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18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4
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它涉及热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热风旋转炉采用电阻丝、电热管发热,存在电能利用率低,电阻丝、电热管受使用环境限制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炉体内部四周通过设置隔板形成热风循环风道,热风循环电机输出端穿过炉体顶壁并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的内部,热风循环电机输出端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位于热风循环风道内部,热风循环风道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左侧热风出风口和前右侧热风出风口,炉膛后壁加工有发热板安装缺口,所述发热板安装缺口密封安装有电磁发热板,且电磁发热板的发热端伸向热风循环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升热风旋转炉的电能利用率及使用稳定性。用率及使用稳定性。用率及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


[0001]本技术涉及热风烘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电力型热风旋转炉大多采用电热管、电阻丝作为发热源,电热管或电阻丝装在风道内,使用循环风机使旋转炉炉膛内部的空气循环流动通过风道,进行换热。这类换热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弊端:一、电热管的换热效率受电热管功率及表面积限制,换热效率不够高,而且电热管表面温度长期超高,影响使用寿命;二、电热管长期裸露在空气中,旋转炉烘烤食品时产生的水蒸汽等,也会影响电热管使用寿命;三、电热丝的换热效率较电热管更高,但是电热丝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旋转炉烘烤食品时产生的水蒸汽等也会影响电热丝的使用寿命,比电热管寿命更短。而且电热丝一旦损坏,维修困难,需要更换整组电热丝,维修成本高。
[0003]综上所述,现有的热风旋转炉采用电阻丝、电热管发热,存在电能利用率低,电阻丝、电热管受使用环境限制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热风旋转炉采用电阻丝、电热管发热,存在电能利用率低,电阻丝、电热管受使用环境限制易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所述热风旋转炉包括炉体和与炉体前壁活动连接的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炉膛、热风循环风道、热风循环电机和电磁发热板,炉体内部四周通过设置隔板形成热风循环风道,热风循环电机设置在炉体上端右侧的电机安装槽内,热风循环电机输出端穿过炉体顶壁并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的内部,热风循环电机输出端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位于热风循环风道内部,热风循环风道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左侧热风出风口和前右侧热风出风口,炉膛后壁加工有发热板安装缺口,所述发热板安装缺口密封安装有电磁发热板,且电磁发热板的发热端伸向热风循环风道,电磁发热板包括电磁线圈、布线板和发热板,电磁线圈、布线板和发热板由外向内依次安装在炉体后壁的后端面上,且发热板前端面暴露在热风循环风道中,发热板与炉膛之间的热风循环风道内形成热交换区,炉膛左侧壁与热风循环风道之间开设有回风口。
[0007]进一步地,电磁发热板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布线板与发热板之间,且保温层的两端面分别与布线板和发热板贴合。
[0008]进一步地,电磁发热板还包括若干散热翅片,发热板的前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内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炉膛排汽口,所述炉膛排汽口设置在炉膛上部左侧,炉膛排汽口上安装有单向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蒸汽槽,所述蒸汽槽设置在炉膛后壁的后端面上,蒸汽槽开口朝向发热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若干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炉体后壁与炉膛后壁之间,散热风扇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炉体后壁的内侧端面,散热风扇朝向电磁发热板设置。
[0012]进一步地,电磁线圈为铜线圈。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4]本技术将电磁感应加热应用到热风旋转炉中替换原有电阻丝发热,有效地提升了电能利用率。本技术将电磁线圈布置在布线板上,同时在发热板上增加散热翅片辅助散热,在加强发热量的同时,还提升了热量交换效率。而且在电磁线圈和发热板之间增加保温层隔热,有效地避免了热损耗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的主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的侧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的俯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电磁线圈61与布线板62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发热板63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电磁发热板6的侧视图;
[0021]图7是图6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所述热风旋转炉包括炉体1和与炉体1前壁活动连接的炉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炉膛3、热风循环风道4、热风循环电机5和电磁发热板6,炉体1内部四周通过设置隔板形成热风循环风道4,热风循环电机5设置在炉体1上端右侧的电机安装槽内,热风循环电机5输出端穿过炉体1顶壁并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4的内部,热风循环电机5输出端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位于热风循环风道4内部,热风循环风道4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左侧热风出风口41和前右侧热风出风口42,炉膛3后壁加工有发热板安装缺口,所述发热板安装缺口密封安装有电磁发热板6,且电磁发热板6的发热端伸向热风循环风道4,电磁发热板6包括电磁线圈61、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电磁线圈61、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由外向内依次安装在炉体1后壁的后端面上,且发热板63前端面暴露在热风循环风道4中,发热板63与炉膛3之间的热风循环风道4内形成热交换区11,炉膛3左侧壁与热风循环风道4之间开设有回风口10。
[002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发热板6还包括保温层64,保温层64设置在布线板62与发热板63之间,且保温层64的两端面分别与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贴合。如此设置,安装有电磁线圈61的布线板62与发热板63之间增加保温
层64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隔热,减少热量损失。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4]本实施方式的保温层64与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之间均采用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0025]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5、图6和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发热板6还包括若干散热翅片65,发热板63的前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65,所述散热翅片65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4内部。如此设置,在发热板63上增加散热翅片65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散热,提高热交换效率。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26]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炉膛排汽口7,所述炉膛排汽口7设置在炉膛3上部左侧,炉膛排汽口7上安装有单向阀。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排走食品烘烤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等,且排汽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排汽大小。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蒸汽槽8,所述蒸汽槽8设置在炉膛3后壁的后端面上,蒸汽槽8开口朝向发热板63。如此设置,可以根据食品烘烤工艺需要,喷水到蒸汽槽上,瞬间产生大量水蒸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所述热风旋转炉包括炉体(1)和与炉体(1)前壁活动连接的炉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旋转炉还包括炉膛(3)、热风循环风道(4)、热风循环电机(5)和电磁发热板(6),炉体(1)内部四周通过设置隔板形成热风循环风道(4),热风循环电机(5)设置在炉体(1)上端右侧的电机安装槽内,热风循环电机(5)输出端穿过炉体(1)顶壁并延伸至热风循环风道(4)的内部,热风循环电机(5)输出端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位于热风循环风道(4)内部,热风循环风道(4)前侧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前左侧热风出风口(41)和前右侧热风出风口(42),炉膛(3)后壁加工有发热板安装缺口,所述发热板安装缺口密封安装有电磁发热板(6),且电磁发热板(6)的发热端伸向热风循环风道(4),电磁发热板(6)包括电磁线圈(61)、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电磁线圈(61)、布线板(62)和发热板(63)由外向内依次安装在炉体(1)后壁的后端面上,且发热板(63)前端面暴露在热风循环风道(4)中,发热板(63)与炉膛(3)之间的热风循环风道(4)内形成热交换区(11),炉膛(3)左侧壁与热风循环风道(4)之间开设有回风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热风旋转炉,其特征在于:电磁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赛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