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24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涉及芯块检测辅助技术领域,包括呈矩形状的料盘基体,多个相互独立地阵列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的用于放置核燃料芯块的芯块槽,以及沿芯块摆放的径向贯通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并将同一列的所有芯块槽中部连通的夹持沟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料盘基体上的芯块槽重新独立排布,使待检测的核燃料芯块能够准确放置,同时配置夹持沟槽方便了外部机构对摆放的核燃料芯块进行准确稳定地抓取,有效地匹配了自动测量装置使用,提高了自动测量装置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
本技术涉及芯块检测辅助装置,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
技术介绍
核燃料芯块为核燃料元件的核心部分,一般为小圆柱块。芯块制成后需要对其各项参数进行检测,以保证质量。对于芯块密度参数的检测,一般有两种方法:几何法和水浸法,二者相比,几何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上生产线与其他参数一同测量,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容易实现自动化的流水线式批量检测,劣势在于几何法本身受芯块尺寸测量误差影响,对于芯块密度的检测结果与芯块真实密度之间的误差略大;而水浸法能够更容易、更准确地测量出芯块的真实密度,但受限于测量方式和条件,较难实现自动化的批量检测。因此,申请人基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过程,针对性地设计一套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自动测量装置,实现水浸法对芯块密度的自动化批量检测。装置在检测中需要对芯块进行抓取移动及放置,在实践中发现,常规用于铺放核燃料芯块的V型槽料盘不便于相关机构对芯块的抓取,要么抓取不稳,要么与料盘经常发生碰撞,对装置自动化地连续运行造成了较大障碍。对此,申请人结合该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自动测量装置的运行过程对料盘部分进行了针对性地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以配合相应的自动测量装置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包括呈矩形状的料盘基体,多个相互独立地阵列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的用于放置核燃料芯块的芯块槽,以及沿芯块摆放的径向贯通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并将同一列的所有芯块槽中部连通的夹持沟槽。为了便于外部机构抓取摆放的芯块,所述夹持沟槽的深度不低于所述芯块槽的深度。并且,所述夹持沟槽在芯块摆放的轴向上的宽度为所述芯块槽宽度的1/5~4/5。为了便于芯块稳定准确地放置,所述芯块槽的底部配置为与核燃料芯块侧面匹配的弧形。进一步地,所述芯块槽相对于芯块摆放的径向的侧面配置为便于芯块放入的第一斜面。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料盘基体上表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35°。进一步地,所述芯块槽相对于芯块摆放的轴向的侧面配置为便于芯块放入的第二斜面。并且,所述芯块槽底部在芯块摆放的轴向上的宽度与核燃料芯块在该方向上的宽度匹配。其中,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料盘基体上表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料盘基体上的芯块槽重新独立排布,使待检测的核燃料芯块能够准确放置,同时配置夹持沟槽方便了外部机构对摆放的核燃料芯块进行准确稳定地抓取,有效地匹配了自动测量装置使用,提高了自动测量装置的运行效率。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适于在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中应用。(2)本技术的夹持沟槽相对于芯块槽中部占据部分空间,既保证了摆放的核燃料芯块两端在芯块槽中稳定放置,又极大地方便了外部机构从摆放的核燃料芯块中部稳定地抓取。(3)本技术的夹持沟槽采用通槽形式,在保证核燃料芯块的抓取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料盘整体的加工便捷度。(4)本技术对单个的芯块槽构造进行设计,底部采用圆弧形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核燃料芯块放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四周采用第一和第二斜面的设计可在核燃料芯块放置时具有一定的摆放误差冗余,即使外部机构在放置芯块时没有完全对准芯块槽底部的圆弧形,也可以利用重力和斜面作用使芯块自动滑落在圆弧形底部稳定准确地放置好。(5)本技术通过对芯块槽、夹持沟槽的宽度设计和第一、第二斜面的角度设计,在保证核燃料芯块取放效果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利用了料盘基体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芯块槽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外部机构配合使用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料盘基体,2-芯块槽,3-夹持沟槽,4-第一斜面,5-第二斜面;10-核燃料芯块,11-外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专用料盘,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中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自动测量装置配合使用,具体包括呈矩形状的料盘基体1,多个相互独立地阵列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的用于放置核燃料芯块10的芯块槽2,以及沿芯块摆放的径向贯通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并将同一列的所有芯块槽中部连通的夹持沟槽3。芯块槽的数量一般按一舟的量设计,如本实施例中设置56个芯块槽,以8行7列方式排布,核燃料芯块在芯块槽中放置方向为轴向沿每行的走向;相应地,夹持沟槽配置为7条,在料盘基体的上表面从列的一端贯穿到列的另一端,夹持沟槽处于芯块槽的横向中心位置,在摆放的核燃料芯块10两端能够稳定放置在芯块槽中的情况下,又极大地方便了外部机构11从摆放的核燃料芯块中部稳定地抓取,同时贯通的夹持沟槽还能方便液体排出,避免液体在料盘上聚集,夹持沟槽在芯块摆放的轴向上的宽度为所述芯块槽宽度的1/5~4/5,本实施例中优选为3/5。为了便于外部机构抓取摆放的芯块,所述夹持沟槽的深度不低于所述芯块槽的深度,一般略深5-10mm即可。为了便于芯块稳定准确地放置,所述芯块槽的底部配置为与核燃料芯块侧面匹配的弧形;且芯块槽相对于芯块摆放的径向的侧面配置为便于芯块放入的第一斜面4。该第一斜面也芯块槽底部的弧形平滑过渡。其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料盘基体上表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35°。作为优选,该夹角为20°~30°。并且所述芯块槽相对于芯块摆放的轴向的侧面配置为便于芯块放入的第二斜面5。芯块槽底部在芯块摆放的轴向上的宽度与核燃料芯块在该方向上的宽度匹配。其中,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料盘基体上表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20°。作为优选,该夹角为15°。如图4所示,本技术在对核燃料芯块进行水浸密度测量中使用,预先将核燃料芯块放满一个专用料盘的所有芯块槽,然后放入自动测量装置中;自动测量装置中相对于专用料盘的外部机构(一般为气爪,气爪的夹持臂上一般配置有方便固定芯块的夹持缺口)依次从每个芯块槽中环抱式抓取核燃料芯块进行水浸密度测量,并在干燥后将芯块放回,直至一个专用料盘上摆放的所有芯块全部测量完。独立配置的芯块槽避免了抓取时芯块之间的相互影响,夹持沟槽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芯块的抓取和液体的排出,芯块槽的弧形底部和四周的第一、第二斜面的结构设计使芯块取放对精度的兼容性更佳,通过该各部分结构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自动测量装置的自动运行性能。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状的料盘基体,多个相互独立地阵列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的用于放置核燃料芯块的芯块槽,以及沿芯块摆放的径向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并将同一列的所有芯块槽中部连通的夹持沟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状的料盘基体,多个相互独立地阵列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的用于放置核燃料芯块的芯块槽,以及沿芯块摆放的径向开设于料盘基体上表面并将同一列的所有芯块槽中部连通的夹持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沟槽的深度不低于所述芯块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沟槽在芯块摆放的轴向上的宽度为所述芯块槽宽度的1/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度测量的专用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块槽的底部配置为与核燃料芯块侧面匹配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燃料芯块水浸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何勇黄田杨学光范富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术有云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