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和滑板车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和滑板车的轮胎,轮胎包括轮毂和胎体,轮毂包括:第一子轮毂体和第二子轮毂体,第一子轮毂体包括: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第二子轮毂体包括: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和第二径向配合面,第二子轮毂体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子轮毂体的轴向一侧,第一轮辋面与第二轮辋面轴向相对且配合以组成整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二轴向配合面轴向止抵,第一径向配合面和第二径向配合面径向止抵;胎体设置于整轮辋面内,胎体适于在装配至第一轮辋面后通过第二子轮毂体与第一轮毂体的安装,装配至第二轮辋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对开式轮毂结构,方便轮胎拆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板车和滑板车的轮胎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车和滑板车的轮胎。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滑板车很多使用的是充气胎,由于充气胎本身有易爆胎的性质,而轮毂的轮辋多为一体式的,在爆胎情况下,拆卸/更换轮胎需要将外胎撬出/压进轮辋。但出于配合原因,外胎一般嵌入轮辋较深,这就给扒胎和更换的操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一般客户无法自行更换,甚至维修点更换也很吃力。因此,如何设计出方便拆胎和更换,同时装配后能稳定运行的从动轮毂和电机轮毂,便成了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可以方便拆装的分体式轮毂的轮胎。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滑板车。根据本技术的滑板车的轮胎,包括轮毂和胎体,所述轮毂包括:第一子轮毂体和第二子轮毂体,所述第一子轮毂体包括: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包括: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和第二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一轮辋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毂,所述轮毂包括:第一子轮毂体和第二子轮毂体,所述第一子轮毂体包括: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包括: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和第二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一轮辋面与所述第二轮辋面轴向相对且配合以组成整轮辋面,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面和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轴向止抵,所述第一径向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径向止抵;/n胎体,所述胎体设置于所述整轮辋面内,所述胎体适于在装配至所述第一轮辋面后通过所述第二子轮毂体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的安装,装配至所述第二轮辋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所述轮毂包括:第一子轮毂体和第二子轮毂体,所述第一子轮毂体包括: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包括: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和第二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一轮辋面与所述第二轮辋面轴向相对且配合以组成整轮辋面,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面和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轴向止抵,所述第一径向配合面和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径向止抵;
胎体,所述胎体设置于所述整轮辋面内,所述胎体适于在装配至所述第一轮辋面后通过所述第二子轮毂体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的安装,装配至所述第二轮辋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为电机轮毂,所述第一子轮毂体包括:外周部和内周部,所述内周部组成有装载电机的电机腔,所述外周部连接于所述内周部的外周且在外周轴向上留有放置空间,所述外周部的外周面组成有所述第一轮辋面,所述第二子轮毂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内且套设于所述内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轮毂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多个且连接在所述外周部和所述内周部之间;
所述第二子轮毂体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向内径向延伸的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与多个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朝向所述第二子轮毂体的轴向端面为所述第一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振宇李富辉孟灿彬韦活成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