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建松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97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包括桥梁体,所述桥梁体包括第一桥梁体和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为桥梁体间隙,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桥梁体和第二桥梁体的内侧,底板的顶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左支板和右支板,左支板的右端与右支板的左端接触,左支板和右支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梯形支块,底板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支块和右支块,所述支撑板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销钉与第一桥梁体和第二桥梁体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桥梁体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能够承受重量级的车辆行驶,通过压缩弹簧起到很好的缓冲的作用,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
本技术具体涉及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
技术介绍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72191U公开了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大概包括桥梁体,所述的桥梁体包括第一桥梁体、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为桥梁体间隙,当减震缓冲装置需要维修时,打开活动盖板,便于对桥梁伸缩缝进行维护。其在使用发现活动盖板经车辆长期碾压,活动盖板会翘起,影响车辆通行,严重时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包括桥梁体,所述桥梁体包括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所述的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之间为桥梁体间隙(3),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和支撑板(5),所述底板(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的内侧,底板(4)的顶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左支板(6)和右支板(7),左支板(6)的右端与右支板(7)的左端接触,左支板(6)和右支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梯形支块(9),底板(4)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支块(10)和右支块(11),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销钉(8)与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包括桥梁体,所述桥梁体包括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所述的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之间为桥梁体间隙(3),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和支撑板(5),所述底板(4)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的内侧,底板(4)的顶端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左支板(6)和右支板(7),左支板(6)的右端与右支板(7)的左端接触,左支板(6)和右支板(7)的顶端均设置有梯形支块(9),底板(4)的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支块(10)和右支块(11),所述支撑板(5)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销钉(8)与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连接,支撑板(5)与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的上平面在同一平面,支撑板(5)的底端设置有压块(12),压块(12)的侧边与梯形支块(9)的侧边抵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第一桥梁体(1)和第二桥梁体(2)的顶端设置有沥青层(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的缓冲减震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板(6)的左端和右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杨建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