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85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溶蛋白,升温酶解体系促使酶失活,离心,取上清液,透析得多肽;S2:将毛棉精纺面料浸渍于还原处理液中,加热至55~70℃保温反应,然后降温,取出毛棉精纺面料,清洗烘干,还原处理液中的主要组成为S1所得多肽、乙醇、还原剂和碱性pH值调节剂;S3:用碱性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浸轧整理S2所得毛棉精纺面料,经预烘焙烘得拒水防缩毛棉精纺面料。该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中多肽整理提高毛棉精纺面料的疏水性,还可使面料抗皱挺括;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可使面料表面更趋光滑拒水,提升面料抗皱性能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棉精纺面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羊毛面料的防毡缩整理液中成膜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聚氨酯类、蛋白类、壳聚糖类、聚硅氧烷类。整理液中的蛋白类主要包括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丝胶蛋白等。上述蛋白类整理剂的基本原理是在羊毛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蛋白覆膜,特别是使羊毛纤维鳞片层凹凸结构处更趋平滑,同时增强羊毛纤维织物的抗起球性能。为了确保纤维表面的成膜强力,需要尽可能的提高整理液中聚氨酯的用量,但是聚氨酯的用量过大会导致手感变差。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多采用复配的成膜物质,例如纳晶纤维素与聚氨酯复配、壳聚糖与聚氨酯复配、蛋白水解的多肽与壳聚糖复配等。CN103387598A中公开了一种成膜物质复配的纺织品整理剂,其实施例中以羊毛角蛋白多肽、丝胶多肽和丝素多肽为多肽原料,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胶黏剂乳液作为无甲醛胶粘剂,由于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中均包含大量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因此,纺织品纤维表面成膜的亲水性良好,该方案中主要利用羊毛角蛋白、丝胶、丝素中的水溶性氨基酸,使纺织品具有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毛棉精纺面料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棉纤维,与全羊毛织物相比,毛棉精纺面料的抗皱性能较差,现有技术中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整理毛棉精纺面料,整理后的面料拒水和防缩性能良好,表面光滑,但对面料抗皱挺括程度的改善有限,特别是棉含量大于50%的精纺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多肽整理与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整理相结合,整理后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拒水防缩性能,挺括程度提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溶蛋白,升温酶解体系促使酶失活,离心,取上清液,透析得多肽;S2:将毛棉精纺面料浸渍于还原处理液中,加热至55~70℃保温反应,然后降温,取出毛棉精纺面料,清洗烘干,所述还原处理液中的主要组成为S1所得多肽、乙醇、还原剂和碱性pH值调节剂;S3:用碱性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浸轧整理S2所得毛棉精纺面料,经预烘焙烘得拒水防缩毛棉精纺面料。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碱性蛋白酶与所述醇溶蛋白的酶底比为100~150mAU/g,水解体系的pH值为9~11,酶解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6h。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以毛棉精纺面料的重量为基准,还原处理液中还原剂为巯基乙醇,还原剂的用量为1~5%o.w.f.,多肽的用量为1~7%o.w.f.,还原处理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15~35%,所述还原处理液的pH值为8~9。多肽的用量过大,接枝增重率增加,不利于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在纤维表面的吸附。还原处理液中乙醇的作用在于促进多肽的溶解,在多肽用量1~7%o.w.f.的范围内,随着多肽用量的增加,毛棉精纺面料的增重率增加。由于羊毛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皱性能,多肽的用量过少则对于面料的抗皱挺括改善不明显。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0.2~0.8Kda。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大于0.8Kda时,毛面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耐久性能下降明显。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小于0.2Kda时,多肽整理能提高面料的拒水性能,但对于面料的抗皱性能的提升效果不明显。