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3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切装置,包括机架,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的保护膜上料辊、第一模切单元及第二模切单元,所述保护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模切单元提供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及复合于所述离型膜层上的保护膜层,所述第一模切单元用于提供粘膜并将所述粘膜的粘性面与所述离型膜层的非离型面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粘膜,以得到第一裁切膜,所述第二模切单元用于提供衬底膜并将所述第一裁切膜与所述衬底膜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衬底膜,以得到成品膜。上述模切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保护膜是屏幕显示业及电子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多数保护膜均需通过模切方式成型,传统的模切工艺为:首先利用模切刀辊依据产品的形状将保护膜切割成片料,然后利用撕裂线刀辊将片料切出虚断线并进行收卷。使用时,通过人工撕断片料。上述工艺存在以下问题:人工作业易造成保护膜的二次污染,且易造成划伤,离型膜易残缺,撕裂线边缘易产生毛丝,产品原材利用率较低,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模切装置,包括机架,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的保护膜上料辊、第一模切单元及第二模切单元;所述保护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模切单元提供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及复合于所述离型膜层上的保护膜层,所述第一模切单元用于提供粘膜并将所述粘膜的粘性面与所述离型膜层的非离型面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粘膜,以得到第一裁切膜;所述第二模切单元用于提供衬底膜并将所述第一裁切膜与所述衬底膜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衬底膜,以得到成品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切单元包括粘膜上料辊,及沿所述保护膜上料辊到所述第二模切单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压合辊组及第一模切辊组,所述粘膜上料辊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的下方;所述粘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压合辊组提供粘膜,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用于将所述粘膜与所述保护膜进行压紧贴合,以得到压合膜,并将所述压合膜输送至所述第一模切辊组,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用于裁切所述压合膜,并移除所述粘膜及裁切后所述压合膜上产生的废料,以得到所述第一裁切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收辊和第二回收辊,所述第一回收辊和所述第二回收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粘膜上料辊与所述第二回收辊均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的同侧,所述第一回收辊用于回收裁切后所述压合膜上产生的废料,所述第二回收辊用于回收得到所述第一裁切膜后的所述粘膜及粘附于所述粘膜上的废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压合辊组,所述第二压合辊组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与所述第二模切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压合辊组用于压紧贴合所述第一裁切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切单元包括第二模切辊组,所述第二模切辊组位于所述机架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处于同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模切辊组用于裁切所述第一裁切膜,移除裁切后所述第一裁切膜上产生的废料,以得到所述成品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切单元还包括衬底膜上料辊及剥离件,所述衬底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二模切辊组提供衬底膜,所述衬底膜上料辊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切辊组的下方,所述第二模切辊组用于将所述衬底膜与所述第一裁切膜进行压紧贴合并裁切,以得到第二裁切膜,所述剥离件用于移除所述第二裁切膜的所述衬底膜,以得到所述成品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切机构还包括第三回收辊,所述衬底膜上料辊与所述第三回收辊均位于所述第二模切辊组的下方同侧,所述第三回收辊用于移除并回收所述衬底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切辊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传送辊及模切辊,所述模切辊包括与所述传送辊相对设置的刀轴及凸设于所述刀轴上的刀片,所述刀片远离所述刀轴的一侧设有一全切刀刃,所述刀轴配合所述传送辊以将所述衬底膜与所述第一裁切膜压紧贴合,所述模切辊用于裁切所述第一裁切膜,以得到所述第二裁切膜。进一步地,所述模切装置还包括纠偏器,所述纠偏器位于所述保护膜上料辊与所述第一模切单元之间,所述纠偏器用于引导所述保护膜沿预设方向进入所述第一模切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模切装置还包括下料收集单元,所述下料收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切单元的后面,所述下料收集单元用于收集所述成品膜。上述模切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模切保护膜,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品膜质量,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模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压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裁切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过渡膜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裁切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成品膜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第二模切辊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裁切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成品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成品膜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切装置100,包括机架10,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机架10中部的保护膜上料辊20、第一模切单元30及第二模切单元40。具体地,保护膜上料辊20用于向第一模切单元30提供保护膜200,如图2所示,保护膜200包括离型膜层210及复合于离型膜层210上的保护膜层220。第一模切单元30用于提供粘膜230并将该粘膜230的粘性面与离型膜层210的非离型面贴合后进行裁切,并移除粘膜230,以得到如图4所示的第一裁切膜250。在本实施例中,离型膜层210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面离型膜。离型膜层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离型面和非离型面,其中,非离型面相较于离型面的离型力较大。粘膜230包括相对设置的粘性面和非粘性面,粘性面相较于非粘性面粘力较强,离型膜层210的非离型面与粘膜230的粘性面贴合在一起,利于后期处理过程中移除粘膜230。本实施例中,粘膜230作为保护膜200的衬底,还用于粘附裁切保护膜200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例如保护膜200上裁切通孔时产生的废料,边刀废料。第二模切单元40用于提供衬底膜260,将第一裁切膜250与衬底膜260压紧贴合,并对该第一裁切膜250进行裁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装置包括机架,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的保护膜上料辊、第一模切单元及第二模切单元;/n所述保护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模切单元提供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及复合于所述离型膜层上的保护膜层,所述第一模切单元用于提供粘膜并将所述粘膜的粘性面与所述离型膜层的非离型面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粘膜以得到第一裁切膜;/n所述第二模切单元用于提供衬底膜并将所述第一裁切膜与所述衬底膜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衬底膜以得到成品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装置包括机架,沿同一水平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于所述机架中部的保护膜上料辊、第一模切单元及第二模切单元;
所述保护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模切单元提供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离型膜层及复合于所述离型膜层上的保护膜层,所述第一模切单元用于提供粘膜并将所述粘膜的粘性面与所述离型膜层的非离型面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粘膜以得到第一裁切膜;
所述第二模切单元用于提供衬底膜并将所述第一裁切膜与所述衬底膜压紧贴合与裁切,并移除所述衬底膜以得到成品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切单元包括粘膜上料辊,及沿所述保护膜上料辊到所述第二模切单元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压合辊组及第一模切辊组,所述粘膜上料辊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的下方;
所述粘膜上料辊用于向所述第一压合辊组提供粘膜,所述第一压合辊组用于将所述粘膜与所述保护膜进行压紧贴合,以得到压合膜,并将所述压合膜输送至所述第一模切辊组,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用于裁切所述压合膜,并移除所述粘膜及裁切后所述压合膜上产生的废料,以得到所述第一裁切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切单元还包括第一回收辊和第二回收辊,所述第一回收辊和所述第二回收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的上下两侧,且所述粘膜上料辊与所述第二回收辊均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的同侧;
所述第一回收辊用于回收裁切后所述压合膜上产生的废料,所述第二回收辊用于回收得到所述第一裁切膜后所述粘膜及粘附于所述粘膜上的废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切单元还包括第二压合辊组,所述第二压合辊组位于所述第一模切辊组与所述第二模切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压合辊组用于压紧贴合所述第一裁切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滨滨魏翔董永涛张超温瑞
申请(专利权)人:兰考裕德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