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52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目前市场上还缺少太阳能充电遮阳罩,采用的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尼龙材质的遮阳罩,防晒的效果极其有限,高温容易导致车体自燃,更重要的是无法有效的利用充太阳能进行充电,很难适应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如何防止高温引起的车体自燃,以及缓解续航里程的不足,就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所遇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不同类型的智能电动柱、不同类型的挂件、太阳能电池不同类型的安装方式的不同组合体,构建不需要光电传感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1纬度追日型或非追日型的各种类型不同的汽车太阳能充电遮阳罩,能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进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替代燃油汽车得到广泛的普及,但其续航里程的不足却又是个困扰纯电动汽车难以顺利发展的技术难题,夏日驻车时遭到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极高,容易造成车内设施的损坏甚至是导致车体自燃,这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汽车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而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多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尼龙材质的简单、易坏的遮阳罩,放在车内挡风玻璃背面进行遮阳,但是防晒的效果极其有限,更重要的是无法有效的利用充太阳能进行充电,因此,如何缓解续航里程不足、如何避免车体自燃事故的发生,以及利用遮阳罩来进行充电,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使得上述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其主要包含了智能电动柱或T型柱、太阳能电池,所述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一起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所述太阳能电池包含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述遮阳罩分为电动式和非电动式两种,两种当中又分为外挂式或内挂式两种类型,外挂式的遮阳罩是安装在车体外面,而内挂式的是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挡风玻璃上,所述遮阳罩分为折叠式或卷轴式两种,所述折叠式遮阳罩是在一块表面被分隔成多个格子的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的纺织面料上,每一个格子内安装有一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把各个格子内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建成一块整体多边形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所述卷轴式遮阳罩,一种是把上述的折叠式遮阳罩再制作成卷轴状,另一种是把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制作成卷轴状,所述电动式中的外挂式采用卷轴式遮阳罩,其分为分段式和车棚式和一体式的三种不同类型,所述分段式的智能电动柱分为车顶式和升降式两种,每种类型的遮阳罩分为车头、车中、车尾的三种类型,其车头和车尾的遮阳罩是1纬度追日的遮阳罩,安装了车中和车尾遮阳罩的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是固定安装在车尾的车顶或车厢内的盒子上固定不动,安装车头遮阳罩的C型智能电动柱是移动的,所述分段式中的车顶式,一个梯形盒子内安装有A/B/C型三种智能电动柱,所述梯形盒子的四面和顶部为弧形状或多边形状,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并排安装,各自两端的支架固定在车顶上,所述A型智能电动柱主要由驱动电机、机械传动机构,外壳、空心管、轴所构成,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两个支架间的盒子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驱动组合体以及蓄电池,外壳是个开有开口的圆筒,外壳开口的朝向,A型和C型的都是朝向车头,B型的朝向车尾,外壳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不动,遮阳罩一端卷在空心管上,另一端通过卡件卡扣在外壳的开口处上,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转动,所述卡件,是管体上穿有圆孔的圆形空心管,B型的结构和A型的相同,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A型的相同,但多增加了