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182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所述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为: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20%~40%,硫酸镍0.5%~4%,磷酸铜2%~5%,钼酸钠0.5%~4%,铁红5%~15%,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的使用方法:使用所述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对表面预处理后的所述耐候钢基体进行表面锈层稳定化处理,以获得具有稳定化表面锈层的耐候钢;该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能够抑制耐候钢锈液流挂和飞溅,形成稳定致密层的周期短,加速耐候钢表面锈层的生成且环保无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定化处理剂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相对于普通钢,耐候钢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是:经过长期大气曝晒其表面上形成了稳定致密的保护性锈层,阻碍了腐蚀介质的进入,而在碳钢表面形成的锈层疏松,且有微裂纹存在,故对基体起不到保护作用。耐候钢在自然环境下生成稳定的保护性锈层至少需要3-10a以上的时间,并且耐候钢在形成稳定化锈层之前,常常出现早期锈液流挂与飞散等污染周围环境的现象,特别是当大气中腐蚀性污染物(如Cl-和SO2-)浓度较高时,耐候钢表面生成保护性的稳定锈层需要更长时间,甚至难以生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耐候钢实际使用中一般有两种防护方法。第一种就是跟普通碳钢一样采用涂装的方法,但是涂装不但极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和操作工序,而且对于大型构件也比较难以施行。第二种方法就是采用表面稳定化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在耐候钢使用前对其构件表面进行处理,以缩短耐候钢表面稳定化锈层的形成过程及时间。实施该技术既可以避免耐候钢使用初期黄色锈液流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为: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20%~40%,硫酸镍0.5%~4%,磷酸铜2%~5%,钼酸钠0.5%~4%,铁红5%~15%,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为: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20%~40%,硫酸镍0.5%~4%,磷酸铜2%~5%,钼酸钠0.5%~4%,铁红5%~15%,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5%~35%,所述硫酸镍的质量分数为2%~3.5%,所述磷酸铜的质量分数为3%~4%,所述钼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3%,所述铁红的质量分数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是由环氧树脂对聚乙烯醇进行改性制得,所述改性的方法包括:
将聚乙烯醇加水搅拌,升温到85℃~95℃下保温0.5h~3h,制得聚乙烯醇水溶液;
将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降温到65℃~75℃,加入环氧树脂并保温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制得所述环氧树脂改性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与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3)。


5.一种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耐候钢基体进行表面预处理;
获得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
使用所述耐候钢锈层稳定化处理剂对表面预处理后的所述耐候钢基体进行表面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鹏黄先球庞涛郎丰军李江文马颖宋建红何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