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及冷轧上料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36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及冷轧上料设备。该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包括:过线模,其中所述过线模形成一个限位区域,在钢筋位于限位区域时,所述过线模对所述钢筋进行水平方向以及缠绕或打结的钢筋进行限位;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对以200‑350m/min经过所述过线模的钢筋进行转向;一种冷轧上料设备,包括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及冷轧上料设备,除鳞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及冷轧上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及冷轧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各种钢材热轧后,表面都必然形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铁皮(俗称“鳞”)。根据需要,很多钢材热轧后都必须经过冷加工,才能成为用户所需之材料。氧化铁皮外表坚硬,没有一点韧性,所以,在钢材进行冷加工前,必须将它清除掉,(俗称除鳞)。传统的除鳞工艺是酸洗,用盐酸(或硫酸)溶液中和掉钢材表面的氧化铁皮。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每吨成本在140元左右,金属消耗大。因为酸洗时,酸液在中和掉表面氧化铁皮的同时,必然与钢材基体反应,中和掉部分钢材,这俗称“过酸洗”。过酸洗侵蚀钢材本体的量,在置换新酸液时最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该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能够实现快速除鳞;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上料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冷轧上料设备的除鳞时,成本高或者是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包括:过线模,所述过线模形成一个限位区域,在钢筋位于限位区域时,所述过线模对所述钢筋进行水平方向以及缠绕或打结的钢筋进行限位;转向装置,所述钢筋沿转向装置传输,且所述转向装置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不同;所述钢筋经过转向装置的速度为200-350m/min。其中,所述过线模包括圆筒限位件;所述圆筒限位件形成所述限位区域。其中,所述圆筒限位件的通孔内径为钢筋外径的1.2-1.5倍。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轮;所述转向轮的直径100-300mm;所述钢筋通过限位区域后进入转向轮,通过转向轮转向后移出。其中,所述转向装置还包括压轮;所述压轮设置在转向轮的一侧,且为钢筋进入转向轮的一侧。其中,所述转向轮与所述压轮间隔设置,所述转向轮上设有用于钢筋转向的环形转向槽,所述转向槽的槽底面与压轮的距离为钢筋外径长度的8-12倍。其中,所述转向槽的槽壁边缘与压轮的距离小于钢筋外直径的距离。其中,所述过线模与转向装置之间的距离为0.2-1.5m。其中,所述钢筋为冷轧钢筋原料,所述钢筋穿过限位区域以水平方向为基准竖向80-90度,进入上方设置的所述转向装置;通过所述转向装置转向后,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向下20-70度转向。一种冷轧上料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冷轧上料设备有益效果:通过过线模对钢筋进行限位,使得不打结和缠绕钢筋穿过过线模进入转向装置,经过过线模时进行了除鳞,通过过线模除鳞可以达到5-15%。在200-350m/min的速度下,钢筋快速被转向装置转向,使得坚硬的氧化铁皮外表发生形变与钢筋剥离,也是除鳞的过程,在该结构下脱落的氧化铁皮可达70-85%。本专利技术冷轧上料设备有益效果:可以为单线年产钢10万吨以上的上产线使用,除鳞效率高,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过线模俯视图;图3为图2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1的转向装置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线模;11:圆筒限位件;2:转向装置;21:转向轮;22:压轮;23:压轮架;3: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至图4,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包括:过线模1和转向装置2,所述过线模1形成一个限位区域,在钢筋3高速穿过过线模1时,为了避免打结或缠绕的钢筋3进入转向装置2转向时发生事故,有必要在进入转向装置2前对钢筋3进行限位。通过过线模1所形成的一个限位区域使得钢筋3位于限位区域时,所述过线模1对所述钢筋3进行水平方向以及缠绕或打结的钢筋3进行限位;使得钢筋3无法在水平方向上晃动,并且缠绕或打结的钢筋3也无法通过限位区域。保证了进入转向装置2内的钢筋3均为符合转向要求的钢筋3。所述钢筋3沿转向装置2传输,且所述转向装置2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不同。转向装置2,能够对钢筋3进行转向,在钢筋3转向的过程中,附着在钢筋3表面的氧化铁皮由于较为坚硬因此在钢筋3发生形变转向时脱落,达到除鳞的效果。为了保证除鳞的效果,需要保证钢筋3在通过转向装置2时的速度,速度优选为300m/min,在该速度下能够保证冷轧上料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除鳞效果。如果速度较低,例如,钢筋3通过转向装置2时的速度为100m/min,首先,经过过线模1时的除鳞效果由原来的5-15%降低为2-8%,其次由于速度较低,氧化铁皮在被转向装置2进行转向时,有了一定的适应时间,因此,氧化铁皮在转向装置2处除鳞的效果由原来的70-85%降低为40-60%。因此在钢筋3穿过过线模1和转向装置2时有必要保证一定的速度,该速度在300m/min为优选。具体的,所述过线模1包括圆筒限位件11;所述圆筒限位件11形成所述限位区域。钢筋3穿过圆筒限位件11,圆筒限位件11内部的通孔为钢筋3的限位区域,使得钢筋3仅能够在通孔内行走。具体的,所述圆筒限位件11的通孔内径为钢筋3外径的1.2-1.5倍。为了保证钢筋3在圆筒限位件11内行走时,圆筒限位件11能够对钢筋3具有一定除鳞效果,圆筒限位件1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线模(1),所述过线模(1)形成一个限位区域,在钢筋(3)位于限位区域时,所述过线模(1)对所述钢筋(3)进行水平方向以及缠绕或打结的钢筋(3)进行限位;/n转向装置(2),所述钢筋(3)沿转向装置(2)传输,且所述转向装置(2)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不同;/n所述钢筋(3)经过转向装置(2)的速度为200-350m/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线模(1),所述过线模(1)形成一个限位区域,在钢筋(3)位于限位区域时,所述过线模(1)对所述钢筋(3)进行水平方向以及缠绕或打结的钢筋(3)进行限位;
转向装置(2),所述钢筋(3)沿转向装置(2)传输,且所述转向装置(2)的进线方向和出线方向不同;
所述钢筋(3)经过转向装置(2)的速度为200-350m/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模(1)包括圆筒限位件(11);所述圆筒限位件(11)形成所述限位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限位件(11)的通孔内径为钢筋(3)外径的1.2-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2)包括转向轮(21);所述转向轮(21)的直径100-300mm;所述钢筋(3)通过限位区域后进入转向轮(21),通过转向轮(21)转向后移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冷轧上料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2)还包括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德建龙芳芳陈伟杨李军夏维玺丁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复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