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科专利>正文

单车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4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车助力器,涉及助力设备技术领域;固定架铰接供电壳体,供电壳体下端设无刷电机;固定架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右侧板上端设斜板;右侧板上设第一调整螺杆,其两端分设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调整部;斜板上设第二调整螺杆,其两端分设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调整部;供电壳体内设电池和控制板;控制板分别与电池和无刷电机电连接;控制板与外部控制装置无线连接;无刷电机包括与供电壳体连接的定子和可转动地套设于定子上的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方形的自行车梁和圆形的自行车梁进行夹持,适配范围广;通过第一调整螺杆和第二调整螺杆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便于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使用,便于应用于共享单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车助力器
本技术涉及助力设备
,具体是一种单车助力器。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代步的交通工具,人们通过对自行车的骑行,使得人们能进行较远距离的出行。又由于自行车是一种不受到交通堵塞等因素影响的交通工具,故使得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青睐,尤其是受到短距离出行的上班族或学生族所青睐。虽然自行车在出行上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当路面不平或路面有坡等时,此时会增加使用者的骑行负担,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心情,因此,在自行车上设有助力装置却变得十分必要。但是,现有的自行车助力装置由于配件适配性低、结构复杂、需要专业工具进行拆装及体积大等缺陷而不利于大面积实用性推广。再结合目前共享单车的使用,更加需要提高自行车助力装置拆装的便捷性,以便于骑行者随时随地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单车助力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助力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适配性低及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车助力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铰接有供电壳体,所述供电壳体的下端设有无刷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铰接有供电壳体,所述供电壳体的下端设有无刷电机;/n所述固定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向左侧倾斜;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与斜板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左侧板与斜板之间形成槽口;/n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设有第一调整螺杆,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整部;/n所述斜板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第二调整螺杆,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铰接有供电壳体,所述供电壳体的下端设有无刷电机;
所述固定架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向左侧倾斜;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与斜板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左侧板与斜板之间形成槽口;
所述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穿设有第一调整螺杆,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调整部;
所述斜板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穿设有第二调整螺杆,所述第二调整螺杆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调整螺杆位于夹持槽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调整部;
所述供电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电池和无刷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外部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所述无刷电机包括与供电壳体连接的定子和可转动地套设于定子上的转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的顶端设置有让位板,所述让位板的上端向右侧倾斜,所述斜板设置于让位板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科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