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126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电缆单元、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以及铅珠带均设置在内护套层内,内护套层外设有第一外护套层,第一抗扭层设置在内护套层和第一外护套层之间,电缆单元和光缆单元环形排布在中心加强芯的外周;光缆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绞合而成的光纤组件和光纤外护套,多个光纤组件设置在光纤外护套内;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填充加强芯、内衬松套管层、第二抗扭层以及第二外护套层,光纤和填充加强芯均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内,内衬松套管层外设有第二外护套层,第二抗扭层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和第二外护套层之间,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填充加强芯,填充加强芯的外周分布有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光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蓄缆筐电缆适用于中大型设备缆筐收储控制可连接电缆,应用于建筑工地,港机装卸,起重吊装行业,采矿机械,集装箱货物,垃圾厂,铁路站台,以及造船厂起重机和传输机等恶劣的工作环境。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8826308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蓄缆筐用吊具电缆,所述电缆包括中心抗拉加强件,所述中心抗拉加强件包括多根相互绞合的第一铅珠链,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铅珠链外侧的编织层。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5]1、蓄缆筐电缆缺少图像识别传输系统,或图像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相随较差,跟不上日新月异发展的需求,人们不得不采取外接无线网络,或手机终端等配合使用。
[0006]2、常规移动型电缆由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较大,降低了抓斗机工作时动作的敏捷性和精准性。
[0007]3、光纤在信号传输方面具有无比优越的性能(尤其图像传输方面),但是光纤特别脆弱,容易折断,尤其是遇上扭矩时,因此光纤无法满足蓄缆筐电缆频繁移动和单项反复扭转(落筐S向收,出筐S向放)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包括电缆单元、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铅珠带、第一抗扭层、内护套层以及第一外护套层,所述电缆单元、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以及铅珠带均设置在内护套层内,所述内护套层外设有第一外护套层,所述第一抗扭层设置在内护套层和第一外护套层之间,所述电缆单元和光缆单元环形排布在中心加强芯的外周;所述光缆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绞合而成的光纤组件和光纤外护套,多个所述光纤组件设置在光纤外护套内;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填充加强芯、内衬松套管层、第二抗扭层以及第二外护套层,所述光纤和填充加强芯均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内,所述内衬松套管层外设有第二外护套层,所述第二抗扭层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和第二外护套层之间,所述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填充加强芯,所述填充加强芯的外周分布有光纤。
[0010]优选地,所述光纤包括光纤纤芯和光纤包层,所述光纤纤芯设置在光纤包层内。
[0011]优选地,所述内衬松套管层内设有填充绳,所述填充绳均匀分布在光纤和填充加强芯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光纤纤芯包括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所述光纤纤芯的芯数至少包括两芯。
[0013]优选地,所述绞合的方向包括S向。
[0014]优选地,所述绞合的节距包括200

300mm。
[0015]优选地,所述中心加强芯包括高弹钢丝加强芯。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抗扭层和第二抗扭层均包括芳纶编织抗扭层。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外护套层和第二外护套层均包括PUR外护套层。
[0018]优选地,所述填充绳包括芳纶填充绳。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使用光缆代替传统的通信电缆,集传统电缆传输与光纤通信传输于一体,形成一根蓄缆筐电缆,不仅有利于解决了图像传输清晰度和延迟问题,也有利于提高了变频器的控制灵敏度;