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圆管,圆管穿过A型的外壳圆形空心管,并固定在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外壳上,把A型和C型的智能电动柱连接为一体,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其两端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上,在车头的保险杆或车尾的扰流板的内侧隐藏一个安装有驱动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盒子内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可升降的智能电动柱,其杆体主要由多边形或圆形的螺母、带有螺纹的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螺母上形成一体,螺母沿着轴上下移动,所述的智能电动柱的柱体是固定在机座上,其的驱动将采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来进行,机座的底部铰接在盒子底部的内侧,所述盒子的盖子与一侧的长边通过合页连接,一根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上,支架固定于盒子底,轴上固定安装有T型构件,驱动电机固定于盒子底部,机械传动机构一端与轴相连,另一端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轴上,盖子的底部固定于T型构件上,盒子短边的内侧安装有电磁铁或在盒子底部分别铰接两根支撑杆,在车头挡风玻璃的顶部处安装一块内置有电磁或光学的自动导引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的导向板,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移动到达导向板上时,会自动停车并从盒子内降落四根带有磁性的脚,固定在导向板上,所述分段式中的升降式,三根智能电动柱,安装在车厢内一个长方形盒子的升降板上,其中移动的一根与上述C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卡件,其卡件是凹形,缺口是朝下,内置有与上述导向板相同的自动导引装置,其是通过四根脚活动式地固定在升降板,另外两根是固定不动,其中1根与上述的A型完全相同,另一根与上述B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其卡件是凹形,升降板周边安装了防水的橡胶圈,升降板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驱动装置的机座固定在盒子的底部,盒子的顶部是个滑动的天窗,随着升降板的升降而开关,升降板升到车顶后,C型智能电动柱收起4根脚后向车头方向移动,车头/车尾的遮阳罩张开后,卡件通过自动引导装置落在驱动装置的上方,带有磁性的驱动装置的顶端在卡件两端的电磁铁的吸附下,沿着凹槽竖起并吸附在电磁铁上,升降式的遮阳罩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遥控,所述电动式中的车棚式遮阳罩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类型,固定式中分为D型或H型两种,D型只有一根D型智能电动柱,H型有两根A型的智能电动柱,所述D型智能电动柱的,其有安装在车头或车尾的两种类型,安装在车头的是1纬度追日型,第二种是非追日型,两种类型的D型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上述A型的智能电动柱相同,区别在于多增加了空气阻力分流板、电磁铁,D型智能电动柱固定于支架上,支架是固定在行李架上或与车顶骨架连为一体,外壳安装在轴上,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支架和轴上,轴上的电磁铁与外壳的内侧相连接,支架上的电磁铁与外壳的外侧相接触,外壳发生转动时其通过电磁铁固定在轴上随轴一同旋转而不能左右移动,静止时其通过电磁铁固定在支架上不动,所述空气阻力的分流板是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分流板为拱形状,中间高两端低,截面为带弧形的多边形,分流板固定在龙骨或外壳上,所述龙骨是一种支撑架,其形状与分流板相同也为拱形状,其包含纵梁和横梁,龙骨中部凸起部分是通过支撑杆螺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上的分流板与开口的位置是垂直的成90°,当开口朝下时,分流板朝向车头方向,反之,当开口朝车头方向时,分流板朝上,驱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与上述相同,所述固定式中的H型,其两根A型的智能电动柱是并排固定安装在车顶的中部与车体为一体,上面罩有一个与上述分段式中相同的盒子,两根智能电动柱的外壳开口分别朝向车头或车尾,车头和车尾安装有与上述相同的驱动装置,上述所有追日型的遮阳罩张开后,把驱动装置的顶端插入或套在卡件空心管两端的圆孔上螺栓固定,由此构建成一个1纬度追踪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遥控器和智能控制器来同时控制其伸缩运动,智能控制器安装在驱动装置的盒子或驾驶室内,上述所有1纬度追踪的遮阳罩倾角的调节分为1日之内二次或多次,都是采用预先输入法,遮阳罩与驱动装置安装为一体后,驱动装置将自动归位,即根据当地的时间,把该时刻前的N次伸缩杆的调节长度值逐次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其主要包含了智能电动柱或T型柱、太阳能电池,所述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