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及制备用并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4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坯布织造、坯布匹染及坯布后整理;其中,坯布采用双面呢织造工艺织造而成;坯布中的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为:和毛、打毛、梳毛、并条、粗纱、细纱及并线;其中和毛与打毛工序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马海毛纤维和同份量的羊毛纤维进行假和,假和后打毛,再将前述假和打毛后的混合纤维加入到羊毛纤维中进行二次和毛及打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面料制备用并条机,包括并条机主体,设置于并条机主体一侧的条筒以及设置在条筒处的条干托架,并条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熟条筒;并条机主体内沿条干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并条对辊、牵伸机构及成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光泽度、色泽度好,服用性佳。服用性佳。服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及制备用并条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及制备用并条机。

技术介绍

[0002]羊毛马海毛的混纺面料,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散染(也即毛线染色的方式),另有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08893832A的专利:一种七彩光毛精纺光亮面料制作方法,步骤如下:1)选取原料:羊毛66S比例90%,粗马海毛比例10%;2)条染染色,羊毛染黑色,为七彩光毛精纺光亮面料主色做衬底,马海毛分别染红、黄、蓝三原色,三色比例红3%、黄5%、蓝2%,为七彩光毛精纺光亮面料亮色点缀色;3)将不等量的红、黄、蓝三原物色混拼混合在一起,再与90%的黑色66S羊毛混纺得到成品。其采用马海毛和羊毛的条干分别染色,而羊毛和马海毛不属于同一种羊毛,同一个时间上色的深度不一样,要做到将两种原料吃色吃平有难度。
[0003]在面料坯布的纱线的纺纱工艺中,并条是其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纤维材料经前道工序的开松、梳理,已制成了连续的条状半成品,即条子,又称生条;并条是将6

