条限位于所述止口槽中。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壁上还具有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搭接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以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处过渡平缓。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舌、所述轴承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一侧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轴承支架之间或/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风道腔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侧板限位。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轴承支架或所述电机支架上的限位开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限位至所述限位开口中。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蜗舌之间形成所述风道腔出口;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朝着所述风道腔的中心弯曲,所述第二侧板中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背着所述风道腔的中心弯曲。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位于所述风道结构的风道腔内的贯流风轮;安装在所述风道结构的轴承支架上并与所述贯流风轮连接的轴承;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道结构的电机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贯流风轮转动的电机。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壳体和上述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风道组件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对齐。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上设置有沿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螺钉柱,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沿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螺钉柱,所述第一螺钉柱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螺钉柱固定连接。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的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沿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腔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固定柱;位于所述前壳同一端部上的多个所述第一螺钉柱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二螺钉柱固定连接。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风道组件通过第一限位卡扣组件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风道组件通过第二限位卡扣固定在所述后壳上。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的第一侧板与蜗舌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对齐的风道腔出口;所述第一侧板中远离所述风道组件的第二侧板的端部上具有第一密封台阶面;所述出风口处沿由所述蜗舌至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朝向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腔的中心凸出的第一导向筋条和第一密封凸台,所述第一导向筋条用于撑开所述第一侧板直至所述第一密封台阶面抵接至所述第一密封凸台上。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的第一侧板与蜗舌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对齐的风道腔出口;所述风道组件的蜗舌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上具第二密封台阶面;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沿由所述第一侧板至所述蜗舌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朝向所述风道腔的中心凸出的第二导向筋条和第二密封凸台,所述第二导向筋条用于撑开所述蜗舌直至所述第二密封台阶面抵接至所述第二密封凸台上。如上所述的风道结构、风道组件和风扇,蜗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沿风道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蜗舌、轴承支架、电机支架这三者和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共同注塑所使用的模具可沿目标方向顺利出模,待模具出模之后再将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进行装配,以形成完整的风道结构,这样无需将蜗舌、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先各自注塑成型然后再采用螺钉固定在蜗壳上,不仅可降低模具成本,减少螺钉数量,而且也便于风道组件的安装,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未安装电机支架的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风道结构的壳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与前壳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结构与后壳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00-风道组件;100a-风道腔;100b-风道腔出口;110-蜗壳;111-第一侧板;1111-安装凸台;1111a-止口槽;1111b-限位台阶面;1112-固定柱;1113-第一密封台阶面;112-第二侧板;1121-第一卡扣;1122-止口筋条;113-轴承支架;114-电机支架;115-第一限位件;115a-限位开口;1151-第一限位凸起;1152-限位筋条;1153-增强筋条;120-蜗舌;121-第二密封台阶面;200-壳体;210-前壳;211-第一螺钉柱;212-第一导向筋条;213-第一密封凸台;214-第二导向筋条;215-第二密封凸台;216-第二卡扣;220-后壳;221-第二螺钉柱;222-第二限位件;M-蜗壳;N-蜗舌;S-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述蜗舌之间配合形成风道腔;/n所述蜗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拼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n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沿所述风道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蜗舌、所述轴承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这三者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述蜗舌之间配合形成风道腔;
所述蜗壳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拼接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轴承支架和电机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沿所述风道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使所述蜗舌、所述轴承支架、所述电机支架这三者与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凸台;
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第一卡扣卡接至所述安装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上开设有止口槽,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上设置有止口筋条;
所述止口筋条和所述止口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止口筋条限位于所述止口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壁上还具有限位台阶面,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面搭接在所述限位台阶面上,以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连接处过渡平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所述轴承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第一侧板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轴承支架之间或/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电机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风道腔的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第二侧板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开设在所述轴承支架或所述电机支架上的限位开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限位至所述限位开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蜗舌之间形成风道腔出口;
所述第二侧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朝着所述风道腔的中心弯曲,所述第二侧板中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背着所述风道腔的中心弯曲。


9.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贤乐柳智丁才侯剑飞王伟陈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