一起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所述太阳能电池包含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述遮阳罩分为电动式和非电动式两种,两种当中又分为外挂式或内挂式两种类型,外挂式的遮阳罩是安装在车体外面,而内挂式的是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挡风玻璃上,所述遮阳罩分为折叠式或卷轴式两种,所述折叠式遮阳罩是在一块表面被分隔成多个格子的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的纺织面料上,每一个格子内安装有一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把各个格子内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建成一块整体多边形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所述卷轴式遮阳罩,一种是把上述的折叠式遮阳罩再制作成卷轴状,另一种是把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制作成卷轴状,所述电动式中的外挂式采用卷轴式遮阳罩,其分为分段式和车棚式和一体式的三种不同类型,所述分段式的智能电动柱分为车顶式和升降式两种,每种类型的遮阳罩分为车头、车中、车尾的三种类型,其车头和车尾的遮阳罩是1纬度追日的遮阳罩,安装了车中和车尾遮阳罩的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是固定安装在车尾的车顶或车厢内的盒子上固定不动,安装车头遮阳罩的C型智能电动柱是移动的,所述分段式中的车顶式,一个梯形盒子内安装有A/B/C型三种智能电动柱,所述梯形盒子的四面和顶部为弧形状或多边形状,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并排安装,各自两端的支架固定在车顶上,所述A型智能电动柱主要由驱动电机、机械传动机构,外壳、空心管、轴所构成,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两个支架间的盒子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驱动组合体以及蓄电池,外壳是个开有开口的圆筒,外壳开口的朝向,A型和C型的都是朝向车头,B型的朝向车尾,外壳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不动,遮阳罩一端卷在空心管上,另一端通过卡件卡扣在外壳的开口处上,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转动,所述卡件,是管体上穿有圆孔的圆形空心管,B型的结构和A型的相同,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A型的相同,但多增加了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圆管,圆管穿过A型的外壳圆形空心管,并固定在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外壳上,把A型和C型的智能电动柱连接为一体,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其两端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上,在车头的保险杆或车尾的扰流板的内侧隐藏一个安装有驱动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盒子内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可升降的智能电动柱,其杆体主要由多边形或圆形的螺母、带有螺纹的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螺母上形成一体,螺母沿着轴上下移动,所述的智能电动柱的柱体是固定在机座上,其的驱动将采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来进行,机座的底部铰接在盒子底部的内侧,所述盒子的盖子与一侧的长边通过合页连接,一根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上,支架固定于盒子底,轴上固定安装有T型构件,驱动电机固定于盒子底部,机械传动机构一端与轴相连,另一端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轴上,盖子的底部固定于T型构件上,盒子短边的内侧安装有电磁铁或在盒子底部分别铰接两根支撑杆,在车头挡风玻璃的顶部处安装一块内置有电磁或光学的自动导引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的导向板,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移动到达导向板上时,会自动停车并从盒子内降落四根带有磁性的脚,固定在导向板上,所述分段式中的升降式,三根智能电动柱,安装在车厢内一个长方形盒子的升降板上,其中移动的一根与上述C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卡件,其卡件是凹形,缺口是朝下,内置有与上述导向板相同的自动导引装置,其是通过四根脚活动式地固定在升降板,另外两根是固定不动,其中1根与上述的A型完全相同,另一根与上述B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其卡件是凹形,升降板周边安装了防水的橡胶圈,升降板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