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增福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设置入水口的壳体的一端部之间形成垃圾回收区,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存油区,存油区的底部与出水口相通,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出水口;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垃圾回收区进入存油区的水轮组件;设置出水口的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舵机;壳体上设置有的第一、第二操作口;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舵机和水轮组件均电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水面面积大,距离远,水面油膜薄或有塑料瓶等漂浮物的环境下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
本技术属于水面漂浮物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力驱动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
技术介绍
据有关资料: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输,由于各种原因,每年约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另外,工业过程产生的废油排入河流,估计达200万吨至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水平面上,抑制了水的蒸发。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气候、降水。另外,由于水面油膜隔断的氧气进入水中,容易造成水下缺氧,不利于养殖。但是,从江、河、湖、海水、水库等水面中收集油膜或者塑料瓶、塑料泡沫等漂浮物,存在以下难度:水面面积大、距离远,线路费用大;水膜厚度薄且分散,收集难度大;容易影响环保。现有多数吸油设备是利用亲油疏水层、吸油毛毡、气凝胶纤维毡对油污进行吸附,再进行处理,但吸附层与油污的分离存在较大难度,吸附层难以重复利用,运行成本高。少数采用制冷凝固和加热融化油污的方法进行油污收集,该方法耗能角度且成本;另,采用水泵抽取油水混合物下部水的方法仅适合水平平静、干净的家用鱼缸,且易造成电机损坏,实际难以运行。鉴于此,亟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研发设计一种以环保的太阳能为动力,可游弋、漂浮在水面上的漂浮物收集设备,以降低在水面面积大,距离远,油膜厚度太薄等环境下收集油膜、塑料瓶等漂浮物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以环保的太阳能为动力,可游弋、漂浮在水面上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可在水面面积大,距离远,油膜厚度太薄等环境下应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设置所述入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之间形成漂浮物垃圾回收区,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存油区,所述存油区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所述垃圾回收区进入所述存油区的水轮组件;设置所述出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运行方向的舵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存油区中油膜的第一操作口和用于清理所述垃圾回收区中垃圾的第二操作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舵机和所述水轮组件均电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水轮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水轮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水轮转动的电机。进一步,所述水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水轮导向罩、转动安装在所述水轮导向罩内的水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水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水轮导向罩临近所述入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进水孔,所述水轮导向罩临近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的一侧设有开口导向部。进一步,所述壳体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浮漂。进一步,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预留有过水通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格栅。进一步,所述载重浮漂设置有两个。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光伏板、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的光伏控制器、与所述光伏控制器电连接的逆变器以及与所述光伏控制器电连接的蓄电池;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水轮组件的控制端和所述舵机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水轮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光伏控制器或所述逆变器电连接。进一步,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监控器、GPS卫星定位装置和无线通讯模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设置入水口的壳体的一端部之间形成垃圾回收区,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存油区,存油区的底部与出水口相通;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出水口;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垃圾回收区进入存油区的水轮组件;设置出水口的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运行方向的舵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清理存油区中油膜的第一操作口和用于清理垃圾回收区中垃圾的第二操作口;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舵机和水轮组件均电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为水轮组件和舵机提供动力,并借助载重浮漂在水面上游弋、漂浮,续航能力强,可在水面面积大、距离远的环境下使用;同时水轮组件旋转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垃圾回收区进入存油区,矿泉水瓶、塑料泡沫等杂质被留在垃圾回收区,油膜漂浮在存油区,干净的水经存油区的底部从出水口流出,尤其适用于油膜厚度太薄的环境下使用。借助第一操作口人工清理存油区中油膜,借助第二操作口人工清理垃圾回收区中垃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水轮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4是图1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第二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5是本技术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6是图5中水轮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入水口,12-出水口,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垃圾回收区,16-存油区,17-第一操作口,18-第二操作口,2-载重浮漂,3-水轮组件,31-水轮,32-电机,33-转轴,34-水轮导向罩,341-进水孔,342-开口导向部,35-连接架,4-舵机,5-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51-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511-太阳能光伏板,512-光伏控制器,513-逆变器,514-蓄电池,52-中央控制单元,6-限位浮漂,7-监控器,8-GPS卫星定位装置,9-无线通讯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描述的具体是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2,壳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11(20cm×70cm),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12(出水口12处设置有格栅)。壳体1的内部间隔设置有第一隔板13和第二隔板14,第一隔板13与设置入水口11的壳体1的一端部之间形成垃圾回收区15,第二隔板14与第一隔板13之间形成存油区16,第二隔板14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预留有过水通道,借助过水通道实现存油区16的底部与出水口12相通。第二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设置所述入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之间形成垃圾回收区,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存油区,所述存油区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所述垃圾回收区进入所述存油区的水轮组件;设置所述出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运行方向的舵机;/n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存油区中油膜的第一操作口和用于清理所述垃圾回收区中垃圾的第二操作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舵机和所述水轮组件均电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载重浮漂,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入水口,另一端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设置所述入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之间形成垃圾回收区,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存油区,所述存油区的底部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推动水面油水混合物由所述垃圾回收区进入所述存油区的水轮组件;设置所述出水口的所述壳体的一端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运行方向的舵机;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清理所述存油区中油膜的第一操作口和用于清理所述垃圾回收区中垃圾的第二操作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舵机和所述水轮组件均电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水轮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水轮转动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水面漂浮物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水轮导向罩、转动安装在所述水轮导向罩内的水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水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水轮导向罩临近所述入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进水孔,所述水轮导向罩临近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增福
申请(专利权)人:贾增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