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28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它是由阀体和阀芯组成,其特征是在阀芯上靠进气口处多开了一个封密圈槽,这样在靠进气口处就有两个密封圈,且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个安全泄气孔,使得漏过靠近压缩空气进口第一个密封圈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经该安全泄气孔流入阀芯腔,最后从泄气口排出,从而有效避免了气液两相流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不允许两种流体混合流动的流动系统中,特别是用于自动液相色谱系统。(*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控阀,适用于自动液相色谱系统中液体流动的控制。众所周知,固定床层析柱内的液相分离过程,必须绝对避免进料中混有气体,否则柱效将大大降低,破坏层析柱的正常工作。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各种电磁阀和气控阀都无法避免进料中产生气泡这一难题,如果直接用电磁阀控制液体流量,则由于电磁阀通电发热使液体受热,从而连续产生气泡,导致层析柱进料为气液两相流,使液相色谱无法正常工作,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用各种气控阀(如两位三通、两位五通等气控阀),则由于这些气控阀是为液压气动领域所设计,所以也不适用于层忻柱进料流量控制,主要原因在于漏气、进气泡,从而最终导致气液两相流。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控阀,特别是一种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它能有效避免产生气液两相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在现有气控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是由阀体和阀芯组成的,其特征是在阀芯上靠进气口处多开了一个封密圈槽,这样在靠进气口处就有两个密封圈,且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个安全泄气孔,使得漏过靠近压缩空气进口第一个密封圈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经过该安全泄气孔流入阀芯腔,最后从泄气口排气。由于在阀体内进气口处有两个密封圈和一个安全泄气孔,从而可以保证液体只从液体进口流入、从液体出口流出,而不会从进气口和泄气口流出。同理气体不会从进气口和泄气口进入液体通道,换言之,气体与液体完全隔离开,各走各的道,决不会发生混合现象,从而有效避免了气液两相流现象。本技术可用于不允许两种流体混合流动的流动系统中,特别是用于自动液相色谱系统。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由阀体1和阀芯5组成,阀体1是由液体进口12、液体出口4、压缩空气进口、进气口接口8、泄气口16及阀体内腔2组成的,进气口接口8与压缩空气进口连接,阀芯5置于阀体内腔2内,阀芯5是由阀芯腔11、液体通道槽9、三个密封圈槽及分别置于其内的三个密封圈3a、3b、3c组成的,三个密封圈3a、3b、3c能与阀体内腔2壁接触,定位圆杆10及弹簧13置于阀芯腔11内,弹簧13一端顶住定位圆杆10,另一端与定位档板14固定连接,定位档板14与定位卡套15固定于泄气口16处,气控阀通过定位孔7a、7b定位,其特征是在阀芯5上位于进气口与密封圈3c之间还有一密封圈槽及密封圈3d,在该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安全泄气孔6,使得从进气口漏过密封圈3d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2经该安全泄气孔6流入阀芯腔11,最后从泄气口16排出。其工作原理是当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时,因压缩空气推动阀芯5向左移动并压缩弹簧13,使得液体进口12与液体出口4经液体通道槽9连通,故液体能顺利流过气控阀;当压缩空气泄压后,阀芯5在弹簧1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使得液体进口12处于两个密封圈3a、3b之间,受到密封,因而液体无法流过气控阀。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它是由阀体(1)和阀芯(5)组成,阀体(1)是由液体进口(12)、液体出口(4)、压缩空气进口、进气口接口(8)、泄气口(16)及阀体内腔(2)组成的,进气口接口(8)与压缩空气进口连接,阀芯(5)置于阀体内腔(2)内,阀芯(5)是由阀芯腔(11)、液体通道槽(9)、三个密封圈槽及分别置于其内的三个密封圈(3a、3b、3c)组成,三个密封圈(3a、3b、3c)能与阀体内腔(2)壁接触,定位圆杆(10)及弹簧(13)置于阀芯腔(11)内,弹簧(13)一端顶住定位圆杆(10),另一端与定位档板(14)固定连接,定位档板(14)与定位卡套(15)固定于泄气口(16)处,气控阀通过定位孔(7a、7b)定位,其特征是在阀芯(5)上位于进气口与密封圈(3c)之间还有一密封圈槽及密封圈(3d),在该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安全泄气孔(6),使得从进气口漏过密封圈(3d)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2)经该安全泄气孔(6)流入阀芯腔(11),最后从泄气口(16)排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它是由阀体和阀芯组成,其特征是在阀芯上靠进气口处多开了一个封密圈槽,这样在靠进气口处就有两个密封圈,且在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个安全泄气孔,使得漏过靠近压缩空气进口第一个密封圈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经该安全泄气孔流入阀芯腔,最后从泄气口排出,从而有效避免了气液两相流现象。本技术可用于不允许两种流体混合流动的流动系统中,特别是用于自动液相色谱系统。文档编号G01N30/00GK2426983SQ9925893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饶平凡, 王中来, 李珑, 周建武, 陈天豹 申请人:福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液相色谱气控阀,它是由阀体(1)和阀芯(5)组成,阀体(1)是由液体进口(12)、液体出口(4)、压缩空气进口、进气口接口(8)、泄气口(16)及阀体内腔(2)组成的,进气口接口(8)与压缩空气进口连接,阀芯(5)置于阀体内腔(2)内,阀芯(5)是由阀芯腔(11)、液体通道槽(9)、三个密封圈槽及分别置于其内的三个密封圈(3a、3b、3c)组成,三个密封圈(3a、3b、3c)能与阀体内腔(2)壁接触,定位圆杆(10)及弹簧(13)置于阀芯腔(11)内,弹簧(13)一端顶住定位圆杆(10),另一端与定位档板(14)固定连接,定位档板(14)与定位卡套(15)固定于泄气口(16)处,气控阀通过定位孔(7a、7b)定位,其特征是在阀芯(5)上位于进气口与密封圈(3c)之间还有一密封圈槽及密封圈(3d),在该两个密封圈之间有一安全泄气孔(6),使得从进气口通过密封圈(3d)的气体能从阀体内腔(2)经该安全泄气孔(6)流入阀芯腔(11),最后从泄气口(16)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平凡王中来李珑周建武陈天豹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