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22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包括炉体及炉门、固定在炉体的上门铰和下门铰及固定在炉门的上轴套和下轴套,上、下门铰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上、下门铰固定面及上、下门铰连接面,上、下门铰连接面设有上、下门轴固定孔及上、下弧形限位孔,上、下门轴固定安装在上、下门轴固定孔处,上弧形限位孔与下弧形限位孔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炉门还设有贯穿且突出于炉门上下端的限位杆;上、下门轴与上、下轴套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通过弧形限位孔和限位杆的配合,使炉门开启的角度可控,且门轴和轴套之间匹配间隙小,使得炉门开关转动平稳,松手后炉门不可左右摆动,避免高温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风炉领域,尤指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热风炉的炉门通过上下两个门铰固定,但没考虑到炉门开启时容易碰撞摆动或高温烫伤的问题,炉门轴的轴套匹配间隙过大,炉门开启时不受控制左右摆动,在人不注意时容易被摆动的炉门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炉门开启角度限位可控,可防止炉门左右摆动的热风炉门铰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包括炉体及炉门,还包括固定在炉体的上门铰和下门铰及固定在炉门的上轴套和下轴套,上门铰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上门铰固定面及上门铰连接面,上门铰连接面设有上门轴固定孔及上弧形限位孔,上门轴固定安装在上门轴固定孔处,下门铰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下门铰固定面及下门铰连接面,下门铰连接面设有下门轴固定孔及下弧形限位孔,下门轴固定安装在下门轴固定孔处,上弧形限位孔与下弧形限位孔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炉门还设有贯穿且突出于炉门上下端的限位杆;安装时,上门轴插入上轴套内,下门轴插入下轴套内,限位杆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弧形限位孔及下弧形限位孔,上门轴与上轴套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下门轴与下轴套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进一步的,上门轴为内部中空的圆管,内部中空便于让炉门的内部电线从上门轴内部穿过。进一步的,上门铰固定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或铆钉将上门铰固定在炉体上。进一步的,上门轴焊接固定在上门铰连接面的上门轴固定孔处。进一步的,下门铰固定面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或铆钉将下门铰固定在炉体上。进一步的,下门轴焊接固定在下门铰连接面的下门轴固定孔处。进一步的,限位杆为不锈钢圆杆,直径4mm-6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弧形限位孔和限位杆的配合,使炉门开启的角度可控,且门轴和轴套之间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匹配间隙小,使得炉门开关转动平稳,松手后炉门不可左右摆动,避免高温烫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热风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热风炉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门铰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门铰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下门铰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下门铰展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包括炉体1及炉门2,还包括固定在炉体的上门铰3和下门铰4及固定在炉门2的上轴套5和下轴套6,上门铰3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上门铰固定面31及上门铰连接面32,上门铰连接面32设有上门轴固定孔321及上弧形限位孔322,上门轴323固定安装在上门轴固定孔321处,下门铰4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下门铰固定面41及下门铰连接面42,下门铰连接面42设有下门轴固定孔421及下弧形限位孔422,下门轴423固定安装在下门轴固定孔421处,上弧形限位孔322与下弧形限位孔422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炉门2还设有贯穿且突出于炉门2上下端的限位杆7;安装时,上门轴323插入上轴套5内,下门轴423插入下轴套6内,限位杆7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弧形限位孔322及下弧形限位孔422,上门轴323与上轴套5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2mm,下门轴423与下轴套6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2mm。上门轴323为内部中空的圆管,内部中空便于让炉门的内部电线从上门轴内部穿过,上门铰固定面31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或铆钉将上门铰3固定在炉体1上,上门轴323焊接固定在上门铰连接面32的上门轴固定孔321处,下门铰固定面41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或铆钉将下门铰4固定在炉体1上,下门轴423焊接固定在下门铰连接面42的下门轴固定孔421处,限位杆7为不锈钢圆杆,直径5mm。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包括炉体(1)及炉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炉体的上门铰(3)和下门铰(4)及固定在炉门(2)的上轴套(5)和下轴套(6),所述上门铰(3)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上门铰固定面(31)及上门铰连接面(32),所述上门铰连接面(32)设有上门轴固定孔(321)及上弧形限位孔(322),上门轴(323)固定安装在上门轴固定孔(321)处,所述下门铰(4)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下门铰固定面(41)及下门铰连接面(42),所述下门铰连接面(42)设有下门轴固定孔(421)及下弧形限位孔(422),下门轴(423)固定安装在下门轴固定孔(421)处,所述上弧形限位孔(322)与下弧形限位孔(422)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所述炉门(2)还设有贯穿且突出于炉门(2)上下端的限位杆(7);安装时,所述上门轴(323)插入上轴套(5)内,下门轴(423)插入下轴套(6)内,限位杆(7)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弧形限位孔(322)及下弧形限位孔(422),所述上门轴(323)与上轴套(5)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所述下门轴(423)与下轴套(6)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炉门铰结构,包括炉体(1)及炉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炉体的上门铰(3)和下门铰(4)及固定在炉门(2)的上轴套(5)和下轴套(6),所述上门铰(3)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上门铰固定面(31)及上门铰连接面(32),所述上门铰连接面(32)设有上门轴固定孔(321)及上弧形限位孔(322),上门轴(323)固定安装在上门轴固定孔(321)处,所述下门铰(4)由一块钣金弯折成下门铰固定面(41)及下门铰连接面(42),所述下门铰连接面(42)设有下门轴固定孔(421)及下弧形限位孔(422),下门轴(423)固定安装在下门轴固定孔(421)处,所述上弧形限位孔(322)与下弧形限位孔(422)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所述炉门(2)还设有贯穿且突出于炉门(2)上下端的限位杆(7);安装时,所述上门轴(323)插入上轴套(5)内,下门轴(423)插入下轴套(6)内,限位杆(7)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弧形限位孔(322)及下弧形限位孔(422),所述上门轴(323)与上轴套(5)之间的匹配间隙为+0.01mm~﹢0.02mm,所述下门轴(423)与下轴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赛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