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97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采用附塔柱固定反力预压落地钢管型钢梁轻型支架体系;钢模组合模板下横梁分层塔梁同步施工技术;下横梁顶板混凝土采用易落架复合式支模技术;落地钢管间增设对撑于塔柱的整体式框格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可实现集中预制、精确定位、现场装配方法进行施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领域,适用于桥梁施工,特别涉及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对线路的要求也口益提高,高墩大跨度结构的桥梁应运而生,并且进入了建设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得到重视。桥梁支架作为施工的主要支撑结构,它的安全是保证桥梁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之一。桥梁下横梁支架倒塌事故,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支架基础不牢、局部扣件存在质量或施工误差、施工过程不利荷载异常造成的。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施工中通过技术革新,采用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可实现下横梁支架体系集中加工、现场装配、快速施工,又提高了下横梁支架体系承载力及稳定性,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了预主塔现浇下横梁施工的质量,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施工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满足结构施工的需求。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包括:塔柱,钢管平联,落地钢管,承台,整体式框格加强板,施工便梁,分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柱(2),钢管平联(3),落地钢管(5),承台(6),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施工便梁(8),分配梁(10),下横梁(1),下横梁顶板易落架复合式支模体系(43);/n其中塔柱(2)置于承台(6)上,落地钢管(5)穿设于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并固定在承台(6)上,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对撑于塔柱(2)之间,钢管平联(3)安装在落地钢管(5)上且钢管平联(3)与边侧的塔柱(2)连接,落地钢管(5)反力预压于承台(6)上,落地钢管(5)上连接施工便梁(8)上铺设分配梁(10),下横梁(1)置于分配梁(10)上施工,下横梁(1)内置下横梁顶板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柱(2),钢管平联(3),落地钢管(5),承台(6),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施工便梁(8),分配梁(10),下横梁(1),下横梁顶板易落架复合式支模体系(43);
其中塔柱(2)置于承台(6)上,落地钢管(5)穿设于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并固定在承台(6)上,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对撑于塔柱(2)之间,钢管平联(3)安装在落地钢管(5)上且钢管平联(3)与边侧的塔柱(2)连接,落地钢管(5)反力预压于承台(6)上,落地钢管(5)上连接施工便梁(8)上铺设分配梁(10),下横梁(1)置于分配梁(10)上施工,下横梁(1)内置下横梁顶板易落架复合式支模体系(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包括反力预压预留孔(15)、锚固端板(17)、落地钢管预留孔(18)、调节螺栓(19)和加筋肋板(16),加筋肋板(16)内置有呈井格状设置的钢筋,其中横置的钢筋的两端连接锚固端板(17),锚固端板(17)连接于定型化方钢组合连接件(27)并固定于塔柱(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反力预压预留孔(15)和落地钢管预留孔(18)穿设在加筋肋板(16)上,两个反力预压预留孔(15)分置于落地钢管预留孔(18)的两侧,且置于同一轴线上,落地钢管预留孔(18)边侧设置有调节螺栓(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承台(6)上表面设置反力预压预埋件(7),落地钢管(5)顶部的两侧设置反力预压拉环(14),钢绞线穿过整体式框格加强板(4)上的反力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旷新辉李凡张新华程珂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