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64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膨胀阀以及具备该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其在冷冻循环系统中能够使多个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稳定化。从一次端口(221)向外壳(2)内导入的制冷剂滞留于凹部(214)内的滞留空间,并且,液体成分贮存于液体贮存部(217)。由于在外壳(2)内形成液体贮存部(217)以及连通流路(215),在液体成分被分配并导入两个阀组件(3A、3B)时,该液体成分难以气化,能稳定地供给液体成分。因此,在冷冻循环系统(100A)中能够使多个蒸发器(13)的冷却性能稳定化。

Expansion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膨胀阀以及具备该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具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提出具备多个温度式膨胀阀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冻循环系统中,通过分配器分配的制冷剂被导入各膨胀阀,并且,相对于各膨胀阀设置作为负载设备侧热交换器的蒸发器。另外,各膨胀阀的开度根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变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1497号公报可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冻循环系统中,在通过分配器分配的制冷剂通过配管流向各膨胀阀时,在一部分配管中会有到达膨胀阀之前的制冷剂被气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流入各膨胀阀中的制冷剂的状态(仅液体制冷剂、气液混合的制冷剂、仅气体制冷剂)相互不同,存在在连接各膨胀阀的蒸发器的冷却性能中产生不平衡的可能性。而且,若气液混合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被导入膨胀阀,则在该膨胀阀中不能适当地进行过热度控制,蒸发器的冷却性能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冷冻循环系统中使多个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稳定化的膨胀阀及具备该膨胀阀的冷冻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将来自一次侧的高压的流体减压并向二次侧送出,该膨胀阀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收纳于上述外壳的多个阀组件,上述多个阀组件分别具备具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的阀主体、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阀主体并改变上述阀口的开度的阀体,上述外壳具有向下方开口并接收流体的一次端口、设置于每个上述阀组件并送出流体的二次端口、与上述一次端口连续并供流体滞留的滞留空间、收纳上述多个阀组件的上述阀主体的收纳部,上述滞留空间具有贮存流体的液体成分的液体贮存部、贮存流体的气体成分的气体贮存部、使上述液体贮存部与上述多个收纳部连通并将上述液体成分向该多个收纳部分配的多个连通流路。根据如上的本专利技术,从一次端口向外壳内导入的流体被滞留于滞留空间,并且液体成分被贮存于液体贮存部中。由于液体贮存部与多个收纳部连通,因此液体成分向被收纳于各收纳部中的阀组件供给。在各阀组件中通过了阀口的流体通过膨胀而温度降低,从二次端口送出,在冷冻循环系统中流入蒸发器。此时,由于液体贮存部以及连通流路形成于外壳内,因此在液体成分被分配并导入多个阀组件时,该液体成分难以气化,能稳定地供给液体成分。因此,在冷冻循环系统中能够使多个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稳定化。此时,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优选上述液体贮存部是上述滞留空间的下侧部分,相比于上述一次端口向侧方扩大地设置,上述气体贮存部是上述滞留空间的上侧部分,相比于上述液体贮存部设置于上方。根据这样的结构,被导入滞留空间的流体在作为上侧部分的气体贮存部中贮存气体成分,在作为下侧部分的液体贮存部中贮存液体成分。由此,能够抑制被贮存于气体贮存部中的气体成分被导入阀组件的情况。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上述连通流路优选与上述液体贮存部的底部连通地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滞留于液体贮存部的底部的液体成分流入收纳部,向各阀组件分配液体成分。即,能够抑制气体成分向阀组件被导入的情况。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优选在上述滞留空间中设置与上述一次端口连续且向上方延伸的流体导入管,上述流体导入管的上端相比于上述连通流路位于上方。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流体导入管能阻碍从一次端口向外壳内导入的气液混合状态的流体直接流向连通流路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气体成分被导入液体贮存部,向各阀组件中分配液体成分。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在上述液体贮存部中可以以随着向上述连通流路侧容积变小的方式形成容积减少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减小液体贮存部的容积,在液体成分流入液体贮存部时能增高液位,能容易地向阀组件中供给液体成分。而且,通过随着向连通流路减小液体贮存部的容积,与单纯地缩小液体贮存部整体的容积的结构相比较,能够确保气体贮存部与液体贮存部的边界部分中的开口尺寸,便于向液体贮存部中流入流体。此时,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在上述滞留空间中设置与上述一次端口连续且向上方延伸的流体导入管,在上述气体贮存部形成于上述流体导入管的上端侧的同时,上述液体贮存部形成于上述流体导入管的基端侧且外面侧,通过上述流体导入管以外径随着向基端侧而变大的方式在外周面具有圆锥部或台阶部,可以形成上述容积减少部。