[0021]2、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在不降低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减小了电缆的体积和重量,让抓斗机的工作动作更为敏捷和精准;
[0022]3、本技术通过第二抗扭层、内衬松套管层以及第二外护套层的配合,使得光缆具有较好的韧性和抗扭曲性能,有利于提高蓄缆筐电缆的使用期限;
[0023]4、本技术通过采用铅珠带填充在在内护套层4内的间隙内,增加了整根电缆的密度,增强了电缆的抗风能力,使电缆在10级大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有利于电缆的顺利落筐。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技术主要体现蓄缆筐电缆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主要体现光缆单元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主要体现光纤组件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8]图中:
[0029]电缆单元1
ꢀꢀꢀꢀꢀꢀꢀꢀꢀꢀꢀꢀꢀꢀꢀꢀꢀꢀꢀꢀꢀꢀꢀꢀꢀꢀꢀ
光纤纤芯8
[0030]中心加强芯2
ꢀꢀꢀꢀꢀꢀꢀꢀꢀꢀꢀꢀꢀꢀꢀꢀꢀꢀꢀꢀꢀꢀꢀꢀꢀ
光纤包层9
[0031]铅珠带3
ꢀꢀꢀꢀꢀꢀꢀꢀꢀꢀꢀꢀꢀꢀꢀꢀꢀꢀꢀꢀꢀꢀꢀꢀꢀꢀꢀꢀꢀ
填充加强芯10
[0032]内护套层4
ꢀꢀꢀꢀꢀꢀꢀꢀꢀꢀꢀꢀꢀꢀꢀꢀꢀꢀꢀꢀꢀꢀꢀꢀꢀꢀꢀ
内衬松套管层11
[0033]第一抗扭层5
ꢀꢀꢀꢀꢀꢀꢀꢀꢀꢀꢀꢀꢀꢀꢀꢀꢀꢀꢀꢀꢀꢀꢀꢀꢀ
第二抗扭层12
[0034]第一外护套层6
ꢀꢀꢀꢀꢀꢀꢀꢀꢀꢀꢀꢀꢀꢀꢀꢀꢀꢀꢀꢀꢀꢀꢀ
第二外护套层13
[0035]光纤外护套7
ꢀꢀꢀꢀꢀꢀꢀꢀꢀꢀꢀꢀꢀꢀꢀꢀꢀꢀꢀꢀꢀꢀꢀꢀꢀ
填充绳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7]如图1

3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包括电
缆单元1、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2、铅珠带3、第一抗扭层5、内护套层4以及第一外护套层6,电缆单元1、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2以及铅珠带3均设置在内护套层4内,内护套层4外设有第一外护套层6,第一抗扭层5设置在内护套层4和第一外护套层6之间,电缆单元1和光缆单元环形排布在中心加强芯2的外周;光缆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绞合而成的光纤组件和光纤外护套7,多个光纤组件设置在光纤外护套7内;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填充加强芯10、内衬松套管层11、第二抗扭层12以及第二外护套层13,光纤和填充加强芯10均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11内,内衬松套管层11外设有第二外护套层13,第二抗扭层12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11和第二外护套层13之间,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填充加强芯10,填充加强芯10的外周分布有光纤。
[0038]本技术使用光缆代替了传统的通信电缆,集传统电缆传输与光纤通信传输于一体,形成一根蓄缆筐电缆,不仅解决了图像传输清晰度和延迟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变频器的控制灵敏度。铅珠带3填充在内护套层4内的间隙内,增加整根电缆的密度,增强电缆的抗风能力,使电缆在10级大风等恶劣天气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与电缆的复合蓄缆筐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单元(1)、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2)、铅珠带(3)、第一抗扭层(5)、内护套层(4)以及第一外护套层(6),所述电缆单元(1)、光缆单元、中心加强芯(2)以及铅珠带(3)均设置在内护套层(4)内,所述内护套层(4)外设有第一外护套层(6),所述第一抗扭层(5)设置在内护套层(4)和第一外护套层(6)之间,所述电缆单元(1)和光缆单元环形排布在中心加强芯(2)的外周;所述光缆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绞合而成的光纤组件和光纤外护套(7),多个所述光纤组件设置在光纤外护套(7)内;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填充加强芯(10)、内衬松套管层(11)、第二抗扭层(12)以及第二外护套层(13),所述光纤和填充加强芯(10)均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11)内,所述内衬松套管层(11)外设有第二外护套层(13),所述第二抗扭层(12)设置在内衬松套管层(11)和第二外护套层(13)之间,所述光纤的外周分布有填充加强芯(10),所述填充加强芯(10)的外周分布有光纤。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