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7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旋钮组件包括:旋钮(22)和装饰盖(21),所述旋钮(22)在安装至家用电器时,所述装饰盖(21)位于所述旋钮(22)远离所述壳体(10)的一端且与旋钮(22)固定,且所述装饰盖(2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211),所述第一限位件(211)穿过所述旋钮(22)进入所述家用电器的壳体(10)内且与所述壳体(10)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简化了旋钮组件的安装工艺,提高了旋钮组件的安装效率,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上设置的旋钮组件装配工艺多而造成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家用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磁家用电器,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单元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穿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目前,电磁炉主要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和面板围成容纳腔体,电路板、线圈盘等均设置在该容纳腔体内,通常在壳体的外壁设置有操作区,操作区上具有指示灯和/或数码管等显示组件,同时在操作区上设有旋钮组件,旋钮组件包括旋钮和设在旋钮上的旋钮装饰件,壳体的操作区上开设开孔,装配时,先将旋钮装配在壳体的开孔处,然后将旋钮装饰件装配在旋钮上。然而,上述旋钮组件在壳体上装配时,装配工艺较多,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组件和家用电器,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上设置的旋钮组件装配工艺多而造成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组件,用于家用电器,包括:旋钮和装饰盖,所述旋钮在安装至家用电器时,所述装饰盖位于所述旋钮远离家用电器壳体的一端且与旋钮固定,且所述装饰盖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过所述旋钮进入所述家用电器的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旋钮组件,通过在装饰盖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过所述旋钮进入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相连,这样旋钮和装饰盖通过装饰盖上的第一限位件与壳体相连实现了旋钮和装饰盖一同安装在壳体上的目的,实现了一次装配完成旋钮和装饰盖两个零件的安装,与现有技术中分别安装旋钮和装饰盖相比,简化了旋钮组件的安装工艺,提高了旋钮组件的安装效率,解决了现有电磁炉上设置的旋钮组件装配工艺多而造成装配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当装饰盖与壳体相连时,实现了旋钮单独与壳体的固定,而常规设计中旋钮与壳体内设置的操控板连接的编码器操作杆(即旋转轴)紧配合(例如卡接)固定在壳体上,即常规设置中旋钮通过编码器操作杆固定在壳体上,而旋钮与壳体之间没有单独进行相连,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旋钮通过装饰盖与壳体相连,实现了旋钮单独与壳体固定的作用,使得旋钮在壳体上固定更牢靠,不易从壳体上掉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盖和所述旋钮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装饰盖与所述旋钮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的卡槽;所述旋钮和所述装饰盖通过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卡槽配合实现相连。这样旋钮通过装饰盖与家用电器连接时,通过第二限位件与卡槽的配合同时实现了装饰盖与旋钮之间连接的目的,完成了一次装配实现装饰盖、旋钮和家用电器的壳体三者同时相连的目的。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这样当旋钮转动时,旋钮内的卡槽对第二限位件施加外力,使得旋钮旋转时带动装饰盖转动。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盖包括顶板和沿着所述顶板外边缘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限位件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二限位件和所述顶板之间。这样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可以位于第一延伸板的不同位置,装配时,实现装饰盖与旋钮、装饰盖与壳体以及旋钮与壳体的同时装配。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盖还包括:多个第二延伸板,多个所述第二延伸板沿着所述装饰盖的外边缘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延伸板确保了装饰盖的强度,另一方面第二延伸板对装饰盖在旋钮内的径向上起到限位作用。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内沿卡合,以使所述旋钮组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壳体上。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盖朝向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柱状结构内开设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用于与所述壳体内的操控板上连接的旋转轴配合,且所述旋钮组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或者,所述第一柱状结构上具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装配凸起。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钮的内部具有第二柱状结构,所述第二柱状结构内开设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用于与所述壳体内的操控板上连接的旋转轴配合,且所述旋钮组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或者,所述第二柱状结构上具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装配凸起。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钮的内部具有连接板,所述第二柱状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旋钮的内部;所述连接板上开设可供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过的开口。