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9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所述左斜针段和右斜针段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连接有固定球体,所述固定球体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所述球体套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或右斜针段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针倾斜段上设置的球体套,使得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经过顶针上球体套可以360°无死角转动的顶针斜面,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片与顶针的滑动摩擦,并且,在烧结炉网带在炉腔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抵消或减轻多个角度方向上的波动挤压,降低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情况的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烧结用顶针
,具体为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光伏行业丝网印刷工序中,采用烧结炉对印刷后的电池片进行烧结,丝网印刷工序的烧结炉炉带基本都是同一类型,即采用顶针从两侧直接托起电池片的方式,该种支撑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炉带与电池片接触面积,避免因炉带顶针接触电池片铝背场,造成烧结后铝背场缺陷。而目前使用的烧结炉网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问题如下:1、在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电池片边缘与炉带顶针的滑动摩擦,由于炉带在炉腔运行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颠簸,而且颠簸的情况会导致产生来自各个角度方向上的晃动,比如沿着烧结炉网带运动方向的波动、左右顶针相向方向上的波动,任何的再次波动、挤压都可能会造成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含D级)等不良的产生;2、由于电池片的磨损作用,当炉带顶针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磨损面就会接触铝背场,从而导致所有经过顶针的电池片全部产生顶针印,此时将不得不整体更换烧结炉带,由于顶针的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100),所述烧结炉网带(100)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所述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所述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所述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和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上连接有固定球体(7),所述固定球体(7)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8),所述球体套(8)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包括烧结炉网带(100),所述烧结炉网带(100)上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网带顶针组,所述网带顶针组包括左顶针单元和右顶针单元,所述左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所述右顶针单元包括固定连接的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和右斜针段(4)的斜面上均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中依次插设有若干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上连接有固定球体(7),所述固定球体(7)上转动套设有同心设置的球体套(8),所述球体套(8)球面与所处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的斜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针段(1)和左斜针段(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竖针段(3)和右斜针段(4)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烧结的高支撑点炉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针段(2)或右斜针段(4)上的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运孙浩陈绍光张玉前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