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3中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为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的非离子型乳液,以毛棉精纺面料的重量为基准,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的用量为6.5~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3中浸轧整理的轧余率为80~90%,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的反应温度为40~45℃。温度过低,拒水整理效果变差。优选的技术方案为,S3中焙烘温度为140~150℃。焙烘温度过低,不利于整理剂与纤维之间的充分反应,不利于整理效果的耐水洗性和耐久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还原处理液中还包含二甘醇酸;以毛棉精纺面料的重量为基准,所述二甘醇酸的用量为0.2~0.8%o.w.f。小分子的甘醇酸有助于提高多肽整理后面料的增重率,并且还能改善面料拒水抗皱整理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中毛棉精纺面料依次经过多肽整理和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整理两步骤,利用还原剂还原面料中羊毛纤维的二硫键,新生成的巯基与多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发生重建生成新的二硫键,和/或多肽链的端部羧基与棉纤维表面的羟基反应。由于多肽链的主要组成氨基酸为疏水氨基酸,多肽整理可提高毛棉精纺面料的疏水性能,还可使毛棉精纺面料更趋抗皱挺括;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可使面料表面更趋光滑拒水,进一步提升面料抗皱性能的耐久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对毛棉精纺面料进行拒水抗皱整理,毛棉精纺面料纤维组成:30%毛70%棉,克重205g/m2,面料来源:江苏阳光集团;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食品级,含量99.5%;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含28%聚丙烯酸二氢十五氟辛基酯的非离子型乳液,FC-208,3M;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整理液中包含FC-20815%、乙酸钠3%,剩余为水,pH值呈碱性。实施例1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醇溶蛋白分散于水中,用碱性pH值调节剂氢氧化钠溶液将醇溶蛋白分散液的pH值调节至9.5,升温至40~45℃,按照酶底比为120mAU/g向醇溶蛋白分散液中加入碱性蛋白酶,保温反应6h,后升温至95℃使酶失活,冷却,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透析袋分离不同相对分子量为0.2~0.8Kda的多肽,浓缩得多肽分散液;S2:将多肽分散液、乙醇、还原剂巯基乙酸混合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pH值为8.5的还原处理液,将毛棉精纺面料浸渍于还原处理液中,加热至65~70℃保温反应,然后降温,取出毛棉精纺面料,清洗烘干;还原剂的用量为4%o.w.f.,多肽的用量为5%o.w.f.,还原处理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25%,浴比为1:20;S3:用40~45℃的碱性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两浸两轧整理S2所得毛棉精纺面料,浴比1:30,轧余率为80%,100℃预烘至干燥,145~150℃焙烘150s,得拒水防缩毛棉精纺面料。实施例2-3实施例2-3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实施例2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0.2Kda以下,实施例3中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0.8Kda~1.5Kda。实施例4-6实施例4-6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以毛棉精纺面料的重量为基准,实施例4中还原处理液中还包含二甘醇酸0.1%o.w.f,实施例5中还原处理液中还包含二甘醇酸0.5%o.w.f,实施例6中还原处理液中还包含蛋白质整理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溶蛋白,升温酶解体系促使酶失活,离心,取上清液,透析得多肽;/nS2:将毛棉精纺面料浸渍于还原处理液中,加热至55~70℃保温反应,然后降温,取出毛棉精纺面料,清洗烘干,所述还原处理液中的主要组成为S1所得多肽、乙醇、还原剂和碱性pH值调节剂;/nS3:用碱性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浸轧整理S2所得毛棉精纺面料,经预烘焙烘得拒水防缩毛棉精纺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碱性蛋白酶水解醇溶蛋白,升温酶解体系促使酶失活,离心,取上清液,透析得多肽;
S2:将毛棉精纺面料浸渍于还原处理液中,加热至55~70℃保温反应,然后降温,取出毛棉精纺面料,清洗烘干,所述还原处理液中的主要组成为S1所得多肽、乙醇、还原剂和碱性pH值调节剂;
S3:用碱性的全氟代烷基聚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浸轧整理S2所得毛棉精纺面料,经预烘焙烘得拒水防缩毛棉精纺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蛋白酶与所述醇溶蛋白的酶底比为100~150mAU/g,水解体系的pH值为9~11,酶解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棉精纺面料的拒水抗皱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毛棉精纺面料的重量为基准,还原处理液中还原剂为巯基乙醇,还原剂的用量为1~5%o.w.f.,多肽的用量为1~7%o.w.f.,还原处理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明桂明胜王高军赵荣王榴兴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