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72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屋顶本体顶部设置有种植区,种植区的底部设置有蓄水腔,蓄水腔的内壁设置有防渗水层,屋顶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蓄水腔连通的导流孔,种植区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浇灌的喷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循环利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
技术介绍
屋顶本体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本体、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的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本体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屋顶本体绿化不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公告号为CN20559144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绿色屋顶本体结构,包括屋顶本体和设置在屋顶本体周边的女儿墙,女儿墙内的屋顶本体上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上设置有土工膜,土工膜上设置有轻石层,轻石层上部设置有第一土工布,第一土工布上设置有有机肥,有机肥上种植有绿色植物,屋顶本体的排水部周边还设置有阻挡避让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种绿色屋顶本体结构不能够贮存雨水,当降雨量不足时,需要使用自来水等其它水资源对绿色屋顶本体上的植被进行浇灌,未能很好的利用降雨带来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其具有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循环利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所述屋顶本体顶部设置有种植区,所述种植区的底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蓄水腔的内壁设置有防渗水层,所述屋顶本体的上表面的周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蓄水腔连通的导流孔,所述种植区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浇灌的喷洒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雨水经过滤网过滤后杂质较少,雨水在集水槽内汇集,通过导流孔流入蓄水腔内储蓄,然后通过喷洒装置用于种植区里的植被浇灌,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循环使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蓄水腔内的防渗水层能够防止雨水渗透出蓄水腔。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腔的底部设置有防潮膜,所述屋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垫,所述保温垫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潮膜具备良好的防潮功能,能够很好地减小蓄水腔内的雨水对室内墙壁的影响,保温垫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保证在冬天时,室内不受蓄水腔的影响,能够有较高的温度,保护层能够保护保温垫不受损坏,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种植区的顶部设置有喷洒管,所述喷洒管的一端封闭,所述喷洒管的另一端与蓄水腔连通,所述喷洒管朝向种植区方向开设有若干喷洒孔,若干所述喷洒孔的出口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喷洒管上远离喷洒孔的一端连通有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蓄水腔内的雨水抽送到喷洒管内,雨水在雾化喷头的雾化下,对种植区的植被浇灌效果好,节约水资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孔内套设有过滤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首先经过滤网的过滤,杂质降低,再经过滤器的进一步过滤,雨水的干净程度进一步提高,保障蓄水腔内的水质清洁,保证对植被的浇灌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屋顶本体外设置有与蓄水腔底部连通的溢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量较大时,蓄水腔内的雨水容易集满,此时溢流管能够起到泄流的作用,防止蓄水腔内的雨水过多发生倒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溢流管位于蓄水腔的顶部侧壁,所述房屋的底部周侧壁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溢流管远离蓄水腔的一端通向排水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溢流管排出的雨水通向排水渠,溢流至排水渠水能够用来浇花,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水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蓄水腔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均设置有密封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腔内雨水量不足时,通过进水口可以向蓄水腔内人工注水,保证蓄水腔内的水充足;通过出水口将蓄水腔内雨水排出,方便对蓄水腔的清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屋顶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与水泵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力发电机能够利用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给水泵提供所需的电源。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下雨天,雨水经过滤网过滤后杂质较少,雨水在集水槽内汇集,然后通过导流孔流入蓄水腔内储蓄以用于种植区里的植被浇灌,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循环使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水泵将蓄水腔内的雨水抽送到喷洒管内,雨水在雾化喷头的雾化下,对种植区的植被浇灌效果好,节约水资源;风力发电机能够利用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给水泵提供所需的电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局部爆炸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图中,1、屋顶本体;2、房屋;3、排水渠;4、种植区;5、女儿墙;6、集水槽;7、过滤网;8、风力发电机;9、蓄水腔;10、防渗水层;11、导流孔;12、过滤器;13、防潮膜;14、保温垫;15、保护层;16、进水口;17、出水口;18、喷洒管;1801、连通管;19、雾化喷头;20、水泵;21、溢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1,屋顶本体1的底部是房屋2,房屋2的底部周侧壁环绕开设有排水渠3。参照图2,屋顶本体1的顶壁设置有用于种植的种植区4,种植区4覆盖屋顶本体1的整个顶壁。屋顶本体1顶壁外沿一体成型有女儿墙5。屋顶本体1顶部开设有集水槽6,集水槽6位于屋顶本体1内靠近女儿墙5内壁的一侧,集水槽6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7,过滤网7位于集水槽6的顶部且与屋顶本体1一体成型。屋顶本体1顶壁的角落铰接固定有风力发电机8,风力发电机8位于靠近女儿墙5内壁的一侧,风力发电机8与室内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参照图3和图4,种植区4的底部开设有蓄水腔9,蓄水腔9位于屋顶本体1内部远离风力发电机8的一侧,蓄水腔9呈矩形状,蓄水腔9的内壁粘接固定有防渗水层10,防渗水层10由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制成,其具有具有透气不渗水、柔韧性好、耐候性强、施工简便等特点。位于蓄水腔9顶部的集水槽6的底部竖直开设有三个导流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1)顶部设置有种植区(4),所述种植区(4)的底部设置有蓄水腔(9),所述蓄水腔(9)的内壁设置有防渗水层(10),所述屋顶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设置有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6)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集水槽(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蓄水腔(9)连通的导流孔(11),所述种植区(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浇灌的喷洒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本体(1)顶部设置有种植区(4),所述种植区(4)的底部设置有蓄水腔(9),所述蓄水腔(9)的内壁设置有防渗水层(10),所述屋顶本体(1)的上表面的周边设置有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6)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集水槽(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蓄水腔(9)连通的导流孔(11),所述种植区(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浇灌的喷洒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9)的底部设置有防潮膜(13),所述防潮膜(13)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垫(14),所述保温垫(14)的底部设置有保护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的绿色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4)的顶部设置有喷洒管(18),所述喷洒管(18)的一端封闭,所述喷洒管(18)的另一端与蓄水腔(9)连通,所述喷洒管(18)朝向种植区(4)方向开设有若干喷洒孔,若干所述喷洒孔的出口端设置有雾化喷头(19),所述喷洒管(18)上远离喷洒孔的一端连通有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瑞娥陈水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龙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