8根条子并合喂入并条机,制成一根条子,由于各根条子的粗段、细段有机会相互重合,改善条子长片段不匀率。生条的重量不匀率约为4.0%左右,经过并合后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应降到1%以下。如何通过并条机的并条工序实现纤维的牵伸能力佳、并条质量高、条干的均匀度好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并条机上,前罗拉上的反包围弧越趋近于零,牵伸效果越好,但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图中,前罗拉1正上方是前胶辊,前罗拉左侧为导向辊,前罗拉1右侧依次为压力棒、上下成对设置的第二胶辊和第二罗拉、上下成对设置的第三胶辊和第三罗拉),想要减少前罗拉1上的反包围弧长度,只有减小前罗拉直径,但前罗拉直径减小则并条机出条速度下降,目前没有较佳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将两种羊毛原料放到一根纱里,和毛多和两遍,纺纱时毛的均匀度得到提高,实现了两种原料的吃色吃平;制得的面料光泽度好、色泽度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坯布织造、坯布匹染及坯布后整理;
[0006]其中,坯布采用双面呢织造工艺织造而成;坯布中的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为:和毛、打毛、梳毛、并条、粗纱、细纱及并线;
[0007]其中和毛与打毛工序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马海毛纤维和同份量的澳洲美丽奴羊毛纤维进行假和,假和后打毛,再将前述假和打毛后的混合纤维加入到羊毛纤维中进行二次和毛及打毛,其中,混合纤维占20%,羊毛纤维占80%。匹染是相对应色织布来说,色织布是先染纱线,再织布,最后去后整理,就出成品了。匹染可以是一匹布,或几匹布连匹投染,适宜做时装的小订单;也可以是大批量投染,适宜走市场的大订单。羊毛和马海毛不属于同一
种羊毛,同一个时间上色的深度不一样,要做到将两种原料吃色吃平(上色且均匀)很难,而本方案将羊毛和马海毛放到一根纱里,和毛多和两遍,纺纱时毛的均匀度得到提高,如此解决了上述问题。马海毛其光泽度好(更亮),色泽度佳,顺直度好,马海毛卷曲大,因此本面料保暖效果相比于其他羊毛面料要好。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梳毛工序中,采用分梳隔距非等间距的梳毛机,所述隔距为14
±
1英丝、12
±
1英丝、12
±
1英丝、12
±
1英丝及14
±
1英丝;所述梳毛时的锡林速度为350
±
2r/min。梳毛隔距比常规产品调小,锡林速度加快,使得毛网更为均匀,纤维梳理充分。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并条工序中,采用依次进行的三道并条工序;并条时的张力为50
±
1g。并线时张力比一般产品增大10%,使得纱疵率降低,成纱状态及条干率比普通产品更为优秀。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0011]在和毛工序中,马海毛纤维的重量占比为10%,羊毛纤维的重量占比为90%;在所述双面呢织造工艺中,织机中储纬器的数量为4~6只。马海毛产品由于纱线种类比常规产品多,所以在打纬时增加了储纬器的数量,进一步使得布面平整度提高。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坯布后整理工序中,面料反面剪毛后的长度比面料正面剪毛后的长度短。马海毛产品采取正面长顺,反面短顺的风格,长顺毛一面凸显马海毛的光泽和保暖度,让表面有一种皮草的奢华感,短顺一面兼顾服用性能,尽量减少与内搭衣物的摩擦力度,保证内外的美观度及舒适度。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用并条机,包括并条机主体,设置于并条机主体一侧的条筒以及设置在条筒处的条干托架,并条机主体的另一侧设置熟条筒;并条机主体内沿条干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并条对辊、牵伸机构及成条机构;
[0014]牵伸机构包括沿条干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导向结构、上下成对设置的前胶辊与前罗拉、上下成对设置的第二胶辊与第二罗拉以及上下成对设置的第三胶辊与第三罗拉,导向结构其出条方向水平且出条的位置位于前罗拉钳口处;
[0015]所述并条机用于坯布中的纱线的纺纱工艺中的并条工序中。导向结构其出条方向水平且出条的位置位于前罗拉钳口处,使得条干切向进入前罗拉钳口,使得前罗拉上的反包围弧趋近于零,提高了牵伸效果,提高了并条质量。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导向结构为一对导向对辊;导向对辊的下辊为驱动辊,驱动辊的辊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导向辊设置到远离前罗拉的前方,且改成导向对辊,形成条干切向进入前罗拉钳口,使得前罗拉上的反包围弧趋近于零,提高了牵伸效果;另外,由于导向辊改成设置在条干上下的导向对辊,所以可以减小导向对辊的辊径,不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由于导向辊抵靠在前罗拉上,所以导向辊采用与前罗拉一样辊径大小的辊,这样减小导向对辊的辊径后也可以良好导向且可以将导向对辊设置得距离前胶辊(及前罗拉)更近,配合导向对辊其出条方向水平且出条的位置位于前罗拉钳口处,能够实现前罗拉上的反包围弧几乎接近零(由于水平且高度一致,相当于点接触,但实际仍有一定长度,不可能真的等于零)。
[0017]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导向结构为两个上下错位设置的导向辊,两个导向辊在水平方向上设有间距。导向对辊改成两个上下左右错位设置的导向辊,保证输送条干的张力且
满足条干切向进入前罗拉钳口,牵伸能力和条干均匀度好。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马海毛其光泽度好(更亮),色泽度佳,顺直度好,马海毛卷曲大,因此本面料保暖效果相比于其他羊毛面料要好。
[0019]羊毛和马海毛不属于同一种羊毛,同一个时间上色的深度不一样,要做到将两种原料吃色吃平(上色且均匀),而本方案将羊毛和马海毛放到一根纱里,和毛多和两遍,纺纱时毛的均匀度得到提高,如此解决了上述问题。
[0020]梳毛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坯布织造、坯布匹染及坯布后整理;其中,坯布采用双面呢织造工艺织造而成;坯布中的纱线的纺纱工艺流程为:和毛、打毛、梳毛、并条、粗纱、细纱及并线;其中和毛与打毛工序包括如下步骤:先将马海毛纤维和同份量的澳洲美丽奴羊毛纤维进行假和,假和后打毛,再将前述假和打毛后的混合纤维加入到羊毛纤维中进行二次和毛及打毛,其中,混合纤维占20%,羊毛纤维占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梳毛工序中,采用分梳隔距非等间距的梳毛机,所述隔距为14
±
1英丝、12
±
1英丝、12
±
1英丝、12
±
1英丝及14
±
1英丝;所述梳毛时的锡林速度为350
±
2r/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并条工序中,采用依次进行的三道并条工序;并条时的张力为50
±
1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羊毛马海毛混纺匹染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和毛工序中,马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栋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烨天羊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