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试样弯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07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钢件及塑性试件实行V、U、Z、S形成型弯曲和≤90°反复弯曲的装置,它由试件限位夹持机构,组合杠杆式施力机构,安全机构,底板与三角形支架装配而成。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轻巧、安装方便、适应性强、弯曲功能多样,使用效率高、寿命长,成型规矩,易于制造与维修等优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性能试验设备领域,适用于钢件及塑性试件实行V、U、Z、S形成形弯曲和≤90°的反复弯曲。在已知技术中,对钢件及塑性试件实行V、U、Z、S形成形弯曲,一般可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油压千斤顶,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液压油缸施力,油缸的活塞缓慢上升,通过弯心压头与放置在两支辊上的试样接触受荷而被弯曲。万能材料试验机适用于长度为L=5a〔厚度〕+150mm以上尺寸的试件。其缺点是不能直接实施对短尺寸试件(如L=80mm的晶间腐蚀试件)作V、U形及Z、S形弯曲。也有厂家用油压千斤顶改装,其缺点是1、速度慢;2、支距不能随意调节,不能适应厚度规格多样的要求;3、无成形限位装置,不能实现标准化操作;4、需另购千斤顶设备,维修困难。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轻巧、使用方便,效率高,功能多样,易于制造及维修的弯曲装置。本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弯曲装置采用驱动组合式杠杆绕动态支点转动时,通过装在杆体上的异形压头迫使被夹持在固定座块与弯心片间的试件绕弯心片曲率中心弯曲成形。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弯曲装置,由试件限位夹持机构,组合杠杆式施力机构,底板及三角形支架装配机构和安全机构组成。试件限位夹持机构的作用是将 弯试件限位地夹持于受弯状态中。如图1所示,通过把弯心片〔1〕插入滑块座〔2〕弯心片插槽,再将定位销钉插入〔3〕孔中,销钉以软链装配在静态支点处以防失落。把试件〔4〕顺滑动块座试件插槽插至试件限位处后,搬动调节螺杆〔7〕,推动滑动块座逼近固定块座〔5〕,使试件在弯心片与固定块座试件咬合面间被夹紧而实现。该机构包括滑动块座〔2〕,固定块座〔5〕,弯心片〔1〕及限位台阶〔6〕,〔或限位连柱〔8〕〕,调节螺杆〔7〕及搬手〔9〕。滑动块座如图2所示,为纵横、竖向开槽的半塔形体,横槽〔1〕为弯心片插槽,宽度需确保在弯心片厚度正公差范围内,以保证弯心片方便装卸而又不至前后倾斜,横槽前方的竖槽〔2〕为试件插槽,其宽度可比试件略宽,以保证试件插入取出方便而不至于自然偏斜;横槽后方的纵槽〔4〕为被弯试件的过槽,其宽度比竖槽〔2〕宽少许,保证被弯试件顺利达到被弯至U形极限。两个弯心片定位孔〔见图1中〔3〕〕,与弯心片插孔在自然放入后对中。滑块座前方下部实体处有两个用于Z、S形弯曲限位连柱插孔,与固定块座中〔图3〕两对应孔对中。通过搬动搬手〔9〕及螺杆〔7〕,使滑块座前后滑动并且紧固。固定块座为一直角梯形体,如图3所示,〔1〕为试件咬合面,其长度尺寸需稍小于V、U形弯心片限位高度尺寸;〔2〕为加强咬合面,两面间距离需稍大于V、U形弯心片限位台阶深度,使得≤1mm的薄形试件获得良好的咬合夹持效果。用于V、U形弯曲的弯心片如图4所示,〔1〕为限位台阶,〔相应于图1中的〔6〕〕。用于Z、S形弯曲的弯心片则无此台阶,其限位作用靠图1中的连柱〔8〕,按需要分别使用。施力机构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接受外力驱动,绕动态支轴旋转,通过装在杆体上的异形压头迫使被限位夹持于弯心片以固定块座间的待弯试件绕弯心片曲率中心弯曲成形。该机构包括双臂杆体〔11〕异形压头〔14〕,前道手把〔16〕,前道手把锁扣〔17〕。前道手把双臂拉片〔18〕,主力手把〔10〕,安全锁钩挂槽柱〔19〕,杆体支轴〔13〕,支座〔12〕,静态支点〔15〕。双臂杆体对称开有支轴装配孔、压头装配槽及等间距的圆孔。压头〔14〕与施力杠杆成水平方向60°倾角,与试件接触处构成足够力矩,压头宽度与试件同宽,于中部水平方向有反复弯曲试件插槽〔23〕。前道手把轴芯通过双臂拉片〔18〕与主力手把同轴装配,适宜一人操作。