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线释放机构、穿刺芯组件、穿刺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999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合线释放机构、穿刺芯组件、穿刺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执行组件,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穿刺尖端,所述穿刺尖端具有收容部,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收容部收容部分所述固定件,所述穿刺尖端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之间形成封闭的缝合线收纳空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缝合线收纳空间外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线释放机构、穿刺芯组件、穿刺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穿刺芯组件和具有穿刺芯组件的可缝合穿刺器、可缝合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在腹腔手术、胸腔手术等微创外科手术中,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腔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内窥镜等)进入体腔内,并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和套管组件。手术时,医生一般先在患者人体组织上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尖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使穿刺芯组件引导套管组件穿过患者人体组织的皮层;接着拔出穿刺芯组件,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即可通过套管组件进出患者体腔进行操作。现有的穿刺芯组件只起到穿刺的作用,在引导套管组件自人体腹部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后,即被丢弃。手术结束时,从穿刺口取出套管组件,缝合穿刺口。因微创手术的穿刺口小而深,尤其是肥胖患者的人体组织较厚,若缝合不当,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穿刺孔疝等并发症。可使用专门的缝合器械缝合穿刺口,来减少上述并发症,但是这样需要额外增加手术器械,缝合成本较高,且手术器械繁多、操作不便;并且,专门缝合穿刺口的缝合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因此可使用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器。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器需要将缝合线容置于穿刺芯组件内,使缝合线跟随穿刺芯组件进入穿刺口内,中国专利申请第CN201811283165.9号揭示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它包括穿刺器和插入穿刺套管的缝合组件,所述缝合组件包括外管、推杆;所述外管的头部具有带弯钩的齿轮,所述齿轮弯钩的头部具有针头;所述针头的侧孔具有相应规格的缝线;所述推杆头部具有与带弯钩的齿轮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带弯钩的齿轮配合可实现针头弧形转动。所述推杆下压弯钩打开后再合拢,针头穿过缝合部位后插入穿刺器套管头部的对称孔中,再打开缝合组件,针头与弯钩分离将缝合线线头留置在穿刺器侧壁内。但是,中国专利申请第CN201811283165.9号的穿刺器将缝合线散置于穿刺器侧壁外,不利于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穿刺芯组件和具有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执行组件,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穿刺尖端,所述穿刺尖端具有收容部,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收容部收容部分所述固定件,所述穿刺尖端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之间形成封闭的缝合线收纳空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缝合线收纳空间外露。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尖端沿所述穿刺芯组件的轴向移动,使得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被收容于所述收容件或使得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所述收容部移出,进而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在所述初始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的,所述释放执行组件还包括相对所述穿刺尖端固定的锁芯,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还包括释放传动组件,所述释放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带动所述穿刺尖端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锁芯包括卡钩,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持部配接,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保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接,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锁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轴向导向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释放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抵接所述锁芯以推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锁芯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自所述锁芯的近端沿朝向远端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槽的远端封闭形成远端面,所述传动杆的远端部与所述开口槽的远端面抵接以推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在轴向上可分离地抵接所述锁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置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锁芯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通孔中。进一步的,所述锁芯位于所述通孔外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穿刺尖端固定连接。一种穿刺芯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缝合线释放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操作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缝合操作组件,所述释放操作组件和所述缝合操作组件为同一操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机构,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操作组件、所述释放操作组件为同一操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同一操作组件包括防止误操作机构,所述防止误操作机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包括调节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块,另一端抵接于其它调节块或者抵接于第一部件的除所述调节块以外的其它部分;第二部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具有第一导引斜面,所述调节块具有第二导引斜面;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抵接,当误操作所述第一部件的力不足以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所述阻挡部抵接所述调节块以防止第一部件被误操作而发生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移动;当增大操作的力,所述力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调节块沿所述导引斜面朝向所述其它调节块或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其它部分移动,当所述调节块与所述阻挡部脱离后,所述第一部件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产生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缝合传动组件,所述缝合线释放传动组件与所述缝合传动组件共用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包括缝合驱动部、缝合线释放驱动部,所述缝合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侧面的齿段,所述缝合线释放驱动部为所述传动杆的远端部。一种可缝合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可取出地套设于所述套管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为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穿刺芯组件。一种可缝合穿刺器的使用方法,所述可缝合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和套管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可取出地套设于所述套管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第一操作组件、第二操作组件、第三操作组件、定位叶片、缝合件、缝合线,所述缝合件包括缝合针头;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穿刺尖端与固定件,所述穿刺尖端和所述固定件之间形成缝合线收纳空间,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操作第一操作组件,使得所述定位叶片向外转动,并且使得所述定位叶片突出于所述穿刺芯组件的外表面;步骤S2: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组件,使得所述缝合件旋转;步骤S3: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组件,使得收纳于所述缝合线收纳空间的所述缝合线被释放;步骤S4:操作所述第三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被卡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操作为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所述定位叶片向外转动后,露出缝合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3中,所述操作均为按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操作组件包括压盖;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按压所述压盖使其向下移动,所述压盖向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执行组件,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穿刺尖端,所述穿刺尖端具有收容部,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收容部收容部分所述固定件,所述穿刺尖端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之间形成封闭的缝合线收纳空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缝合线收纳空间外露。/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2 CN 20191036736501.一种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执行组件,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穿刺尖端,所述穿刺尖端具有收容部,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和释放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收容部收容部分所述固定件,所述穿刺尖端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之间形成封闭的缝合线收纳空间;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缝合线收纳空间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尖端沿所述穿刺芯组件的轴向移动,使得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被收容于所述收容件或使得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所述收容部移出,进而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在所述初始状态和所述释放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执行组件还包括相对所述穿刺尖端固定的锁芯,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还包括释放传动组件,所述释放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带动所述穿刺尖端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卡钩,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卡持部和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一卡持部配接,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保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二卡接部配接,使得所述释放执行组件保持在所述释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轴向导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抵接所述锁芯以推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自所述锁芯的近端沿朝向远端的方向延伸,所述开口槽的远端封闭形成远端面,所述传动杆的远端部与所述开口槽的远端面抵接以推动所述锁芯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在轴向上可分离地抵接所述锁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锁芯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穿刺芯组件的缝合线释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位于所述通孔外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穿刺尖端固定连接。


11.一种穿刺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缝合线释放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刺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操作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机构,所述缝合机构包括缝合操作组件,所述释放操作组件和所述缝合操作组件为同一操作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刺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芯组件还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机构,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机构包括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针头固定操作组件、所述缝合操作组件、所述释放操作组件为同一操作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刺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操作组件包括防止误操作机构,所述防止误操作机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包括调节块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块,另一端抵接于其它调节块或者抵接于第一部件的除所述调节块以外的其它部分;第二部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具有第一导引斜面,所述调节块具有第二导引斜面;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引斜面抵接,当误操作所述第一部件的力不足以克服所述弹簧的弹力,所述阻挡部抵接所述调节块以防止第一部件被误操作而发生相对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峰黄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