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属于微波元器件技术领域,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1)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中心槽口(3),在所述中心节(1)与传输线(2)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4),优选在其中一条所述传输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避让槽口(5);在中心节与三条传输线的连接处设计槽口从而减小了后期的材料回弹;在其中一条传输线上设置避让槽口减小了传输线的短路风险;减少了聚酰亚胺绝缘材料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非互易功能模块编制的成品率,由最开始中心导带编制合格率的40%提升至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元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
技术介绍
集总参数环形器/隔离器是实现器件小型化的重要器件。其中,中心导带是环形器/隔离器的核心部件,中心导带的设计为环行器/隔离器提供集总参数设计中的电感匹配和信号传输等功能,最终通过中心导带和铁氧体结合编制来实现上述功能,中心导带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位于中心位置的圆形或者方形的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组成,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矩形槽口3。随着通信频率增高,带宽增加,发射功率增大,器件小型化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在集总参数器件设计中匹配电感的设计上势必导致中心导带传输线的宽度增加,内部提供环行功能铁氧体的尺寸变小,传统的中心导带设计方式对中心导带编制形成非互易功能模块造成困难。具体而言,这种传统结构的中心导带存在以下缺点:1.圆形的中心节中心导带传输线设计都采用该方式进行对中心导带的后期编制工艺考虑不足;2.圆形或方形中心节的中心导带传输线设计形式未考虑高频发展的趋势,后期的传输线增宽会造成编制的短路风险,如图2中的两个A处,即为在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短路的位置;3.中心导带传输线设计未考虑选用材料回弹等问题;4.传输线2上的矩形槽口3设计容易在后期使用中产生裂纹使得器件失效;上述问题造成中心导带与铁氧体等器件编制的成品合格率仅为40%左右,而且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的聚酰亚胺等绝缘膜的直径较大(对于5*5mm的器件,绝缘膜的直径一般为2.1mm左右),导致在编制过程对聚酰亚胺绝缘膜的吸取和对位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节和位于中心节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每条传输线的中间设置有中心槽口,在所述中心节与传输线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在其中一条传输线上设置相应的避让槽口。通过增设第一槽口,减小第一次折弯时传输线的宽度,减小了编制过程中材料的回弹,通过增设也减少了编制过程中短路现象的发生。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口为半圆形,半圆形可以尽量保证传输线与中心结的连接强度,也可使得传输线编制时折弯的宽度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其中一条所述传输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避让槽口。设置避让槽口,可以进一步减少编制过程中短路现象的发生。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避让槽口为直角槽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槽口的两短边为弧形。将传统的矩形的中心槽口改进为弧形,在编制过程中传输带不易破裂,从而进一步提高成品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中心节与三条传输线的连接处设计槽口从而减小了后期的材料回弹;在其中一条传输线上设置避让槽口减小了传输线的短路风险;减少了聚酰亚胺绝缘材料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选用直径1.8绝缘膜,若结合性能仿真设计可在传输线上再增加相应槽口,可将绝缘膜减小至直径1.6mm;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非互易功能模块编制的成品率,由最开始中心导带编制合格率的40%提升至95%。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的中心导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的中心导带模块编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编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编制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节;2、传输线;3、中心槽口;4、第一槽口;5、避让槽口;A、短路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圆形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1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圆弧形的中心槽口3,在所述中心节1与传输线2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4,所述第一槽口4为半圆形,其编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回弹减小,且减少了短路的情况。实施例2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圆形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1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圆弧形的中心槽口3,在所述中心节1与传输线2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4,所述第一槽口4为半圆形;在其中一条所述传输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避让槽口5,所述避让槽口5为直角槽口,其编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可以进一步减少编制过程中的短路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1)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 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中心槽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节(1)与传输线(2)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节(1)和位于中心节(1)周围的呈120°设置的三条传输线(2),每条传输线(2)的中间设置有中心槽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节(1)与传输线(2)的相接处设置有第一槽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总参数器件中心导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4)为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欢杨勤胡艺缤赵春美冯楠轩尹久红丁敬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