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涉及到沙塘鳢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技术介绍
沙塘鳢属底栖肉鱼类,在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沙塘鳢常常待在水生植物、石块、缝隙等隐蔽物处伏击捕食饵料生物,对隐蔽生境具有较强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养殖过程中,沙塘鳢多与虾、蟹等名优品种进行混养,水体底部多不平整,经常种植多种沉水植物,不便于拉网操作,捕捞效率较低。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高温季节沉水植物生物量增加较快,增加劳动强度,并对水体中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养殖风险。(2)收获季节沉水植物死亡腐烂,捞取措施加大投入成本,且石块、水生植物根系及茎叶等导致养殖水体底部不平整,不便于拉网捕捞,地笼捕捞率不高,增加捕捞强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包括:(1)该巢穴装置可减少对沉水植物隐蔽物作用的依赖性,为沙塘鳢构建适宜生存的低光照、隐蔽生境。但沉水植物调节水环境的作用需用其他手段进行保障,例如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与沉水植物相配合调节水体。(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在外壳(1)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3)的尺寸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的洞直径为1-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水草(2)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胡少迪,刘怡然,谢德兵,王辉,李波,朱思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