驱动装置的机座固定在盒子的底部,盒子的顶部是个滑动的天窗,随着升降板的升降而开关,升降板升到车顶后,C型智能电动柱收起4根脚后向车头方向移动,车头/车尾的遮阳罩张开后,卡件通过自动引导装置落在驱动装置的上方,带有磁性的驱动装置的顶端在卡件两端的电磁铁的吸附下,沿着凹槽竖起并吸附在电磁铁上,升降式的遮阳罩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遥控,所述电动式中的车棚式遮阳罩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类型,固定式中分为D型或H型两种,D型只有一根D型智能电动柱,H型有两根A型的智能电动柱,所述D型智能电动柱的,其有安装在车头或车尾的两种类型,安装在车头的是1纬度追日型,第二种是非追日型,两种类型的D型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上述A型的智能电动柱相同,区别在于多增加了空气阻力分流板、电磁铁,D型智能电动柱固定于支架上,支架是固定在行李架上或与车顶骨架连为一体,外壳安装在轴上,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支架和轴上,轴上的电磁铁与外壳的内侧相连接,支架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汽车遮阳罩,其主要包含了智能电动柱或T型柱、太阳能电池,所述智能电动柱,其柱体主要由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一起旋转而不能上下移动,所述太阳能电池包含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述遮阳罩分为电动式和非电动式两种,两种当中又分为外挂式或内挂式两种类型,外挂式的遮阳罩是安装在车体外面,而内挂式的是安装在驾驶室内的挡风玻璃上,所述遮阳罩分为折叠式或卷轴式两种,所述折叠式遮阳罩是在一块表面被分隔成多个格子的耐高温防水防腐蚀的纺织面料上,每一个格子内安装有一块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把各个格子内的太阳能电池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建成一块整体多边形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所述卷轴式遮阳罩,一种是把上述的折叠式遮阳罩再制作成卷轴状,另一种是把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制作成卷轴状,所述电动式中的外挂式采用卷轴式遮阳罩,其分为分段式和车棚式和一体式的三种不同类型,所述分段式的智能电动柱分为车顶式和升降式两种,每种类型的遮阳罩分为车头、车中、车尾的三种类型,其车头和车尾的遮阳罩是1纬度追日的遮阳罩,安装了车中和车尾遮阳罩的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是固定安装在车尾的车顶或车厢内的盒子上固定不动,安装车头遮阳罩的C型智能电动柱是移动的,所述分段式中的车顶式,一个梯形盒子内安装有A/B/C型三种智能电动柱,所述梯形盒子的四面和顶部为弧形状或多边形状,A型和B型智能电动柱并排安装,各自两端的支架固定在车顶上,所述A型智能电动柱主要由驱动电机、机械传动机构,外壳、空心管、轴所构成,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两个支架间的盒子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驱动组合体以及蓄电池,外壳是个开有开口的圆筒,外壳开口的朝向,A型和C型的都是朝向车头,B型的朝向车尾,外壳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不动,遮阳罩一端卷在空心管上,另一端通过卡件卡扣在外壳的开口处上,空心管固定在轴上随轴转动,所述卡件,是管体上穿有圆孔的圆形空心管,B型的结构和A型的相同,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A型的相同,但多增加了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圆管,圆管穿过A型的外壳圆形空心管,并固定在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的外壳上,把A型和C型的智能电动柱连接为一体,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其两端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或履带底盘上,在车头的保险杆或车尾的扰流板的内侧隐藏一个安装有驱动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盒子内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根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可升降的智能电动柱,其杆体主要由多边形或圆形的螺母、带有螺纹的轴、空心管所构成,空心管固定在螺母上形成一体,螺母沿着轴上下移动,所述的智能电动柱的柱体是固定在机座上,其的驱动将采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来进行,机座的底部铰接在盒子底部的内侧,所述盒子的盖子与一侧的长边通过合页连接,一根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上,支架固定于盒子底,轴上固定安装有T型构件,驱动电机固定于盒子底部,机械传动机构一端与轴相连,另一端固定于驱动电机的轴上,盖子的底部固定于T型构件上,盒子短边的内