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功率线绕电阻的防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87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小功率线绕电阻的防爆电路。直流电源P2为阀门芯片U1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5V电压通过线绕电阻后用于超级电容存储电压,5V电压通过低压线性温压芯片U3为单片机U2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单片机U2通过控制阀门芯片U1控制阀门的开关。在超级电容正常充放电的情况下线绕电阻在额定功率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把热量散出去;一旦超级电容释放过大电流,线绕电阻的功率大于自身功率,线绕电阻温度急剧上升达到熔点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设计简单,有利于设备的可焊性,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并能及时散热;低功率线绕电阻可以有效的避免了超级电容非正常充放电时影响阀门芯片,极大的提高了超级电容以及电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小功率线绕电阻的防爆电路
本技术属于仪表智能控制
,涉及超级电容充放电影响阀门芯片的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微处理器,人工智能技术并行的发展,这给仪器仪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也就是说智能化的机器人的仪器仪表,智能水平的提高而较快提高的速度,这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仪表电子产品直接影响用户和公司的利益,必须要求仪表主控板安全、实用、省电。当前,国家对仪表行业主控板安全省电有着统一的标准,而不同地区对于安全省电也有不同的标准。各个仪表公司也都有着自己的安全省电标准。当前主流的方案有使用保险丝器件方案,利用超级电容过流时造成保险丝熔断从而达到超级电容断电的原理等,这些方案有诸如成本高、焊接复杂、散热能力弱、功能单一、适用性单一等缺陷。因此,设计了一种防止超级电容输出过大电流影响其他器件的防爆电路,应用于低功耗低成本智能仪表,解决了类似应用中出现的如成本高、焊接复杂,散热能力弱的问题,可以避免维护时不易焊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超级电容非正常充放电时避免影响阀门芯片的电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小功率线绕电阻的防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2、直流电源P2、阀门芯片U1、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晶振Y1、贴片电阻R4、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三贴片电容C3、第四贴片电容C4、第五贴片电容C5、超级电容CE1、第一线绕电阻R1、第二线绕电阻R2、第三线绕电阻R3、阀门P1;/n直流电源P2正极与第一线绕电阻R1的一端、第二线绕电阻R2的一端、第三线绕电阻R3的一端、阀门芯片U1的VM端和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的Vin端相连,直流电源P2负极接地,第一线绕电阻R1、第二线绕电阻R2、第三线绕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CE1的正极相连,超级电容CE1负极和低压线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功率线绕电阻的防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2、直流电源P2、阀门芯片U1、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晶振Y1、贴片电阻R4、第一贴片电容C1、第二贴片电容C2、第三贴片电容C3、第四贴片电容C4、第五贴片电容C5、超级电容CE1、第一线绕电阻R1、第二线绕电阻R2、第三线绕电阻R3、阀门P1;
直流电源P2正极与第一线绕电阻R1的一端、第二线绕电阻R2的一端、第三线绕电阻R3的一端、阀门芯片U1的VM端和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的Vin端相连,直流电源P2负极接地,第一线绕电阻R1、第二线绕电阻R2、第三线绕电阻R3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CE1的正极相连,超级电容CE1负极和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的GND端接地;低压线性稳压芯片U3的Vout端与第一贴片电容C1的一端、第二贴片电容C2的一端、第三贴片电容C3的一端、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程权林杨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