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5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夹头,其包括夹头主体、夹持件、控制件、外套筒,外套筒套设于夹头主体之外,并与夹头主体轴向活动配合;夹头主体具有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中部设有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贯穿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上设有导向槽,夹持件置于导向槽内,并能通过控制件控制所述夹持件在导向槽内至少在径向方向的位移;所述夹持件为杆状,其两端为导向端,中部为夹持部,夹持部朝向所述充气通道一侧形成有至少两个夹持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充气夹头进行更可靠的更紧,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夹头
本技术涉及充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夹头。
技术介绍
对于充气轮胎而言,需要在轮胎上安装气门嘴,在轮胎气压不足的时候,需要将充气夹头与气门嘴进行对接,通过充气泵对轮胎充气。现有的充气过程是:按压外套筒使外套筒克服弹簧压力后缩,夹持件向外退开,气门嘴插入充气夹头,松开外套筒,在弹簧作用下夹持件径向向内将气门嘴的外螺纹夹紧,并进行充气。对于现有充气夹头而言,在充气时,弹簧的弹力作用于夹持件,并产生径向向内的分解力,通过该分解力将气门嘴夹紧;另一方面,由于气门嘴上外螺纹的螺牙尺寸均比较少,外界的轻微受力,外螺纹的螺牙就容易从夹持件中脱出,导致夹持不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夹头,本技术可以对充气夹头进行更可靠的更紧,可靠性更高。其技术方案如下:充气夹头,包括:夹头主体、夹持件、控制件、外套筒,外套筒套设于夹头主体之外,并与夹头主体轴向活动配合;夹头主体具有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中部设有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贯穿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上设有导向槽,夹持件置于导向槽内,并能通过控制件控制所述夹持件在导向槽内至少在径向方向的位移;所述夹持件为杆状,其两端为导向端,中部为夹持部,夹持部朝向所述充气通道一侧形成有至少两个夹持齿。进一步的,所述夹头主体包括内套筒及进气接头,所述内套筒与进气接头轴向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槽设于该内套筒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具有夹持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第一表面、第三表面分别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两个相反表面,第二表面、夹持面分别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两个相反表面,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齿设于该夹持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齿具有第一齿面、第二齿面,第一齿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呈0至10度夹角,所述第一齿面相与所述第二表面呈50至70度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均沿所述夹头主体的外壁向内斜切并朝向出气端方向,所述导向槽为两个,且两个导向槽在所述夹头主体上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件为中套筒,在中套筒上设有导引槽,所述导引槽均沿所述中套筒的外壁向内斜切并朝向进气端方向;所述夹持件同时与所述导向槽及导引槽配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弹性件,该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夹头主体的进气端与所述中套筒之间,所述外套筒套设于所述中套筒之外,其一侧被所述中套筒抵压,另一侧被所述夹头主体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至少部分区域具有变径段,该变径段的位置与夹持件的位置相对应,外套筒内壁具有大小不同的收缩直径及扩张直径,夹持件与收缩直径的内壁相配合时为第一工作位置,夹持件与扩张直径的内壁相配合时为第二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相对于第二工作位置更靠近所述夹头主体的轴心。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包括扩张段、收缩段及过渡段,扩张段的内径为所述扩张直径,收缩段的直径为所述收缩直径,过渡段的内径由收缩段向过渡段逐渐变大。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靠出气端一侧的内壁设有内凸台,内凸台靠所述出气端一侧设有限位台,在所述夹头主体的出气端设有限位件,该限位台被限位件限位;内凸台靠进气端一侧内径急剧增大而形成所述扩张段,该扩张段沿进气端方向依次为过渡段、收缩段。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本技术的充气夹头夹持件的夹持面上具有至少两个夹持齿,当夹持件向内靠拢时,夹持件与气门嘴上的至少两个螺牙进行配合夹紧,多齿夹紧的可靠性提到提高,避免单齿夹紧时存在的滑移,可靠性更好;另一方面,现有结构采用的单齿夹持,其与气门嘴之间是单点接触,采用多齿夹持时为多点接触,气门嘴在气门夹头内不易发生偏移,同时,由于是多点接触,其单个夹持齿的受力也更小,磨损更小,不易出现滑丝现象。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充气夹头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充气夹头的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充气夹头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外套筒的结构图;图6是内套筒的结构图;图7是中套筒的结构图;图8是夹持件在第一方向的视图;图9是夹持件在第二方向的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充气夹头的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夹头主体,11、内套筒,111、进气端,112、出气端,113、充气通道,114、导向槽,115、扩张段,116、收缩段,117、过渡段,118、内凸台,119、限位台,12、进气接头,20、夹持件,21、导向端,22、夹持部,221、第一表面,222、第二表面,223、第三表面,224、夹持面,2241、夹持齿,2242、第一齿面,2243、第二齿面,30、中套筒,31、导引槽,40、外套筒,50、弹性件,60、卡圈,70、中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毫无疑义,与本技术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实施例一充气夹头如图1至图9所示,其包括夹头主体10、夹持件20、中套筒30、外套筒40及弹性件50,外套筒40套设于夹头主体10之外,并与夹头主体10轴向活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控制件为中套筒30;夹头主体10具有进气端111及出气端112,夹头主体10中部设有充气通道113,该充气通道113贯穿进气端111及出气端112;夹头主体10上设有导向槽114,夹持件20置于导向槽114内,并能通过中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主体、夹持件、控制件、外套筒,外套筒套设于夹头主体之外,并与夹头主体轴向活动配合;夹头主体具有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中部设有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贯穿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上设有导向槽,夹持件置于导向槽内,并能通过控制件控制所述夹持件在导向槽内至少在径向方向的位移;所述夹持件为杆状,其两端为导向端,中部为夹持部,夹持部朝向所述充气通道一侧形成有至少两个夹持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主体、夹持件、控制件、外套筒,外套筒套设于夹头主体之外,并与夹头主体轴向活动配合;夹头主体具有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中部设有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贯穿进气端及出气端;夹头主体上设有导向槽,夹持件置于导向槽内,并能通过控制件控制所述夹持件在导向槽内至少在径向方向的位移;所述夹持件为杆状,其两端为导向端,中部为夹持部,夹持部朝向所述充气通道一侧形成有至少两个夹持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主体包括内套筒及进气接头,所述内套筒与进气接头轴向相对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槽设于该内套筒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具有夹持面、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第一表面、第三表面分别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两个相反表面,第二表面、夹持面分别位于所述夹持件的两个相反表面,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齿设于该夹持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齿具有第一齿面、第二齿面,第一齿面与所述第一表面呈0至10度夹角,所述第一齿面相与所述第二表面呈50至70度夹角。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充气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均沿所述夹头主体的外壁向内斜切并朝向出气端方向,所述导向槽为两个,且两个导向槽在所述夹头主体上相对设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清刘仕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德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