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5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杆和气箱头,所述气箱头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顶端,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气箱头安装配合的安装槽、以及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气箱端孔,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回流通道与气箱头连接;还包括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固定,且所述阀杆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流通道和所述气箱端孔;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径向尺寸。该热力膨胀阀通过在阀杆外增设阀杆套,改变了热力膨胀阀的回流通道内的流场结构,能够降低在回流通道内形成涡流的机率,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膨胀阀
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
技术介绍
热力膨胀阀为制冷系统(比如汽车空调系统)中普遍采用的节流部件,根据蒸发器出口的过热度来调节从冷凝器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在一种热力膨胀阀中具有回流通道,阀杆穿过回流通道,制冷剂在回流通道中容易形成涡流,而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该热力膨胀阀通过在阀杆外增设阀杆套,改变了热力膨胀阀的回流通道内的流场结构,能够降低在回流通道内形成涡流的机率,减少噪音。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杆和气箱头,所述气箱头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顶端,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气箱头安装配合的安装槽、以及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气箱端孔,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回流通道与气箱头连接;还包括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固定,且所述阀杆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流通道和所述气箱端孔;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径向尺寸。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阀杆套套于所述阀杆,且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过盈配合;所述阀杆套具有顶端部,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非接触设置,所述顶端部外周壁与所述阀体之间留有空间。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阀杆套包括第一套部、套主体和第二套部,所述第一套部与所述套主体连接,所述套主体与所述第二套部连接,所述第一套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套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套部位于所述气箱端孔与所述安装槽的交界处。>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一套部包括第一套本部和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一套本部与所述套主体,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第一套本部至所述套主体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外周面呈锥形形状,所述安装槽具有接应区,所述接应区为所述气箱端孔的相对应延伸区域,所述第一套部位于所述接应区。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一套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气箱端孔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回流通道的流通路径,具体配置成:所述热力膨胀阀处于开阀位置,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最小,所述阀杆自开阀位置向关阀位置移动时,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一套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和/或,所述套主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回流通道。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二套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套部包括第二套本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二套本部与所述套主体,所述第二过渡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第二套本部至所述套主体的方向逐渐缩小。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阀杆套的顶端部位于所述气箱端孔与所述安装槽的交界处;所述阀杆套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气箱端孔。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热力膨胀阀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杆外周,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杆套下部,所述阀杆、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设置;所述阀杆套的顶端部与所述气箱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杆套的底端部与所述密封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热力膨胀阀处于开阀位置和关阀位置时,所述阀杆套相对所述阀体上下运动。如上所述的热力膨胀阀,所述阀杆套套于所述阀杆,且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过盈配合;所述阀杆套具有顶端部,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非接触设置,所述阀杆套外周壁与所述阀体之间留有空间;所述阀杆套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气箱端孔;所述热力膨胀阀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杆外周,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阀杆套下部,所述阀杆、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密封设置;所述阀杆套的顶端部与所述气箱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阀杆套的底端部与所述密封件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热力膨胀阀处于开阀位置和关阀位置时,所述阀杆套相对所述阀体上下运动;所述通槽沿所述阀杆套的轴线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阀杆套的周向均匀排布。上述技术方案的热力膨胀阀通过在阀杆外增设阀杆套,改变了热力膨胀阀的回流通道内的流场结构,能够降低在回流通道内形成涡流的机率,减少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阀杆和阀杆套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二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三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三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三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阀杆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阀体100,第一接口110,第二接口120,阀口部130,回流通道140,气箱端孔141,安装槽150,接应区151,阀腔160;阀杆200;阀杆套300、300a、300b,第一套部310,第一套本部311,第一过渡部312,凹槽部313a,套主体320,第二套部330,第二套本部331,第二过渡部332,通槽301b;阀芯组件400,气箱头500,密封件6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第一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阀杆和阀杆套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100和气箱头500,该阀体100具有第一接口110、与第一接口110连通的阀腔160和第二接口120,阀腔160通过阀口部130与第二接口120连通;阀腔160内设有阀芯组件400。该阀体100的顶端还设有安装槽150,气箱头500安装于阀体100的安装槽150内,阀体100的上部设有回流通道140,该回流通道140具有与安装槽150连通的气箱端孔141。该热力膨胀阀还包括滑动安装在阀体100内的阀杆200,阀杆200的上端穿过回流通道140与气箱头500连接,下端与阀芯组件400配合,阀杆200可以由气箱头500推动使阀芯组件400的阀芯远离或靠近阀口部130,以打开或关闭阀口部130,从而导通或截断第一接口110与第二接口120。热力膨胀阀应用在系统中时,第一接口110与高压端的冷凝器相连通,第二接口120与低压端的蒸发器相连通,回流通道140中的流动着经蒸发器向压缩器返回的制冷剂,制冷剂在回流通道140中流动时,会有部分制冷剂经气箱端孔141流向气箱头500,气箱头500通过感知制冷剂的温度最终施加力至阀杆200,带动阀杆200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杆和气箱头,所述气箱头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顶端,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气箱头安装配合的安装槽、以及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气箱端孔,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回流通道与气箱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固定,且所述阀杆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流通道和所述气箱端孔;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径向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杆和气箱头,所述气箱头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顶端,所述阀体具有与所述气箱头安装配合的安装槽、以及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具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气箱端孔,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回流通道与气箱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固定,且所述阀杆套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回流通道和所述气箱端孔;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套套于所述阀杆,且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过盈配合;所述阀杆套具有顶端部,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非接触设置,所述顶端部外周壁与所述阀体之间留有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套包括第一套部、套主体和第二套部,所述第一套部与所述套主体连接,所述套主体与所述第二套部连接,所述第一套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套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气箱端孔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套部位于所述气箱端孔与所述安装槽的交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包括第一套本部和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一套本部与所述套主体,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第一套本部至所述套主体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外周面呈锥形形状,所述安装槽具有接应区,所述接应区为所述气箱端孔的相对应延伸区域,所述第一套部位于所述接应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气箱端孔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回流通道的流通路径,具体配置成:所述热力膨胀阀处于开阀位置,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最小,所述阀杆自开阀位置向关阀位置移动时,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的外周壁与所述气箱端孔的内周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回流通道的流通路径,具体配置成:所述热力膨胀阀处于开阀位置,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最小,所述阀杆自开阀位置向关阀位置移动时,所述流通路径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和/或,所述套主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回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和/或,所述套主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回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和/或,所述套主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回流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部沿周向设有多个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回流通道;和/或,所述套主体外周具有至少一个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回流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主体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套部包括第二套本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二套本部与所述套主体,所述第二过渡部的径向尺寸自所述第二套本部至所述套主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套主体的径向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