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5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过筛土壤70~99重量份,海绵1‑30重量份,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0.5~2重量份,植物纤维0~10重量份,复合肥0.5~2重量份,缓控释肥0~2重量份,泥炭土0~5重量份,混合种子0.1~0.2重量份。本申请的上述组合物喷播之后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粘结性、保水性以及抗雨水冲刷性能,能够促进植物的发芽与生长,且性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生态恢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以及一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在公路、铁路、矿山、水利、房建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弃置,而这些土石方开挖、弃置使得大面积地面裸露,植被破坏,不仅破坏了地表原有植被,还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为保证这类边坡的防护与稳定,边坡防护常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灰浆抹面、混凝土等传统工程措施,虽然解决了边坡防护问题,但不能恢复边坡植被,这就带来了诸如热岛效应、食物链破坏、视觉污染等问题,不能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和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等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及治理、生态恢复等方面都加大了力度。国内外对各种边坡防护、恢复技术和恢复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在传统防护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土壤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开发出了一系列坡面防护新材料和新技术,如植生袋柔性护坡、植生铺卷、厚层基材喷射法、客土喷播、无土混合纤维植被恢复、植被生态恢复喷播、生态袋、植被纤维毯等不同技术。客土喷播以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还是目前恢复的主要手段,但是客土喷播也存在这保水、抗冲刷性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近年来植生混凝土技术逐渐在边坡生态修复中被大量应用。植生混凝土解决了边坡的粘结性与抗冲刷性问题,也调整其中混凝土的PH值,使得酸碱性适合植物的生长。但目前还是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且在保水性能上面还存在欠缺,对于缺水的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如何能同时提高土壤的透气性、粘结性、保水性以及抗雨水冲刷性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时兼顾植物生长基质中的透气性、粘结性、保水性以及抗冲刷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过筛土壤70~99重量份,海绵1-30重量份,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0.5~2重量份,植物纤维0~10重量份,复合肥0.5~2重量份,缓控释肥0~2重量份,泥炭土0~5重量份,混合种子0.1~0.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筛土壤粒径小于10mm;所述海绵粒径小于20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植物纤维为草根、稻草、谷壳、椰丝、竹纤维、木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海绵为可降解海绵、发泡塑料聚合物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植物纤维为草根、稻草、谷壳、椰丝、竹纤维、木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可降解海绵为纤维素海绵,所述海绵采用的是回收海绵。进一步地,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采用的是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喷播材料及施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910992727.5中所述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混合种子重量份数组成为:草本植物种子20~80重量份,灌木植物种子20~80重量份,乔木植物种子10~4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步骤中所述要求与配比将各物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工,进一步地,准备好加入水的喷播机,将所述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加入到喷播机中,进行搅拌2~10min;进一步地,再将海绵加入到喷播机中,进行搅拌1~5min;进一步地,再将所述过筛土壤加入喷播机中,并搅拌1~10min;进一步地,其次再将所述的植物纤维、复合肥、缓控释肥、泥炭土、混合种子加入到喷播机中,并搅拌1~10min;进一步地,喷播,对修整后的坡面进行喷播,喷播层厚度为2~8cm。优选地,所述喷播机中加入水重量为所述喷播剂容积的1/2~3/4。进一步地,所述的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市面上的边坡生态修复相对比,有着以下优点:使用范围广,对地形要求少,透气性、保水性好,可用于边坡,减少泥土的用量;施工效率高,工艺简单,易操作,性价比高;优良的性能,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能够很好的附着于不同的基质面。优异的保水保肥性,相对于没有加海绵的基质对比,其前期保水保肥为无海绵基质的2倍多。优异的抗水冲刷与水解性,在水中连续浸泡两个月而不发生水解依旧保持原有形状。良好环保性能,对环境与植物的发芽生长无影响。优良的透气性,快速吸水性能,海绵的孔隙结果在较短的时间雨水条件下能够快速的吸水储水,能够加强植物的呼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目前恢复的主要手段为客土喷播,客土喷播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是客土喷播也存在着保水、抗冲刷性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近年来植生混凝土技术逐渐在边坡生态修复中被大量应用。但是植生混凝土同样存在保水性差的特点,为改善这一状况,在本申请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过筛土壤70~99重量份,海绵1-30重量份,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0.5~2重量份,植物纤维0~10重量份,复合肥0.5~2重量份,缓控释肥0~2重量份,泥炭土0~5重量份,混合种子0.1~0.2重量份。本申请的上述过筛土壤粒径中,优选粒径小于10mm;上述海绵粒径中,优选粒径小于20mm。由于客土喷播机的管径较小,此粒径是为了防止喷播时造成管道的堵塞,同时物质之间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粘接作用。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草根、稻草、谷壳、椰丝、竹纤维、木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纤维采用回收原料制成,经过清洗、粉碎、高温、蒸煮、干燥等工艺,制成标准的尺寸和质地,得到形态均匀的植物纤维。植物纤维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喷播材料的抗裂性,也增加了聚合物喷播材料的力学强度,降解后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为植物后期生长提供养分。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来选择加入0~10重量份的植物纤维,如果本地土壤中含有机质较多,可以不用加入植物纤维,以此降低聚合物喷播材料的成本,也可减少施工工序,降低施工成本。如果施工边坡坡度大,则多增加一些植物纤维的使用量,起到增加强度的作用。植物纤维的量不能过多加,多加了之后,会影响聚合物喷播材料的强度,以及增加原料与喷播成本。优选地,海绵为可降解海绵、发泡塑料聚合物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降解海绵为纤维素海绵,海绵采用的是回收海绵。为了降低成本,海绵采用回收海绵经过破碎到相应规格以下得到。根据实际的要求选择可降解海绵或者发泡塑料聚合物海绵,优选可降解海绵,有利于环境。海绵为多孔结构,加入到基质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过筛土壤70~99重量份,海绵1-30重量份,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0.5~2重量份,植物纤维0~10重量份,复合肥0.5~2重量份,缓控释肥0~2重量份,泥炭土0~5重量份,混合种子0.1~0.2重量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过筛土壤70~99重量份,海绵1-30重量份,聚合物喷播辅助材料0.5~2重量份,植物纤维0~10重量份,复合肥0.5~2重量份,缓控释肥0~2重量份,泥炭土0~5重量份,混合种子0.1~0.2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土壤粒径小于10mm;所述海绵粒径小于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草根、稻草、谷壳、椰丝、竹纤维、木纤维、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可降解海绵、发泡塑料聚合物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石李文志何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价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