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9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所述左斜针段和右斜针段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连接有固定球体,所述固定球体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所述球体套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针倾斜段上设置的球体套,使得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经过顶针上球体套可以360°无死角转动的顶针斜面,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片与顶针的滑动摩擦,并且,在烧结炉网带在炉腔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抵消或减轻多个角度方向上的波动挤压,降低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情况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烧结用顶针
,具体为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光伏行业丝网印刷工序中,采用烧结炉对印刷后的电池片进行烧结,丝网印刷工序的烧结炉炉带基本都是同一类型,即采用顶针从两侧直接托起电池片的方式,该种支撑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炉带与电池片接触面积,避免因炉带顶针接触电池片铝背场,造成烧结后铝背场缺陷。而目前使用的烧结炉网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问题如下:1、在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电池片边缘与炉带顶针的滑动摩擦,由于炉带在炉腔运行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颠簸,而且颠簸的情况会导致产生来自各个角度方向上的晃动,比如沿着烧结炉网带运动方向的波动、左右顶针相向方向上的波动,任何的再次波动、挤压都可能会造成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含D级)等不良的产生;2、由于电池片的磨损作用,当炉带顶针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磨损面就会接触铝背场,从而导致所有经过顶针的电池片全部产生顶针印,此时将不得不整体更换烧结炉带,由于顶针的部分面积更换一整个顶针整体,十分的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所述烧结炉网带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所述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所述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和左斜针段,所述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和右斜针段,所述左斜针段和右斜针段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连接有固定球体,所述固定球体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所述球体套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左竖针段和左斜针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竖针段和右斜针段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上的所述安装杆分别与对应的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的斜面相垂直,且安装杆的延长线处于固定球体和球体套的圆心上,所述球体套距离安装杆最远端的球面处于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的斜面上。优选的,所述球体套罩住固定球体的面积大于固定球体表面积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固定球体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凹槽侧壁上固定插设有连杆,所述连杆设置于若干球体套之间,且所述连杆上转动套设有辊筒。优选的,所述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之间间距设置为75mm,所述左顶针单元的高度设置为11mm、宽度设置为55.5mm,所述右顶针单元的高度设置为11mm、宽度设置为56.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顶针倾斜段上设置的球体套,使得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经过顶针上球体套可以360°无死角转动的顶针斜面,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片与顶针的滑动摩擦,并且,在烧结炉网带在炉腔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抵消或减轻多个角度方向上的波动挤压,降低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情况的发生概率。本技术通过球体套的设置,使得电池片在与顶针斜面接触时,可以通过球体套的转动来进行电池片的传输以及支撑烧结,所以,在电池片造成的磨损效果下,电池片会对接触的球体套造成磨损,球体套一旦磨损到严重地步,只需要对球体套进行更换安装即可,不需要更换顶针整体,大大降低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网带顶针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球体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烧结炉网带设置网带顶针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网带顶针组设置有辊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左斜针段的倾斜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竖针段、2左斜针段、3右竖针段、4右斜针段、5凹槽、6安装杆、7固定球体、8球体套、9连杆、10辊筒、100烧结炉网带、200电池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100,烧结炉网带100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为一体成型结构,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为一体成型结构,左斜针段2和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5,凹槽5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6,左斜针段2上的安装杆6与左斜针段2的斜面相垂直,右斜针段4上的安装杆6与右斜针段4的斜面相垂直,安装杆6的延长线处于固定球体7和球体套8的圆心上,安装杆6上连接有固定球体7,固定球体7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8,球体套8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球体套8距离安装杆6最远端的球面处于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即保证电池片200接触到网带顶针组的倾斜针段时,可以接触到球体套8,从而使得球体套8可以起到降低摩擦力和抗磨损的目的。并且,球体套8罩住固定球体7的面积大于固定球体7表面积的二分之一、且小于固定球体7表面积的三分之二,球体套8罩住固定球体7的面积大于固定球体7表面积的二分之一可以保证球体套8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固定球体7上掉落,并且,球体套8罩住固定球体7的面积小于固定球体7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可以保证球体套8能够实现必要角度的转动,且提升转动的幅度。作为一个优选,凹槽5侧壁上固定插设有连杆9,连杆9设置于若干球体套8之间,且连杆9上转动套设有辊筒10,辊筒10可以在电池片200处于倾斜针段上时,降低沿着倾斜针段方向上的摩擦力。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之间间距设置为75mm,左顶针单元的高度设置为11mm、宽度设置为55.5mm,右顶针单元的高度设置为11mm、宽度设置为56.5mm,相比较现有的普通顶针的10.5mm的高度设置,通过顶针单元的高度提升,在不调控腔体温度,通过增加炉带支撑点高度,减少电池片200上表面上与加热管距离,提高电池片200上表面温度,减小电池片200欧姆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片转换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100),所述烧结炉网带(100)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所述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所述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所述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和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上连接有固定球体(7),所述固定球体(7)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8),所述球体套(8)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100),所述烧结炉网带(100)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所述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所述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所述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和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上连接有固定球体(7),所述固定球体(7)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8),所述球体套(8)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上的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运孙浩陈绍光张玉前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