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馨滨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25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包括建筑体和控制器,所述建筑体顶端设置有绿化区A,且建筑体顶端的外围设置有围墙,所述建筑体一侧设置有窗口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放置有绿化区B,所述建筑体底部设置有积水槽,所述建筑体一侧固定有水管A和水管B,所述水管A与绿化区A连接,所述水管B与围墙连接,所述水管A上连接有水管C,所述水管C延伸至绿化区B上,所述绿化区A内设置有传感器A,所述绿化区B内设置有传感器B,所述水管A底端安装有水阀A。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绿化区A,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从而对绿化区进行灌溉;通过设置控制器、传感器和水阀,可实现智能灌溉,智能化程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化建筑
,具体是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
技术介绍
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都市中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处于一种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糟蹋的地位。一方面是城市绿化面积和水面面积被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建筑物蚕食,另一方面大量的屋顶却仍然素面朝天,未被有效利用,甚或成了“垃圾仓库”,这是目前城市建设及管理上的一个死角。而被众多生态环境专家、城市规划专家、建筑设计专家所推崇的屋顶绿化,则既能兼顾建筑景观,同时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人们对于城市的绿化面积的要求。目前,建设具有绿化墙体的城市立体绿化建筑是提升城市绿化面积的常用方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趋势,具体是指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顶部或侧边等不常用的的位置进行绿化种植,但是由于该位置过高或者过偏,人们对植物的浇水灌溉成了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包括建筑体和控制器,所述建筑体顶端设置有绿化区A,且建筑体顶端的外围设置有围墙,所述建筑体一侧设置有窗口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放置有绿化区B,所述建筑体底部设置有积水槽,所述建筑体一侧固定有水管A和水管B,所述水管A与绿化区A连接,所述水管B与围墙连接,所述水管A上连接有水管C,所述水管C延伸至绿化区B上,所述绿化区A内设置有传感器A,所述绿化区B内设置有传感器B,所述水管A底端安装有水阀A,所述水管C上安装有水阀B,所述传感器A和传感器B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水阀A和水阀B连接。优选的,所述绿化区A包括种植层A、滤布A、过滤网、储水层、混凝土层、防水层和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种植层A、滤布A、过滤网、储水层、混凝土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储水层位于过滤网和混凝土层之间,所述过滤网上方设置有滤布A,所述滤布A上方设置有种植层A。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内设置有储水室,所述支撑台位于储水室内设置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绿化区B包括滤孔、滤布B和种植层B,所述绿化区B底端开设有滤孔,所述绿化区B内部底端设置有滤布B,所述滤布B上方设置有种植层B。优选的,所述围墙顶端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顶端滑动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安装有遮阳布。优选的,所述滑轨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架底端设置有与滑槽配合连接的滑块。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均设置为倒“T”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水管A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水管A对称分布在建筑体中心线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绿化区A,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从而对绿化区进行灌溉;2、通过设置控制器、传感器和水阀,可实现智能灌溉,智能化程度更高;3、通过设置滑动架和遮阳布,可对绿化区进行遮盖,避免太阳强度大时,对植物的损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绿化区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绿化区B和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建筑体;2、围墙;3、绿化区A;4、水管A;5、水管B;6、水管