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力移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地,涉及一种弹力移动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人类科技革命中,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先头军。限制人工只能发展速度的不仅仅是各种芯片和各种程序,更多的是这些芯片和程序在其运用和实现其智慧功能所缺少的各种材料。如具有特殊功能的电缆。现如今应用于该领域的电缆都是以柔软、纤细、抗弯折为其前沿特性。然而却没有纵向的弹性(伸缩性)。这就使得“智能”的机器人在各种设计时受到功能、空间、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受到限制。如:在机器人真人模仿过程中,缺少一种筋腱、神经甚至血管综合于一体的这种材料。人类的能量来自于血液,目前机器人的能量来自于电能。人类的知行之为的传输靠的是神经,机器人的知行之为靠的是电路(集成电路)。人类的运动力量的爆发靠的是筋腱。而目前机器人因没有筋腱,不得不依赖于齿轮和皮带。然而,就在这齿轮于皮带的搭台配合下,很多的转动关节因电缆的弯曲附贴(收藏)问题依然十分笨拙、不稳定。也就是这种知行合一的人类行为在机器人身上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寻找这种神经、血管、筋腱合一的弹力移动电缆。r>公开号为CN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芯线编排层与弹力橡皮管缆组(1),两层芯线编排层依次包裹在弹力橡皮管缆组(1)的外侧;/n所述芯线编排层包括多根电缆芯线与多根抗拉纤维芯,多根电缆芯线与多根抗拉纤维芯并排设置,相邻两根电缆芯线之间设置一根抗拉纤维芯,一根电缆芯线与一根抗拉纤维芯组成一组编织组,所述编织组的编织角度和橡皮管缆组(1)的弹性系数匹配;/n所述弹力橡皮管缆组(1)包括多根中空结构的弹力管(3);/n所述多根弹力管(3)从内到外分为三层排列,内层的弹力管(3)为一根,中层的多根弹力管(3)均匀设置在内层的弹力管(3)的外侧,外层的多根弹力管(3)均匀设置在中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芯线编排层与弹力橡皮管缆组(1),两层芯线编排层依次包裹在弹力橡皮管缆组(1)的外侧;
所述芯线编排层包括多根电缆芯线与多根抗拉纤维芯,多根电缆芯线与多根抗拉纤维芯并排设置,相邻两根电缆芯线之间设置一根抗拉纤维芯,一根电缆芯线与一根抗拉纤维芯组成一组编织组,所述编织组的编织角度和橡皮管缆组(1)的弹性系数匹配;
所述弹力橡皮管缆组(1)包括多根中空结构的弹力管(3);
所述多根弹力管(3)从内到外分为三层排列,内层的弹力管(3)为一根,中层的多根弹力管(3)均匀设置在内层的弹力管(3)的外侧,外层的多根弹力管(3)均匀设置在中层的弹力管(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线包括电缆护套(4)、电缆绝缘层(5)以及电缆导体(6);
所述电缆护套(4)和电缆绝缘层(5)依次包裹在电缆导体(6)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纤维芯包括纤维芯护套(7)和抗拉纤维(8),纤维芯护套(7)包裹在抗拉纤维(8)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内层的芯线编排层与弹力橡皮管缆组(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编织纤维套(2);
外层的芯线编排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编织纤维套(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套(2)为尼龙纤维的第一编织纤维套(2);
第二编织纤维套(9)为尼龙纤维的第二编织纤维套(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编排层能够通过编织工艺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移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的弹力管(3)为六根,外层的弹力管(3)为十二根。
技术研发人员:邢万军,孟秋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