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575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织造后的围巾依次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预烫光→起毛→湿刷→烘干→等离子处理→一次烫光→剪毛→二次烫光→烘干→定型→裁剪→刷毛→成品,所述预烫光温度180℃,预烫光液为乙醇水溶液,正反面单烫一次;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氩气氢气混合气体,所述烫光液为复配溶液,所述复配溶液包含偶联剂和角蛋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是末端带羧基或巯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能使面料耐洗性好、表面光泽柔和、手感柔软、不易起球,也能使流苏圆润饱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围巾的后整理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
技术介绍
羊绒围巾是目前毛纺企业的主要品种之一,产品要求质地柔软,围巾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决定着其表面绒毛纤维的色泽与蓬松度,经常采用烫光与烫剪来进行后整理。烫光指的是烫直纤维,消除纤维的内应力,使弯曲的纤维烫直,均匀反射光线而产生光泽;剪毛是将围巾绒面处理平整、干净,使表面光滑平整、蓬松柔软,绒毛顺直光亮,可与天然织物媲美。为实现这种独特的光泽,在烫光整理工艺中广泛使用甲酸、甲醛、乙醇以及它们的复合物作为烫光整理试剂,且需经过多次烫光才能达到光泽柔和的效果。由于甲醛具有高毒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很大,不利于环保;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烫光工艺,不利于使得羊绒制品在光泽度、抗起球以及防静电等方面时满足客户需求。为了减少有害化学试剂的用量,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替代工艺。角蛋白大分子与羊毛有相似的结构,角蛋白分子中含有大量的巯基,可以与羊毛结构中的巯基相互结合。因此,利用角蛋白溶液对纯羊毛织物整理,可以减少羊毛纤维表面的定向摩擦效应,从而降低织物的毡缩性,提高毛织物的吸湿保湿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心,经角蛋白溶液整理的毛织物,防毡缩性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水洗15次后,其毡缩率达到6.82%,与未经处理的织物相比几乎一致,说明角蛋白薄膜的耐洗涤性能较差。这是由角蛋白薄膜在水洗的过程中开始脱落引起的。因此,目前的角蛋白改善织物耐洗性的工艺需要进一步改善。此外,现有技术中围巾后整理中通常采用的蒸呢工艺对的围巾的流苏产生难以回复的形变,使得流苏形状不圆润饱满,也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善羊绒围巾面料耐洗性、使面料蓬松柔软、不易起球、外观明亮柔和,流苏形状圆润的后整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织造后的围巾依次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预烫光→起毛→湿刷→烘干→等离子处理→一次烫光→剪毛→二次烫光→烘干→定型→裁剪→刷毛→成品,所述预烫光温度180℃,预烫光液为乙醇水溶液,正反面单烫一次;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氩气氢气混合气体,所述烫光液为复配溶液,所述复配溶液包含偶联剂和角蛋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是末端带羧基或巯基的硅烷偶联剂。流程中采用预烫光工艺取代现有的蒸呢工艺,能避免围巾的流苏在蒸呢过程中因受压力作用而产生难以回复的形变,可以使流苏圆润饱满,也能使围巾面料的头端变得尖且圆,增强光泽度;烫光前采用等离子工艺处理,使用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活化成等离子态,激发状态的氩气和氢气分子在面料表面物理撞击和还原反应,使面料表面的鳞片微蚀形成纳米沟槽或凹坑使表面粗糙化;另外,激发态的氢气分子在羊绒围巾面料表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巯基,改善了其表面亲水性,提高其与羧基或巯基的反应活性;面料在烫光液中浸渍并在高温下烫光,角蛋白表面的-SH与羊绒围巾面料表面的-SH反应生成二硫键,并且,由于烫光液中的硅烷偶联剂一方面表面存在大量的羟基,可以和角蛋白分子和羊绒围巾面料表面的-COOH发生脱水缩合形成Si-O-C键;同时,偶联剂表面的羧基或-SH可以和角蛋白分子和羊绒围巾面料表面-SH缩合反应,形成-COS-键或二硫键;另一方面偶联剂表面的羟基、羧基或-SH与角蛋白和羊毛面料表面的的羧基、巯基和氨基形成大量的氢键;因此,烫光液中的偶联剂、角蛋白能与围巾面料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还能填充围巾面料因等离子处理微蚀形成纳米沟槽或凹坑,提高了角蛋白与羊绒围巾面料的耐久性结合,解决了现有角蛋白处理羊绒围巾面料结合力差,耐洗涤性能较差的问题,保持围巾表面蓬松柔软。为了促进角蛋白和偶联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角蛋白和偶联剂按照角蛋白质量为偶联剂质量的1~20%配置。为了促进围巾面料与烫光液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围巾与烫光液浴比1:10~25,浸渍温度30~75℃,时间10~60min。