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08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9
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N型场效应管MN1、MN2、MN3、MN4、MN5、MN6,P型场效应管MP1、MP2、MP3、MP4、MP5,电阻R1、R2、R3、R4、寄生电阻Rsen和负载LOAD;所述N型场效应管MN1和MN2为电流镜结构,P型场效应管MP2、MP3、MP4同样为电流镜结构,N型场效应管MN3和MN4接成电流镜结构。R4跨接在P型场效应管MP5和N型场效应管MN5组成的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两端,用于设定反相器的直流工作点,使其工作于线性区域,该反相器的输出为OCP过流输出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在芯片应用于高电压条件时,减小芯片过流点,而当芯片应用于低电压条件时,增大芯片的过流点,从而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特别提供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过流保护电路是电源管理芯片中常见的保护电路,其功能是当芯片负载出现短路或者过载时,关断芯片的输出,起到保护电源芯片自身和整体系统的安全可靠。随着电子产品应用的越来越广,电子产品的工作电压范围也越来越宽。而传统的过流保护电路的过流点为一个恒定值,即不管芯片的供电电压,其过流保护的触发电流不变。所以恒定过流值的设定会带来如下两个问题:1、当过流值设置较高时,芯片如果工作于低工作电压条件,芯片能正常响应过流的状况,而当芯片工作在高电压的情况下,由于功耗较大,可能会烧坏芯片;2、当过流值设置较低时,芯片如果工作于高工作电压和低工作电压条件下,芯片均能正常响应过流的状况,但是限制了芯片的电流输出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芯片供电电压的大小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N型场效应管MN1、MN2、MN3、MN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N型场效应管MN1、MN2、MN3、MN4、MN5、MN6,P型场效应管MP1、MP2、MP3、MP4、MP5,电阻R1、R2、R3、R4、寄生电阻Rsen和负载LOAD;所述供电电源包括主电源VCC和稳定电源VDD,所述主电源VCC跟随供电电压的变化,所述稳定电源VDD 为从主电源VCC调整后的稳定电源,为芯片内部功能模块供电;所述电阻R1、R2串联于主电源VCC和地线间;所述P型场效应管MP1的栅极连接于电阻R1、R2之间,漏极连接稳定电源VDD,源极连接N型场效应管MN1后接地;所述N型场效应管MN1和MN2接成电流镜结构,所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调整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N型场效应管MN1、MN2、MN3、MN4、MN5、MN6,P型场效应管MP1、MP2、MP3、MP4、MP5,电阻R1、R2、R3、R4、寄生电阻Rsen和负载LOAD;所述供电电源包括主电源VCC和稳定电源VDD,所述主电源VCC跟随供电电压的变化,所述稳定电源VDD为从主电源VCC调整后的稳定电源,为芯片内部功能模块供电;所述电阻R1、R2串联于主电源VCC和地线间;所述P型场效应管MP1的栅极连接于电阻R1、R2之间,漏极连接稳定电源VDD,源极连接N型场效应管MN1后接地;所述N型场效应管MN1和MN2接成电流镜结构,所述N型场效应管MN1的栅极与漏极两端相连,所述N型场效应管MN2的漏极连接P型场效应管MP2后接稳定电源VDD;所述P型场效应管MP2、MP3和MP4接成电流镜结构,所述P型场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山仝刚张梁堂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顺福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