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4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包括波形网、加强筋、植生孔、储泥孔、中间平台。植生孔均匀分布在植生网上,加强筋等距竖向布置在波形网中间,储泥孔分布在每个波形槽的凹处,中间平台横向连接两波形网。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基质能够均匀吸附在垂直陡峭的石质边坡安装的植生网上,为植物生长发芽提供足够的生长基质,有利于因实施公路、铁路交通、水利、矿山、电力等建设项目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的边坡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恢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基本建设因实施交通、水利、矿山、电力、城市建设等项目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由此,很多地方开始大力开展边坡绿化。边坡绿化是在土坡面或者坡面较陡岩面或岩土面上利用喷播设备将经过一定比例混合的客土基材喷射到挂有铁丝网的坡面上的一种边坡绿化工艺。通常选用网孔为5×5cm到8×8cm的镀PVC或镀锌菱形铁丝网铺设坡面,用螺纹杆锚固。坡顶固定后自上而下铺设。有的石头坡面垂直陡峭,泥浆通过喷播机喷到坡面基本都吸附不到坡面,全部滑落到坡底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铁丝网的中间安装稻草和木板,让泥浆能够留在坡面,这样植物种子生长发芽才会有个基材层,为其提供水份和营养。但是这种传统的做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管控不好,导致喷播后坡面无土,无法对坡面进行复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这种现状,研发出植生网,目前市场还没有类似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能够使车载喷播机喷出的基质能吸附停留在陡峭坡面上安装的植生网上。为植物种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植被恢复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安装木板、稻草的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高陡边坡固土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包括波形网、加强筋和中间平台,波形网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加强筋;波形网的上下方向连接中间平台;波形网与中间平台设置有植生孔;波形网上设置有储泥孔。优选的,波形网高度为3cm-20cm,两波峰之间间距为4cm-30cm。进一步的,植生孔均匀排列分布于波形网和中间平台。优选的,植生孔直径为2mm-10mm,两孔间距为5mm-25mm,孔密度为1800-4000个/平米。优选的,储泥孔等距间隔分布在波形网的凹槽处,储泥孔外形尺寸为1cm-6cm,孔密度为60-300个/平米。优选的,波形网是直线+圆弧、曲线+直线、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对数曲线、指数曲线,正、余弦曲线、正、余切曲线、正、余割曲线组成的波浪形、锯齿形、三角形、月牙形结构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a、准备好制作边坡绿化用植生网的塑料卷材,将压制设备上的上下模具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240℃;b、将准备好的塑料卷材放置到下模具上面,压下上模具,同时通过模具上的气孔进行负压吸塑成型;c、冷却成型,裁剪成品。优选的,塑料卷材的材质选自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乳酸(PLA)、淀粉基塑料、植物纤维改性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人工清坡→坡面锚杆施工→挂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基质喷播→种子喷播→养护。进一步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进一步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安装运输方便,施工时从上到下产品往下滚动铺设,锚杆固定即可。2、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可以让泥浆均匀的吸附在坡面的植生网上,保证达到设计的喷播泥浆厚度5-20cm,普通喷播作业泥浆厚度5-8公分。3、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相对于普通塞木条稻草方法,采用植生网可以提高5-8倍的施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通过采用不同规格铺设到陡峭坡面,更好的让泥土吸附到坡面的植生网上,减少泥浆掉落,可明显提高车载喷播的作业效率20-3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加强筋(1)、波形网(2)、植生孔(3)、中间平台(4)、储泥孔(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方向,“左”、“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布置”、“分布于”、“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技术背景提到的,目前的挂网喷播,泥浆通过喷播机喷到坡面基本都吸附不到坡面,全部滑落到坡底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在铁丝网的中间安装稻草和木板,让泥浆能够留在坡面,这样植物种子生长发芽才会有个基材层,为其提供水份和营养。但是这种传统的做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下。管控不好,导致喷播后坡面无土,无法对坡面进行复绿。为改善这一状况,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如图1所示,包括波形网2、加强筋1和中间平台4,所述波形网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加强筋1;波形网2的上下方向连接中间平台4;波形网2与中间平台4设置有植生孔3;波形网2上设置有储泥孔5。所述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可以工厂大规模自动化批量生产,产品无毒害,价格便宜实用。优选的,所述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加强筋1竖向分布在波形网2的两边,承载垂直方向的重力和拉力,中间平台4在波形网2的上下方向均匀分布,方便工人在陡峭坡面施工作业。优选的,所述波形网2高度为3cm-20cm,两波峰之间间距为4cm-30cm。根据施工环境与绿化效果进行选择,施工环境边坡陡峭,需要强度更大的边坡绿化用植生网时,选择的植生网厚度要更厚一些,高度更低一些,两波峰之间的间距更短一些。绿化效果方面,绿化效果更好,则需要留住更多的基质,所以波形网2的高度选择更大一些,两波峰之间的间距更小一些。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绿化要求的同时,两波峰的距离越大,成本会越低。优选的,所述波形网2是直线+圆弧、曲线+直线、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对数曲线、指数曲线,正、余弦曲线、正、余切曲线、正、余割曲线组成的波浪形、锯齿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包括波形网(2)、加强筋(1)和中间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网(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所述波形网(2)的上下方向连接所述中间平台(4);所述波形网(2)与所述中间平台(4)设置有植生孔(3);所述波形网(2)上设置有储泥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包括波形网(2)、加强筋(1)和中间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网(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所述加强筋(1);所述波形网(2)的上下方向连接所述中间平台(4);所述波形网(2)与所述中间平台(4)设置有植生孔(3);所述波形网(2)上设置有储泥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网(2)高度为3cm-20cm,两波峰之间间距为4cm-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孔(3)均匀排列分布于所述波形网(2)和所述中间平台(4),所述植生孔(3)直径为2mm-10mm,两孔间距为5mm-25mm,孔密度为1800-4000个/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孔(5)等距间隔分布在所述波形网(2)的凹槽处,所述储泥孔(5)外形尺寸为1cm-6cm,孔密度为60-300个/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边坡绿化用植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网(2)是直线+圆弧、曲线+直线、括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对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泉李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价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