为了保证围巾面料表面的微蚀和还原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中的氢气占混合气体比例为2~10%,等离子处理功率为60~100W,工作压力40~50Pa,时间为1~15min。为了保证在烫光工序中围巾面料表面的基团依然具有活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等离子处理完成到烫光工序开始的间隔时间为小于8h。为了增加烫光液与围巾面料之间的耐久性结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的末端带羧基的硅烷偶联剂具体为羧基乙基硅烷三醇钠盐。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末端带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具体为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11-巯基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了进一步提高角蛋白和围巾面料的耐久性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烫光液中还包括正硅酸乙酯酸性调件下的水解产物复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使面料耐洗性好、表面光泽柔和、蓬松柔软、不易起球,流苏圆润饱满。采用预烫光工艺取代现有的蒸呢工艺,能避免围巾的流苏在蒸呢过程中因受力作用而产生难以回复的形变,可以使流苏圆润饱满;用氩气氢气混合气体处理面料在不损失纤维强力的情况下,在羊毛纤维鳞片层形成沟槽和凹坑,氢气打开二硫键还原成-SH,提高面料的亲水性和形变能力,在面料表面形成多个活性点;在烫光液中采用偶联剂与角蛋白复配,使面料、偶联剂与角蛋白三者之间交联形成耐久性结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角蛋白整理羊绒围巾耐洗涤性能较差的问题,达到耐洗性好、织物蓬松、抗起毛起球的目的,且对羊毛织物的其他性能影响不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改善羊毛松结构面料手感的后整理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织造后的围巾依次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预烫光→起毛→湿刷→烘干→等离子处理→一次烫光→剪毛→二次烫光→烘干→定型→裁剪→刷毛→成品,将织造后的围巾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后预烫光,所述预烫光温度180℃,预烫光液为乙醇水溶液,其中乙醇占混合溶液质量分数为30%,正反面单烫一次;将围巾起毛后湿刷、烘干,然后进行等离子处理,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中的氩气与氢气比例为95%:5%;等离子处理功率为100W,工作压力50Pa,时间为1.5min;所述围巾正反面各处理一次;将等离子处理后的羊绒围巾采用烫光液浸渍及一次烫光处理,所述烫光液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角蛋白溶液,称取适量羊毛洗净和晾干,取5g羊毛浸入100m1去离子水中,加入2g过硫酸钾、2g亚硫酸氢钠和1g尿素,置于60℃的恒温震荡器中震荡60min后即得到角蛋白溶液;粗溶液经过过滤和浓缩后得到为45.3%的羊毛角蛋白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为:织造后的围巾依次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预烫光→起毛→湿刷→烘干→等离子处理→一次烫光→剪毛→二次烫光→烘干→定型→裁剪→刷毛→成品,所述预烫光温度180℃,预烫光液为乙醇水溶液,正反面单烫一次;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氩气氢气混合气体,所述烫光液为复配溶液,所述复配溶液包含偶联剂和角蛋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是末端带羧基或巯基的硅烷偶联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流程为:织造后的围巾依次进行缩呢→洗呢→脱水→烘干→预烫光→起毛→湿刷→烘干→等离子处理→一次烫光→剪毛→二次烫光→烘干→定型→裁剪→刷毛→成品,所述预烫光温度180℃,预烫光液为乙醇水溶液,正反面单烫一次;所述等离子处理气体为氩气氢气混合气体,所述烫光液为复配溶液,所述复配溶液包含偶联剂和角蛋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是末端带羧基或巯基的硅烷偶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蛋白和偶联剂按照角蛋白质量为偶联剂质量的1~20%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洗羊绒围巾的后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巾与烫光液浴比1:10~25,浸渍温度30~75℃,时间10~60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水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栋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烨天羊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