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794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4
一种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及其配制方法,1份腐蚀剂是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氯化亚锡5‑8克、无水乙醇100‑120毫升、硝酸8‑12毫升、盐酸50‑60毫升、蒸馏水1500‑2000毫升、氯化铜0.2‑0.8克、氯化镁0.2‑0.8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腐蚀剂能够清晰的原貌显现连铸钢坯低倍组织皮下裂纹的形态、分布及尺寸。由于该腐蚀剂为弱冷酸蚀试剂,对钢基体的选择性腐蚀不强烈,所显示的钢基体的结构为树枝晶细致的组织,不干扰、破坏皮下裂纹形貌,使皮下裂纹这种较小尺寸宏观缺陷的边缘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及其配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分析材料检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钢坯的皮下裂纹是较常见的连铸坯缺陷,一般距离连铸坯表面3-10mm。分布在铸坯皮下,是长度为20-30mm的细小裂纹,通常与连铸坯表面垂直。皮下裂纹距铸坯表面较远时,在随后的热轧过程中能够轧合。然而,皮下裂纹距连铸坯表面很近时,热加工过程中可能暴露到钢材表面,常常在轧后的成品材表面上以钢材表面的折叠、重皮、翘皮、表面裂纹等形式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恶化钢材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皮下裂纹的产生原因很多,由于钢水在凝固初期凝固相变体积变化(特别是碳含量较低的包晶钢),或者在连铸二冷区铸坯表面反复回温相变,在组织应力作用下,在两项组织交接产生裂纹。检验中对铸坯的皮下裂纹的评定原则是以裂纹的长短、开口宽度和数量按相应标准评定。但是由于皮下裂纹缺陷在包晶钢中容易产生,此类钢碳含量较低,裂纹一般位于钢坯的细等轴晶以下的柱状晶区,在铸坯角部向内侧面延伸。尺寸较小,宽度较窄,隐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其特征在于,1份腐蚀剂是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氯化亚锡5-8克、无水乙醇100-120毫升、质量浓度为61%~69%的硝酸8-12毫升、质量浓度为35%~40%的盐酸50-60毫升、蒸馏水1500-2000毫升、氯化铜0.2-0.8克、氯化镁0.2-0.8克。/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显示连铸钢坯皮下裂纹缺陷的腐蚀剂,其特征在于,1份腐蚀剂是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氯化亚锡5-8克、无水乙醇100-120毫升、质量浓度为61%~69%的硝酸8-12毫升、质量浓度为35%~40%的盐酸50-60毫升、蒸馏水1500-2000毫升、氯化铜0.2-0.8克、氯化镁0.2-0.8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胡筱旋隋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