主力手把〔10〕位于杆体末端,是驱动力的最佳施力点,两手把外套均为胶木仿锤体,前道手把锁扣适宜两人操作时使用。安全挂钩槽柱〔19〕用作停机后把安全挂钩〔20〕钩于槽内以防杆体倾倒。支座〔12〕承受弯曲阻力,要有足够强度,并保证安装后其轴孔中心与固定块座试件咬合面处一平面内。静态支点〔15〕为洞穴柱体,用做杆体静态支撑,洞内填入弹簧或软性橡皮。以防止操作时杆体与支点发生硬性碰撞和便于安全挂钩的离合。底板及三角形支架装配机构如图1所示,底板〔21〕需要有足够强度,作用为通过螺栓把本装置各功能零部件紧固成主体;三角形支架〔22〕为一对用不等边角钢焊接成60°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框架斜面靠60°角底端处,再通过三角形框架30°角对边用螺栓紧固在平面工作台上,此种装配能使装置获得最佳的手动操作方向及达到充分利用组合杠杆自身重力作用于被弯试样的目的。本技术除按上述原理对试件作V、U形及Z、S形成形弯曲外,只要把试件先通过异形压头上与双臂杆体平行的插槽〔23〕后,再由夹持机构夹持,即可实现≤90°的反复弯曲需要,达到一机多用的综合目的。对厚度较大的试件,如图5所示,把主力手把御下,装上传动联接机构,即可实现半自动化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图一多功能弯曲装置示图图二限位夹持机构滑动块座示图图三限位夹持机构固定块座示图图四V、U形限位弯心片图图五可行半自动化操作的配置示图图1中(1)弯心片(2)限位夹持机构滑动块座(3)弯心片定位插孔(4)被弯试件(5)限位夹持机构固定块座(6)V、U形弯曲限位台阶(7)调节螺杆(8)Z、S形弯曲限位连柱(9)调节螺杆搬手(10)主力手把(11)双臂杆体(12)支座(13)杆体支轴(14)异形压头 (15)静态支点(16)前道手把(17)前道手把锁扣(18)前道手把双臂拉片(19)安全挂钩槽柱(20)安全挂钩(21)底板(22)三角形支架(23)反复弯曲试件插槽图2中(1)弯心片插槽(2)试件插槽(3)弯心片定位孔(4)被弯试件过槽图3中(1)试件咬合面(2)加强咬合面图4中(1)V、U形弯曲限位台阶图5中(1)机座(2)马达(3)传动皮带 (4)传动涡杆(5)传动涡轮(6)限位开关(7)传动臂(8)本技术装置(9)换向限位开关下面结合图1,进一步说明一人操作本装置作U形及S形弯曲的实施过程。图1为试件处于准弯曲状态的示图。图中三角形支架用螺栓安装有钳工台一端。操作过程为首先按动主力手把〔10〕压缩静态支点洞穴中弹簧或软性橡皮塞,搬动安全挂钩使其脱离挂槽柱体,搬开前道手把锁扣,搬动调节螺杆搬手,通过调节螺杆带动滑动座退离固定块座略大于弯心片与试件总厚度的位置,根据需要选择U形或S形弯心片插入滑块座的弯心片插槽中,插入定位销钉,然后把欲弯试件根据弯面选择插入滑动座试件插槽至限位处,搬动调节螺杆搬手推动滑块逼近固定座块至使试件在弯心片与固定块座咬合面间被良好咬合夹持;先握前道手把使杆体绕轴转动,压头向试件施力,至一定角度时换握主力手把,直至把试件弯入滑块座试件过槽而抵触弯心片,即完成一次U形弯曲。此时把杆体推回静态支点上,搬动调节螺杆搬手推出滑块座即可取出成形试件。再放入下一试件弯曲。对S形弯曲,试件第一次插入必须抵达S形弯曲限位柱〔8〕,弯成∩形后水平旋转180°后插入试件插槽,使∩形试件的短腿根部抵触固定块座顶部起到S形弯曲第二道成形限位,重复U形弯曲动作即可完成弯曲S形。太钢自1988年元月开始,使用该装置对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80×20×(≤4)〕近40000件进行了U形及S形手动弯曲。一人操作,低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钢件及塑性试件实行U、V、S、Z形成形弯曲和≤90°复弯曲的装置,其特征由下列三个机构组成:a、试样限位夹持机构,它包括:滑动块座〔2〕、固定块座〔5〕、带限位台阶V、U形的弯心片〔1〕、和S、Z形弯曲限位柱〔8〕、调节螺杆〔7〕 及螺杆搬手〔9〕。b、组合杠杆式的施力机构,它包括:双臂杆体〔11〕、可调节力点位置的异形压头〔14〕、前道手把〔16〕及手把双臂拉片〔18〕、前道手把锁扣〔17〕、主力手把〔10〕、安全锁钩挂槽柱〔19〕、杆体支轴〔13〕、支座〔12 〕;静态支点〔15〕。c、装配机构,装置的工作零部件通过螺栓装配在一块刚性板上构成装置主体,整个主体装在一框架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作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原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