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8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冷凝机构、出水口、入水口、出烟管、固定架、连接轴,冷凝机构设有换热管、刮除机构、入烟管、冷凝管,通过热量的压缩力,带动间隙机构进行向左位移,带动伸缩槽与褶皱板进行拉伸,使伸缩槽的间隙变大,达到热量从伸缩槽间隙中进入内部的效果,防止对传热效果进行影响,滑动机构对换热管和冷凝管外表面进行刮除,使得受力环对水质进行清理,对附着在换热管与冷凝管外表面的污垢进行刮除,防止受力轴与换热管和冷凝管的摩擦力过大,从而避免换热管和冷凝管外壁形成污垢,避免降低其传热效果,防止冷水式冷凝器内部堆积较高的温度,避免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水式冷凝器作为新能源汽车散热装置,采用水作为散热介质经过水循环进行散热,制冷剂蒸气从上部进入冷凝器,将热量通过换热管传递给在管内流动的水,被冷凝后制冷剂从底部出液管排出,传热效果好,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燃烧后的汽油烟雾在冷却的同时对冷却凝结成的水质进行污染,使得水质变成硬水,导致在内壁形成污垢,降低其传热效果,使得冷水式冷凝器温度持续升高,对其造成破坏,导致热量容易堆积在冷水式冷凝器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冷凝机构、出水口、入水口、出烟管、固定架、连接轴,所述出水口安装于冷凝机构的左侧,所述入水口安装于冷凝机构的左侧,所述出烟管嵌固在冷凝机构的下端,所述固定架贴合在冷凝机构的下表面,所述连接轴嵌固在冷凝机构的右端,所述冷凝机构设有换热管、刮除机构、入烟管、冷凝管,所述刮除机构的右端连接在连接轴的内侧,所述刮除机构位于入烟管的下端,所述换热管与冷凝管相互平行,所述换热管与刮除机构相贯通,所述冷凝管的下端连接在出烟管的上端,所述刮除机构为环形结构,其上端与入烟管的下端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除机构设有间隙机构、拉伸机构、平衡板、分割板,所述间隙机构的下端右侧贴合在平衡板的左端,所述分割板与间隙机构相贯通,所述拉伸机构的左端焊接在间隙机构的上端右侧,所述平衡板与拉伸机构相互平行,所述拉伸机构位于入烟管的下端,所述冷凝管位于分割板的下端,且通过分割板与换热管呈对称分布,且分割板具有进行隔离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隙机构设有引流机构、光滑壁、滑动轴、滑动机构,所述滑动轴安装于引流机构的外侧,所述滑动轴与光滑壁间隙配合,所述滑动机构嵌固在引流机构内部,所述引流机构的下端贴合在平衡板的左侧,所述滑动机构为环形结构,与换热管和冷凝管进行贯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机构设有引流槽、滑动板、刮除环所述引流槽贴合在滑动板表面,所述刮除环位于滑动板的表面外侧,所述滑动板与滑动机构相贯通,所述刮除环为三角形环形结构,具有提高刮除下过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拉伸机构设有受力板、连接板、伸缩槽、褶皱板,所述受力板贴合在连接板的上端,所述褶皱板的左端嵌固在连接板的右侧,所述伸缩槽贴合在褶皱板的内侧,所述伸缩槽为具有伸缩性的蜂巢结构,贴合在间隙机构的上端右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机构设有受力环、受力机构,所述受力环贴合在受力机构的表面,所述受力环的外侧贴合在引流机构的内部,所述受力环为三角形环形结构,与受力机构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环设有受力轴、压缩板、间隙板、弹簧,所述受力轴的下端嵌固在弹簧的上端,所述压缩板贴合在受力轴的右侧上端,所述压缩板与间隙板相互贴合,所述弹簧嵌固在受力机构内侧,所述受力轴内侧设有三角形结构,具有对受力轴进行带动引导的作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热量的压缩力,带动间隙机构进行向左位移,通过平衡板的平衡避免间隙机构滑动时倾斜,防止间隙机构卡合,带动伸缩槽与褶皱板进行拉伸,使伸缩槽的间隙变大,达到热量从伸缩槽间隙中进入内部的效果,从而在热量的持续下对受力板的作用力不规则变化,从而在作用力下改变对受力板的推力,刮除环对冷凝机构内侧下端热量凝结的水质进行清除,使得水质以及所形成的污垢避免覆盖在冷凝机构内侧,防止对传热效果进行影响。2、滑动机构对换热管和冷凝管外表面进行刮除,使得受力环对水质进行清理,通过其内侧的三角块结构使得受力轴对压缩板进行压缩,对附着在换热管与冷凝管外表面的污垢进行刮除,通过弹簧进行缓冲,防止受力轴与换热管和冷凝管的摩擦力过大,从而避免换热管和冷凝管外壁形成污垢,避免降低其传热效果,防止冷水式冷凝器内部堆积较高的温度,避免造成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冷凝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刮除机构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间隙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引流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拉伸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滑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受力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