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体外临床检验和生物芯片
,确切地说,是一种适于丙型肝炎五项指标(抗-HCVCORE、抗-HCVNS3、抗-HCVNS4、抗-HCVNS5、抗-HCV总)集成检测的反应板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建立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的丙肝检测系统已迫在眉睫。目前检测丙型肝炎的方法主要有三个途径1、用PCR检测HCV基因;2、用单克隆抗体等检测HCV抗原;3、用酶标法、蛋白印染法等检测抗-HCV,以检测血清中抗HCV抗体的酶标法较为普遍常用的检测抗-HCV的诊断试剂盒是应用EIA间接法原理,以HCV抗原包被酶标板,用酶标记的抗人IgG作为第二抗体,经酶底物(POD或TMB)显色后,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阴阳性判断。该方法中所包被的抗原的组成和质量为关键因素。目前出产的第三代抗-HCV ELISAKit几乎都是检测混合抗体。即包被的抗原是由丙肝核心、NS3、NS4、NS5等重组在一起的抗原,因此,只具初筛作用,确诊需加做确证实验,而目前只有RIBA3能用于确诊实验,可检测HCV的各个分片段抗体。但RIBA3非常昂贵,操作时间长且繁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肝五项集成检测反应板,其特征在于,反应孔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反应孔,所述的反应孔包括5-200个样本孔,1-3个阴性对照孔,1-5个阳性质控孔,其中,每一反应孔的底部有固相载体,且在固相载体上包被着HCV↓[CORE]、HCV↓[NS3]、HCV↓[NS4]、HCV↓[NS5]、HCV↓[总]五种抗原的微点阵,在每一反应孔内还设有一定位基准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