C;7、窗口;8、绿化区B;9、支撑台;10、积水槽;11、滑轨;12、滑动架;13、遮阳布;14、传感器A;15、控制器;16、水阀A;17、传感器B;18、水阀B;301、种植层A;302、滤布A;303、过滤网;304、储水层;305、混凝土层;306、防水层;307、种植槽;801、滤孔;802、滤布B;803、种植层B;901、储水室;902、支撑板;110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包括建筑体1和控制器15,所述建筑体1顶端设置有绿化区A3,且建筑体1顶端的外围设置有围墙2,所述建筑体1一侧设置有窗口7和支撑台9,所述支撑台9上放置有绿化区B8,所述建筑体1底部设置有积水槽10,所述建筑体1一侧固定有水管A4和水管B5,所述水管A4与绿化区A3连接,所述水管B5与围墙2连接,所述水管A4上连接有水管C6,所述水管C6延伸至绿化区B8上,所述绿化区A3内设置有传感器A14,所述绿化区B8内设置有传感器B17,所述水管A4底端安装有水阀A16,所述水管C6上安装有水阀B18,所述传感器A14和传感器B17均与控制器15连接,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水阀A16和水阀B18连接,所述绿化区A3包括种植层A301、滤布A302、过滤网303、储水层304、混凝土层305、防水层306和种植槽307,所述种植槽307内设置有种植层A301、滤布A302、过滤网303、储水层304、混凝土层305和防水层306,所述防水层306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层305,所述储水层304位于过滤网303和混凝土层305之间,所述过滤网303上方设置有滤布A302,所述滤布A302上方设置有种植层A301,所述支撑台9内设置有储水室901,所述支撑台9位于储水室901内设置有支撑板902,所述绿化区B8包括滤孔801、滤布B802和种植层B803,所述绿化区B8底端开设有滤孔801,所述绿化区B8内部底端设置有滤布B802,所述滤布B802上方设置有种植层B803,所述围墙2顶端安装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顶端滑动安装有滑动架12,所述滑动架12上安装有遮阳布13,所述滑轨11上开设有滑槽1101,所述滑动架12底端设置有与滑槽1101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滑槽1101和滑块均设置为倒“T”形结构,所述水管A4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水管A4对称分布在建筑体1中心线两侧;通过设置绿化区A,可对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从而对绿化区进行灌溉;通过设置控制器、传感器和水阀,可实现智能灌溉,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过设置滑动架和遮阳布,可对绿化区进行遮盖,避免太阳强度大时,对植物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包括建筑体(1)和控制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顶端设置有绿化区A(3),且建筑体(1)顶端的外围设置有围墙(2),所述建筑体(1)一侧设置有窗口(7)和支撑台(9),所述支撑台(9)上放置有绿化区B(8),所述建筑体(1)底部设置有积水槽(10),所述建筑体(1)一侧固定有水管A(4)和水管B(5),所述水管A(4)与绿化区A(3)连接,所述水管B(5)与围墙(2)连接,所述水管A(4)上连接有水管C(6),所述水管C(6)延伸至绿化区B(8)上,所述绿化区A(3)内设置有传感器A(14),所述绿化区B(8)内设置有传感器B(17),所述水管A(4)底端安装有水阀A(16),所述水管C(6)上安装有水阀B(18),所述传感器A(14)和传感器B(17)均与控制器(15)连接,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水阀A(16)和水阀B(1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包括建筑体(1)和控制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1)顶端设置有绿化区A(3),且建筑体(1)顶端的外围设置有围墙(2),所述建筑体(1)一侧设置有窗口(7)和支撑台(9),所述支撑台(9)上放置有绿化区B(8),所述建筑体(1)底部设置有积水槽(10),所述建筑体(1)一侧固定有水管A(4)和水管B(5),所述水管A(4)与绿化区A(3)连接,所述水管B(5)与围墙(2)连接,所述水管A(4)上连接有水管C(6),所述水管C(6)延伸至绿化区B(8)上,所述绿化区A(3)内设置有传感器A(14),所述绿化区B(8)内设置有传感器B(17),所述水管A(4)底端安装有水阀A(16),所述水管C(6)上安装有水阀B(18),所述传感器A(14)和传感器B(17)均与控制器(15)连接,所述控制器(15)分别与水阀A(16)和水阀B(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蓄水灌溉式绿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区A(3)包括种植层A(301)、滤布A(302)、过滤网(303)、储水层(304)、混凝土层(305)、防水层(306)和种植槽(307),所述种植槽(307)内设置有种植层A(301)、滤布A(302)、过滤网(303)、储水层(304)、混凝土层(305)和防水层(306),所述防水层(306)上方设置有混凝土层(305),所述储水层(304)位于过滤网(303)和混凝土层(305)之间,所述过滤网(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馨滨徐振宇宋振宏倪鹏申欢赵毅
申请(专利权)人:郑馨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