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997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包括沿铸坯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除鳞机、加热装置、扎制线;加热装置包括供铸坯穿过的方形壳体;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铸坯侧壁加热的第一烧嘴;倾斜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斜向铸坯端面加热的第二烧嘴;通过在含硫易切钢的生产线上增加一加热装置,该装置对铸坯的头部以及侧壁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200‑1250℃,保证铸坯头部高温开轧,确保轧件头部能够顺利咬人各道次轧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
技术介绍
易切削钢以其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为市场广泛需求。随着机械加工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精密仪表工业和家用电器的发展,同时考虑机加工成本是制造业零部件制造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甚至达到零部件制造成本的40%~60%),人们希望通过提高钢材的机加工性能来降低加工成本。诸多因素促使易切削钢的产量和品种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含硫易切钢中的硫含量高(0.080~0.35%),使得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变差,易打滑,而且容易产生裂纹,尤其是轧件头部易出现开花头,导致轧制故障,不仅降低成材率增加成本,此外堆钢事故有很大的概率造成设备的损坏。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生产时轧制温度的控制十分关键。硫化物的脆性敏感温度在830~1050℃,因此轧钢应该避开此区间轧制。为了避开热脆敏感温度区域,通常采用高温加热并保温足够时间。传统轧制含硫易切钢,需要控制连铸坯较高的加热温度及开轧温度,以保持轧制顺利进行,因此加热炉加热段及均热段实际的炉气温度通常需要达到1250-1300℃,保证连铸坯开轧温度达到1200-1250℃。但是,通常加热炉设计的耐热温度上限为1250℃,生产含硫易切削钢时,如加热炉炉气温度长时间保持在1250℃以上,会大大缩短加热炉的寿命,并且由于长时间高温加热,煤气消耗显著增加,连铸坯氧化烧损严重,成材率降低,其次氧化铁皮的增加缩短了加热炉检修周期,增加加热炉检修费用。综上,如何实现易切钢轧制顺利进行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易切钢轧制顺利进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包括沿铸坯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除鳞机、加热装置、扎制线;加热装置包括供铸坯穿过的方形壳体;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铸坯侧壁加热的第一烧嘴;倾斜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且斜向铸坯端面加热的第二烧嘴;在本方案中,相比于传统的加热炉加热,本方案采用在铸坯的生产线上增加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供铸坯穿过壳体,壳体为方形,前后为贯通设计,壳体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烧嘴,第一烧嘴适于垂直向铸坯侧壁加热;壳体的四个内壁上还倾斜设置有多个第二烧嘴,第二烧嘴适于倾斜向铸坯的端面进行加热,第一、二烧嘴的配合能够将铸坯的头部加热到规定温度。为了实现加热装置的在线或者离线,本专利技术采用壳体底部设置有与铸坯运动方向异面垂直的导轨;壳体沿导轨运动,将加热装置处于在线或离线状态;当不需要对铸坯加热时,加热装置有液压控制,沿导轨远离生产线。为了说明生产易切屑钢装置的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步骤:S1:控制加热炉的温度≤1200℃;S2:铸坯经除鳞机后,整体温度控制在950-1100℃;S3:通过加热装置对铸坯的头部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200-1250℃,加热时间为5-10秒;S4:铸坯的头部咬合进扎制线;本专利技术的易切削钢的加热工艺为常规中低碳钢加热工艺,加热炉加热段及均热度炉气温度≤1200℃,铸坯除鳞后整体温度950-1100℃;本专利技术生产易切削钢生产时,按照上述工艺对铸坯进行加热,保证铸坯除鳞后整体温度在950-1100℃,再通过火焰加热装置加钢坯头部位置加热到1200-1250℃;保证铸坯头部高温开轧,防止含硫铸坯头部因温度低出现开裂现象,确保轧件头部能够顺利咬人各道次轧机,实现生产顺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通过在含硫易切钢的生产线上增加一加热装置,该装置对铸坯的头部以及侧壁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200-1250℃,保证铸坯头部高温开轧,确保轧件头部能够顺利咬人各道次轧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加热炉、2-除鳞机、3-加热装置、4-扎制线、5-铸坯、6-壳体、7-第一烧嘴、8-第二烧嘴、9-导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包括沿铸坯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1、除鳞机2、加热装置3、扎制线4;加热装3置包括供铸坯5穿过的方形壳体6;壳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铸坯5侧壁加热的第一烧嘴7;倾斜固定在壳体6的内壁上,且斜向铸坯5端面加热的第二烧嘴8;在本方案中,相比于传统的加热炉加热,本方案采用在铸坯的生产线上增加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供铸坯穿过壳体,壳体为方形,前后为贯通设计,壳体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烧嘴,第一烧嘴适于垂直向铸坯侧壁加热;壳体的四个内壁上还倾斜设置有多个第二烧嘴,第二烧嘴适于倾斜向铸坯的端面进行加热,第一、二烧嘴的配合能够将铸坯的头部加热到规定温度。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加热装置的在线或者离线,本专利技术采用壳体6底部设置有与铸坯5运动方向异面垂直的导轨9;壳体6沿导轨9运动,将加热装置3处于在线或离线状态;当不需要对铸坯加热时,加热装置有液压控制,沿导轨远离生产线。如图1-4所示,为了说明生产易切屑钢装置的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步骤:S1:控制加热炉1的温度≤1200℃;S2:铸坯经除鳞机2后,整体温度控制在950-1100℃;S3:通过加热装置3对铸坯5的头部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200-1250℃,加热时间为5-10秒;S4:铸坯5的头部咬合进扎制线4;本专利技术的易切削钢的加热工艺为常规中低碳钢加热工艺,加热炉加热段及均热度炉气温度≤1200℃,铸坯除鳞后整体温度950-1100℃;本专利技术生产易切削钢生产时,按照上述工艺对铸坯进行加热,保证铸坯除鳞后整体温度在950-1100℃,再通过火焰加热装置加钢坯头部位置加热到1200-1250℃;保证铸坯头部高温开轧,防止含硫铸坯头部因温度低出现开裂现象,确保轧件头部能够顺利咬人各道次轧机,实现生产顺行。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通过在含硫易切钢的生产线上增加一加热装置,该装置对铸坯的头部以及侧壁加热,使其温度达到1200-1250℃,保证铸坯头部高温开轧,确保轧件头部能够顺利咬人各道次轧机。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铸坯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除鳞机、加热装置、扎制线;/n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供所述铸坯穿过的方形壳体;/n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所述铸坯侧壁加热的第一烧嘴;/n倾斜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斜向所述铸坯端面加热的第二烧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铸坯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炉、除鳞机、加热装置、扎制线;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供所述铸坯穿过的方形壳体;
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垂直向所述铸坯侧壁加热的第一烧嘴;
倾斜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斜向所述铸坯端面加热的第二烧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易切屑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铸坯运动方向异面垂直的导轨;
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永彪许加陆李翔苏振伟徐乐钱沈艳屈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