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39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申请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与端盖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分别对称焊接在防护部远离端盖一侧的两端;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柱状体结构中,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采煤机上。本申请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通过对于采煤机后腔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隔离,确保了电控元件在复杂工况下的运行,保护了旋转编码器的正常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采煤机自动开采的连续性、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安装手段没有对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旋转编码器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后腔,日常维护、检修困难,安全隐患大,接线处容易造成损坏,产生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
本申请涉及机电设备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编码器深度指示器精确度高,具有测量与监控功能,实时监控矿井提升机的位置。通过对提升机位置的精准测量来实时地监测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位置,实现提升机在上提与下放过程中的限位与过卷保护以及对提升机加减速的控制,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为提升机的安全运行以及设备利用率和安全可靠性的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在采煤
,采煤机要完成自动开采、记忆截割,旋转编码器至关重要。在生产中如果旋转编码器出现损坏将影响整个自动化开采。现有的采煤
中,安装在采煤自动化生产工艺中的旋转编码器,没有对旋转编码器本身进行防护,旋转编码器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后腔,通常只有外部护板的简单防护,日常维护、检修困难,安全隐患大,接线处容易造成损坏,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安装手段没有对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旋转编码器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后腔,日常维护、检修困难,安全隐患大,接线处容易造成损坏,产生故障的问题。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与端盖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分别对称焊接在所述防护部远离所述端盖一侧的两端;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所述柱状体结构中,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采煤机机身上。可选的,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隔水胶垫,所述隔水胶垫安装在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采煤机机身的接合面上。可选的,所述防护部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穿线通孔,用于对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的连接线进行固定;所述穿线通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安装方向垂直。可选的,所述端盖为厚度5mm的钢板,所述无缝钢管的内径为90mm,外径为100mm,高度为95mm。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5mm,宽度为50mm。可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无缝钢管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用于通过所述螺栓孔将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采煤机机身上。可选的,所述穿线通孔的直径为10mm。可选的,所述螺栓孔的直径为10mm。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与端盖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分别对称焊接在防护部远离端盖一侧的两端;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柱状体结构中,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采煤机上。本申请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通过对于采煤机后腔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隔离,确保了电控元件在复杂工况下的运行,保护了旋转编码器的正常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采煤机自动开采的连续性、可靠性;解决了现有的安装手段没有对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旋转编码器安装在采煤机机身的后腔,日常维护、检修困难,安全隐患大,接线处容易造成损坏,产生故障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主视图;图2为图1中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俯视图;图3为图1中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右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水胶垫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无缝钢管,2-端盖,3-固定板,4-穿线通孔,5-螺栓孔,6-隔水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附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三视图,如图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1与端盖2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所述端盖2为圆形结构,且圆形结构的直径与所述无缝钢管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3,分别对称焊接在所述防护部远离所述端盖2一侧的两端;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所述柱状体结构中,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3安装在采煤机机身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旋转编码器本体设置保护装置,对采煤机机身后腔旋转编码器进行防护、隔离,确保了电控元件在复杂工况下的运行,保护了旋转编码器的正常使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采煤机自动开采的连续性、可靠性。进一步的,为了增强所述保护装置的防水防潮性能,在所述保护装置上还设置有隔水胶垫,所述隔水胶垫6安装在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采煤机机身的接合面上,与该保护装置的无缝钢管1外径尺寸相匹配,起到防水、隔潮的目的。安装该带有隔水胶垫6保护装置后,避免了旋转编码器进水、受潮,导致位置定位不准等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穿线通孔4,用于对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的连接线进行固定,可以起到对旋转编码器传感器的薄弱环节连接线路进行防水、防拽的防护,降低了传感器使用过程的故障率。所述穿线通孔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3的安装方向垂直,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要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3远离所述无缝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5,用于通过所述螺栓孔5将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采煤机机身上。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本申请中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所述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1与端盖2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3,分别对称焊接在所述防护部远离所述端盖2一侧的两端,所述端盖2为厚度5mm的钢板,所述无缝钢管1的内径为90mm,外径为100mm,高度为95mm;所述固定板3的厚度为5mm,宽度为50mm。;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所述柱状体结构中,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3安装在采煤机机身上。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隔水胶垫6,所述隔水胶垫6安装在所述无缝钢管1与所述采煤机机身的接合面上。所述防护部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穿线通孔4,用于对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的连接线进行固定;所述穿线通孔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3的安装方向垂直,所述穿线通孔4的直径为10mm。所述固定板3远离所述无缝钢管1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孔5,用于通过所述螺栓孔5将所述保护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采煤机机身上,所述螺栓孔5的直径为10mm。综上,本申请提供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n所述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与端盖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分别对称焊接在所述防护部远离所述端盖一侧的两端;/n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所述柱状体结构中,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采煤机机身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旋转编码器本体、安装部和防护部;
所述防护部为内部中空的无缝钢管与端盖密封焊接而成的柱状体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张固定板,分别对称焊接在所述防护部远离所述端盖一侧的两端;
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位于所述柱状体结构中,所述保护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板安装在采煤机机身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隔水胶垫,所述隔水胶垫安装在所述无缝钢管与所述采煤机机身的接合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编码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穿线通孔,用于对所述旋转编码器本体的连接线进行固定;
所述穿线通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安装方向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文刘阳任予鑫马昆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