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以外径随着向基端侧而变大的方式形成圆锥部或台阶部,液体成分容易沿着圆锥部或台阶部流动,容易向连通流路中流入该液体成分。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中,上述多个阀组件分别具备具有隔膜以及操作室并驱动上述阀体的驱动元件、根据连接于上述二次端口的蒸发器的出口侧温度并通过封入气体使上述操作室的内压变化的感温筒,优选通过上述外壳和上述多个阀组件构成气体封入方式的温度膨胀阀。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连接于各阀组件的蒸发器的出口侧温度等中产生差,即使是阀口的开度相互不同的情况,也能够向各阀组件中供给与开度相应的适当量的流体。本专利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为具备压缩作为流体的制冷剂的压缩机、使已压缩的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使已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并减压的上述任一记载中的膨胀阀、使已减压的制冷剂蒸发的多个蒸发器。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上述向多个阀组件中供给液体制冷剂,能够使多个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稳定化。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膨胀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通过从一次端口导入外壳内的流体的液体成分被贮存于连通于收纳部的液体贮存部中,在冷冻循环系统中能够使多个蒸发器的冷却性能稳定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系统图。图2是表示设置于上述冷冻循环系统的膨胀阀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膨胀阀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膨胀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膨胀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膨胀阀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中:100A—冷冻循环系统,10—膨胀阀,11—压缩机,12—冷凝器,13—蒸发器,2—外壳,212—收纳部,213—二次端口,214—凹部(滞留空间),215—连通流路,217—液体贮存部,218—气体贮存部,221—一次端口,223—流体导入管,224、226、227—圆锥部,225—台阶部,3A、3B—阀组件,4—阀主体,431—阀口,5—阀体,6—驱动元件,63—隔膜,66—操作室,7—感温筒。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部件相同的结构部件以及相同功能的构成部件中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100A如图1所示,具备使制冷剂(流体)膨胀并减压的膨胀阀10、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1、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12、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3。该冷冻循环系统100A例如使用于冰箱、冰柜、空调机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钳垂方向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阀,其使来自一次侧的高压的流体减压并向二次侧送出,该膨胀阀的特征在于,/n具备:/n外壳;以及/n收纳于上述外壳的多个阀组件,/n上述多个阀组件分别具有阀主体和阀体,该阀主体具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该阀体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阀主体并改变上述阀口的开度,/n上述外壳具有向下方开口并接受流体的一次端口、设置于每个上述阀组件并送出流体的二次端口、与上述一次端口连续并供流体滞留的滞留空间以及收纳上述多个阀组件的上述阀主体的收纳部,/n上述滞留空间具有贮存流体的液体成分的液体贮存部、贮存流体的气体成分的气体贮存部、连通上述液体贮存部和上述多个收纳部并向该多个收纳部分配上述液体成分的多个连通流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5 JP 2019-084472;20190729 JP 2019-1386711.一种膨胀阀,其使来自一次侧的高压的流体减压并向二次侧送出,该膨胀阀的特征在于,
具备:
外壳;以及
收纳于上述外壳的多个阀组件,
上述多个阀组件分别具有阀主体和阀体,该阀主体具有供流体通过的阀口,该阀体移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阀主体并改变上述阀口的开度,
上述外壳具有向下方开口并接受流体的一次端口、设置于每个上述阀组件并送出流体的二次端口、与上述一次端口连续并供流体滞留的滞留空间以及收纳上述多个阀组件的上述阀主体的收纳部,
上述滞留空间具有贮存流体的液体成分的液体贮存部、贮存流体的气体成分的气体贮存部、连通上述液体贮存部和上述多个收纳部并向该多个收纳部分配上述液体成分的多个连通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贮存部是上述滞留空间的下侧部分,以相比于上述一次端口向侧方扩大的方式设置,
上述气体贮存部是上述滞留空间的上侧部分,设于比上述液体贮存部靠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流路以与上述液体贮存部的底部连通的方式设置。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裕正当山雄一郎佐藤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