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在所述旋钮内与所述旋钮之间间隙配合,所述调节件上具有第三装配孔或装配凸起,所述第三装配孔或所述装配凸起用于与所述壳体内的操控板上连接的旋转轴配合;且所述旋钮旋转时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以使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通过包括调节件,调节件与旋钮之间间隙配合,即调节件在旋钮内可以在垂直于调节件轴向的方向上发生位移,这样旋转轴与调节件配合后,即使生产工艺或安装工艺带来偏离,但是调节件与旋钮组件之间的间隙可以弥补偏离,使得装配后,旋转轴与旋钮组件之间不易出现卡紧或卡死的情况,确保了旋钮组件可以顺畅地旋转。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柱和多个调节筋,多个所述调节筋绕着所述调节柱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旋钮内设有可供所述调节柱的一端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与所述调节柱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装配孔沿着所述调节柱的轴向开设在所述调节柱的内部;所述旋钮内设有可供所述调节筋插入的凹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与所述调节柱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5-1mm;所述调节筋的外壁与所述凹槽的槽壁之间具有0.5-1mm的间隙。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调节柱的外壁上;所述挡板用于阻挡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心孔。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筋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柱的外壁相连,所述调节筋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挡板的外边缘延伸;每个所述凹槽与所述中心孔连通。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钮内具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将所述旋钮的内部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所述中心孔和所述凹槽,所述挡板和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位于所述上腔体内,且所述调节柱的一端抵在所述装饰盖的内壁上;所述调节柱的另一端在所述下腔体内悬空设置。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盖朝向所述调节柱的内壁上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用于抵接在所述调节柱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一端端面上,以将所述调节柱在所述调节柱的轴向上进行限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旋钮组件,用于家用电器,包括:旋钮和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位于所述旋钮远离所述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组件,应用于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22)和装饰盖(21),所述旋钮(22)在安装至所述家用电器时,所述装饰盖(21)位于所述旋钮(22)远离所述家用电器壳体(10)的一端且与旋钮(22)固定,且所述装饰盖(2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211),所述第一限位件(211)穿过所述旋钮(22)进入所述家用电器的壳体(10)内且与所述壳体(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组件,应用于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钮(22)和装饰盖(21),所述旋钮(22)在安装至所述家用电器时,所述装饰盖(21)位于所述旋钮(22)远离所述家用电器壳体(10)的一端且与旋钮(22)固定,且所述装饰盖(21)上设有第一限位件(211),所述第一限位件(211)穿过所述旋钮(22)进入所述家用电器的壳体(10)内且与所述壳体(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1)和所述旋钮(22)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限位件(212),所述装饰盖(21)与所述旋钮(22)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12)配合的卡槽(224);
所述旋钮(22)和所述装饰盖(21)通过所述第二限位件(212)和所述卡槽(224)配合实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1)包括顶板(21a)和沿着所述顶板(21a)外边缘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延伸板(21b);
所述第一限位件(211)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板(21b)远离所述顶板(21a)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限位件(212)设在所述第一延伸板(21b)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二限位件(212)和所述顶板(21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1)还包括:多个第二延伸板(21c),多个所述第二延伸板(21c)沿着所述装饰盖(21)的外边缘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延伸板(21c)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延伸板(21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11)为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壳体(10)上设置的内沿卡合,以使所述旋钮组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壳体(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21)朝向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柱状结构(213),所述第一柱状结构(213)内开设第一装配孔(214);
所述第一装配孔(214)用于与所述壳体(10)内的操控板(40)上连接的旋转轴(41)配合,且所述旋钮组件(20)转动时带动所述旋转轴(41)转动,或者,
所述第一柱状结构(213)上具有与所述旋转轴(41)配合的装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2)的内部具有第二柱状结构(226),所述第二柱状结构(226)内开设第二装配孔(227),所述第二装配孔(227)用于与所述壳体(10)内的操控板(40)上连接的旋转轴(41)配合,且所述旋钮组件(20)转动时带动所述旋转轴(41)转动,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经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