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183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进行铁路线路设计时,根据列车与轨道的具体参数,建立列车‑轨道三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列车与轨道的振动和轮轨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铁路线路的平面曲线参数、竖曲线参数与坡道参数等进行调整优化。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能为铁路现行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方案与科学的技术支持。

A 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of railway line 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线三维耦合动力学,为铁路线路线型设计提供合理的设计方案与科学的技术支持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西成高铁、贵南高铁、成贵高铁等山区高铁的相继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网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崇山峻岭、峡谷河道等复杂地势条件的影响下,铁路线路的线型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铁路线路线型设计关系到铁路的建设、维护与运营成本,也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为保证铁路线路线型设计的合理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新建时速300-350km/h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新建时速200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文件充分考虑安全余量,对线路线型设计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很多情况下,铁路线路线型设计无法同时兼顾建设可行性、成本与安全需要,这一点在山区铁路的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考虑建设可行性与建设成本,对规范规定进行突破时,线路设计方案对线路运营与维护带来的影响便不能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nS1,根据铁路轨道信息与拟投入运营的列车信息,搭建包含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nS2,输入线路线型信息与列车运行初始条件,对列车车体的振动信息与轮轨相互作用进行仿真计算;/nS3,根据S2中的仿真计算结果,计算列车的平稳性指标、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与轨道结构稳定性;/nS4,根据S3中的指标计算结果,评价不同铁路线路线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合理则择优选择,不合理则执行步骤S5;/nS5,根据S2中仿真过程中不合理指标出现时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判断线路线型设计的不合理部分,对该部分的线型参数进行调整优化重新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S1,根据铁路轨道信息与拟投入运营的列车信息,搭建包含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S2,输入线路线型信息与列车运行初始条件,对列车车体的振动信息与轮轨相互作用进行仿真计算;
S3,根据S2中的仿真计算结果,计算列车的平稳性指标、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与轨道结构稳定性;
S4,根据S3中的指标计算结果,评价不同铁路线路线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合理则择优选择,不合理则执行步骤S5;
S5,根据S2中仿真过程中不合理指标出现时列车在线路上的位置,判断线路线型设计的不合理部分,对该部分的线型参数进行调整优化重新输入模型进行计算,然后执行步骤S4;
S6,重复步骤S5,直到通过计算寻找符合线路设计与运营需要的线型参数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包含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是将车辆系统与轨道系统视为相互作用的大系统,在进行线路线型参数分析时,综合考虑了车辆结构振动与轨道结构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搭建列车牵引与制动性能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时综合考虑了列车牵引与制动能力、线路线型对列车运行的影响,在对线路线型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时考虑了速度变化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线路线型动态分析与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轨道信息包括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亮胡彦霖王开云翟婉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