凝机构-1、出水口-2、入水口-3、出烟管-4、固定架-5、连接轴-6、换热管-11、刮除机构-12、入烟管-13、冷凝管-14、间隙机构-121、拉伸机构-122、平衡板-123、分割板-124、引流机构-a1、光滑壁-a2、滑动轴-a3、滑动机构-a4、引流槽-a11、滑动板-a12、刮除环-a13、受力板-w1、连接板-w2、伸缩槽-w3、褶皱板-w4、受力环-a41、受力机构-a42、受力轴-b1、压缩板-b2、间隙板-b3、弹簧-b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冷凝机构1、出水口2、入水口3、出烟管4、固定架5、连接轴6,所述出水口2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入水口3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出烟管4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下端,所述固定架5贴合在冷凝机构1的下表面,所述连接轴6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右端,所述冷凝机构1设有换热管11、刮除机构12、入烟管13、冷凝管14,所述刮除机构12的右端连接在连接轴6的内侧,所述刮除机构12位于入烟管13的下端,所述换热管11与冷凝管14相互平行,所述换热管11与刮除机构12相贯通,所述冷凝管14的下端连接在出烟管4的上端,所述刮除机构12为环形结构,其上端与入烟管13的下端相连接。其中,所述刮除机构12设有间隙机构121、拉伸机构122、平衡板123、分割板124,所述间隙机构121的下端右侧贴合在平衡板123的左端,所述分割板124与间隙机构121相贯通,所述拉伸机构122的左端焊接在间隙机构121的上端右侧,所述平衡板123与拉伸机构122相互平行,所述拉伸机构122位于入烟管13的下端,所述冷凝管14位于分割板124的下端,且通过分割板124与换热管11呈对称分布,且分割板124具有进行隔离的作用,防止换热管11与冷凝管14的温差相混合。其中,所述间隙机构121设有引流机构a1、光滑壁a2、滑动轴a3、滑动机构a4,所述滑动轴a3安装于引流机构a1的外侧,所述滑动轴a3与光滑壁a2间隙配合,所述滑动机构a4嵌固在引流机构a1内部,所述引流机构a1的下端贴合在平衡板123的左侧,所述滑动机构a4为环形结构,与换热管11和冷凝管14进行贯通。其中,所述引流机构a1设有引流槽a11、滑动板a12、刮除环a13,所述引流槽a11贴合在滑动板a12表面,所述刮除环a13位于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冷凝机构(1)、出水口(2)、入水口(3)、出烟管(4)、固定架(5)、连接轴(6),所述出水口(2)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入水口(3)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出烟管(4)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下端,所述固定架(5)贴合在冷凝机构(1)的下表面,所述连接轴(6)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右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冷凝机构(1)设有换热管(11)、刮除机构(12)、入烟管(13)、冷凝管(14),所述刮除机构(12)的右端连接在连接轴(6)的内侧,所述刮除机构(12)位于入烟管(13)的下端,所述换热管(11)与冷凝管(14)相互平行,所述换热管(11)与刮除机构(12)相贯通,所述冷凝管(14)的下端连接在出烟管(4)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结构包括冷凝机构(1)、出水口(2)、入水口(3)、出烟管(4)、固定架(5)、连接轴(6),所述出水口(2)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入水口(3)安装于冷凝机构(1)的左侧,所述出烟管(4)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下端,所述固定架(5)贴合在冷凝机构(1)的下表面,所述连接轴(6)嵌固在冷凝机构(1)的右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机构(1)设有换热管(11)、刮除机构(12)、入烟管(13)、冷凝管(14),所述刮除机构(12)的右端连接在连接轴(6)的内侧,所述刮除机构(12)位于入烟管(13)的下端,所述换热管(11)与冷凝管(14)相互平行,所述换热管(11)与刮除机构(12)相贯通,所述冷凝管(14)的下端连接在出烟管(4)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机构(12)设有间隙机构(121)、拉伸机构(122)、平衡板(123)、分割板(124),所述间隙机构(121)的下端右侧贴合在平衡板(123)的左端,所述分割板(124)与间隙机构(121)相贯通,所述拉伸机构(122)的左端焊接在间隙机构(121)的上端右侧,所述平衡板(123)与拉伸机构(122)相互平行,所述拉伸机构(122)位于入烟管(1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机构(121)设有引流机构(a1)、光滑壁(a2)、滑动轴(a3)、滑动机构(a4),所述滑动轴(a3)安装于引流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比美强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