侧安装有电磁铁或在盒子底部分别铰接两根支撑杆,在车头挡风玻璃的顶部处安装一块内置有电磁或光学的自动导引装置的长方形盒子的导向板,C型移动智能电动柱移动到达导向板上时,会自动停车并从盒子内降落四根带有磁性的脚,固定在导向板上,所述分段式中的升降式,三根智能电动柱,安装在车厢内一个长方形盒子的升降板上,其中移动的一根与上述C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卡件,其卡件是凹形,缺口是朝下,内置有与上述导向板相同的自动导引装置,其是通过四根脚活动式地固定在升降板,另外两根是固定不动,其中1根与上述的A型完全相同,另一根与上述B型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其卡件是凹形,升降板周边安装了防水的橡胶圈,升降板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顶端,驱动装置的机座固定在盒子的底部,盒子的顶部是个滑动的天窗,随着升降板的升降而开关,升降板升到车顶后,C型智能电动柱收起4根脚后向车头方向移动,车头/车尾的遮阳罩张开后,卡件通过自动引导装置落在驱动装置的上方,带有磁性的驱动装置的顶端在卡件两端的电磁铁的吸附下,沿着凹槽竖起并吸附在电磁铁上,升降式的遮阳罩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遥控,所述电动式中的车棚式遮阳罩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类型,固定式中分为D型或H型两种,D型只有一根D型智能电动柱,H型有两根A型的智能电动柱,所述D型智能电动柱的,其有安装在车头或车尾的两种类型,安装在车头的是1纬度追日型,第二种是非追日型,两种类型的D型智能电动柱的内部基本结构与上述A型的智能电动柱相同,区别在于多增加了空气阻力分流板、电磁铁,D型智能电动柱固定于支架上,支架是固定在行李架上或与车顶骨架连为一体,外壳安装在轴上,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支架和轴上,轴上的电磁铁与外壳的内侧相连接,支架上的电磁铁与外壳的外侧相接触,外壳发生转动时其通过电磁铁固定在轴上随轴一同旋转而不能左右移动,静止时其通过电磁铁固定在支架上不动,所述空气阻力的分流板是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分流板为拱形状,中间高两端低,截面为带弧形的多边形,分流板固定在龙骨或外壳上,所述龙骨是一种支撑架,其形状与分流板相同也为拱形状,其包含纵梁和横梁,龙骨中部凸起部分是通过支撑杆螺栓固定在外壳上,外壳上的分流板与开口的位置是垂直的成90°,当开口朝下时,分流板朝向车头方向,反之,当开口朝车头方向时,分流板朝上,驱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与上述相同,所述固定式中的H型,其两根A型的智能电动柱是并排固定安装在车顶的中部与车体为一体,上面罩有一个与上述分段式中相同的盒子,两根智能电动柱的外壳开口分别朝向车头或车尾,车头和车尾安装有与上述相同的驱动装置,上述所有追日型的遮阳罩张开后,把驱动装置的顶端插入或套在卡件空心管两端的圆孔上螺栓固定,由此构建成一个1纬度追踪的光伏发电系统,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遥控器和智能控制器来同时控制其伸缩运动,智能控制器安装在驱动装置的盒子或驾驶室内,上述所有1纬度追踪的遮阳罩倾角的调节分为1日之内二次或多次,都是采用预先输入法,遮阳罩与驱动装置安装为一体后,驱动装置将自动归位,即根据当地的时间,把该时刻前的N次伸缩杆的调节长度值逐次调节到位后再开始下次新的调节,所述非电动式的外挂式中分为车窗式或一体式或车棚式,三种都是采用折叠式,车窗式的尺寸与车头挡风玻璃形状大小相同,在其背面的中部安装有装蓄电池的袋子,在其四个端角或侧边上开有圆形的接口,每个圆形接口上固定连接一条挂件,挂件是一根链条或钢丝绳或合成纤维绳,其一端是带安全锁的扣环或是带无安全锁的扣环或钩,另一端与圆形接口固定连接,连接的方式是直接连接或是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安全锁是机械锁或电子锁,电子锁的开关是采用红外数据传输或无线射频识别控制技术或蓝牙来控制,所述车窗遮阳罩是采用挂件,下端锁紧或扣紧在车头后视镜或前车轮处的翼子板上,上端是锁紧或扣紧在车顶行李架或驾驶室内的门把手上,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卷轴式安装是直接把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采用上述的挂件固定在车头的挡风玻璃上,所述电动式的内挂式有面板式或卷轴式的两种类型,面板类型的遮阳罩是采用内置有一块弧形状的支撑面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或柔性晶体太阳能电池或非太阳能电池的遮阳面料,其安装在车内顶棚的内侧,遮阳罩的尺寸大小与驾驶室内挡风玻璃的面积相同,支撑面板的两侧边固定在支架的顶端上,每个支架带有M个脚,每个脚直接或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械传动机构上,支架由驱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组合体进行驱动,机械传动机构安装在凹槽内,凹槽的缺口朝向车内方向,凹槽从驾驶台或挡风玻璃的底端两侧开始沿着车顶内侧的两边框往车顶上铺设,所述卷轴类型分为自动或手动的两种类型,所述自动型的结构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或非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圣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