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42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塔架和排气筒分段预制,形成若干段塔架节段和排气筒节段;先吊装下部第一段塔架,再将顶部第一段排气筒正装吊装到位;在顶部第一段排气筒上组装筒体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顶部第一段排气筒并将在其底部安装顶部第二端排气筒节段;后续排气筒筒体节段,利用筒体提升装置通过倒装法安装完成;在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随着排气筒的安装采用正装法吊装塔架节段;超出吊车吊装高度后,在已安装完成的排气筒顶部设置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装剩余塔架节段。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正装倒装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使塔架下部的大型构件可以提前在地面放样组装,根据高度分段后,成片进行吊装。这样可以保证在地面组装的大型构件可以有足够的施工精度,减少高空拼装时的误差累积。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ower exhaust s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筒安装施工方法,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塔架式排气筒的筒体提升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排气筒放空系统是化工企业最常见的废气排放设施,它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塔式、拉线式和自立式三种,而对于设计高度超过150m的排气筒,多采用塔架扶直自立式筒体,以满足筒体的稳定性要求。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多装置废气汇集排放以及环保的要求,排气筒的设计直径不断加大,同时,设计高度也在逐渐升高,这无疑给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针对此类超高超重的特殊组合结构,选用合适的起重机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顺利完成吊装的重点。现有技术中,塔架排气筒的安装方法主要有倒装法、拼装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安装难度大、精度难控制,机械台班用量大,能源、资源消耗多,安装成本高等缺点。塔架、排气筒整体塔架承受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以及排气筒产生的水平力和包括自重在内的竖向荷载。塔架为空间受力体系,空间位置和安装精度要求极高,且需分片吊装,高空进行组对。塔架、排气筒的安装存在如下技术难点:一是精度要求高。通常该类构件结构高度范围在10~200米,但对于100米以上的构件,预制加工精度有更高要求。二是拼装质量控制难。塔架是空间结构体系,很多节点安装需要在高空进行,为保证每层构件的顺利安装,在地面加工构件时,需确保足够精确的制作精度和焊接质量。由于塔架的体积、重量较大,预拼装时需做好胎具以及临时支撑、临时加固等措施,防止预拼装合格后,在后续吊运过程中构件发生变形。三是吊装难度大。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塔架排气筒的施工段划分,以便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吊车等机械设备,节省资源、节约成本、提高安装质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至少达到提高安装效率和施工精度的目的。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塔架和排气筒分段预制,形成若干段塔架节段和排气筒节段;步骤二,先吊装下部第一段塔架,再将顶部第一段排气筒正装吊装到位;步骤三,在顶部第一段排气筒上组装筒体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顶部第一段排气筒并将在其底部安装顶部第二端排气筒节段;后续排气筒筒体节段,利用筒体提升装置通过倒装法安装完成;在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随着排气筒的安装采用正装法吊装塔架节段;所述的筒体提升装置包括基础、钢结构平台、抱箍和液压提升装置;所述钢结构平台是固定于基础上的围绕待提升排气筒节段设置的立体框架结构,抱箍环绕固定于排气筒节段中下部,若干液压提升装置平行设置于排气筒节段外围且液压提升装置的提升杆底部与抱箍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平台顶部设置有外边梁和可拆卸的小横梁,所述外边梁形成用于支撑大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小横梁设置于外边梁内侧且形成用于支撑小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提升小直径排气筒或大直径排气筒时,分别将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小横梁或外边梁上;步骤四,超出吊车吊装高度后,在已安装完成的排气筒顶部设置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装剩余塔架节段。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平台包括立柱和横梁,四个立柱的底部分别与基础固定连接,立柱顶部分别连接有两个纵向横梁和两个横向横梁。进一步地,所述外边梁包括两个平行于纵向横梁设置的纵向边梁,纵向边梁与横向横梁形成的角部斜向设置有斜向边梁,横向横梁中部内侧固定设置横向边梁。进一步地,所述小横梁包括纵向小横梁、斜向小横梁和横向小横梁,所述的纵向小横梁设置于纵向边梁内侧,斜向小横梁设置于斜向边梁内侧,横向小横梁设置于横向边梁内侧。进一步地,排气筒筒体内设置有支撑管架,所述支撑管架包括两根正交设置的伸缩管架,任一伸缩管架的端部与排气筒内壁之间通过弧形钢板连接。进一步地,包括设置于排气筒外围各层塔架平台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包括形成于所述塔架平台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四个内角部设置有斜向滚轴,滚轴上安装有可与排气筒筒体外壁接触的导向滑轮。进一步地,环绕排气筒筒体外壁设置有挡块,多块挡块间隔设置于抱箍安装位置,所述抱箍与挡块连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正装倒装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使塔架下部的大型构件可以提前在地面放样组装,根据高度分段后,成片进行吊装。这样可以保证在地面组装的大型构件可以有足够的施工精度,减少高空拼装时的误差累积。与此同时,在正装过程中,筒体也可以根据分段要求,将卷制好的筒节预先焊接至足够高度,然后整体吊装就位。整个正装过程,要比直接用倒装法提升速度加快很多。正装完成后,开始安装筒体提升装置,使用倒装法提升筒体,适配不同直径的排气筒筒身,本专利技术在钢结构平台顶部分别设置了外边梁和小边梁,在筒身截面转换时,仅需拆除钢结构平台顶面内部一圈小横梁,操作简单,有助于提高提升操作效率。筒体提升过程中,外部塔架构件可同步进行安装。超出吊车允许吊装高度后,在筒体顶部安装抱杆灵机,开始使用塔筒互助提升的方法安装剩余构件。该方法将绝大部分的高空作业改为地面施工,使施工质量更易于检查控制,缩短工期的同时,也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还有有效的缩短工期,而且施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为同类装置的施工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小直径筒体提升时,筒体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大直径筒体提升时,筒体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变换截面拆改示意图。图4是支撑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础,2-抱箍,3-液压提升装置,4-排气筒节段,5-外边梁,6-小横梁,7-立柱,8-横梁,9-伸缩管架,10-弧形钢板,11-方形框架,12-导向滑轮,13-塔架平台,51-纵向边梁,52-斜向边梁,53-横向边梁,61-纵向小横梁,62-斜向小横梁,63-横向小横梁,81-纵向横梁,82-横向横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塔架式排气筒安装方法,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塔架和排气筒分段预制,形成若干段塔架节段和排气筒节段;步骤二,先吊装下部第一段塔架,再将顶部第一段排气筒正装吊装到位;步骤三,在顶部第一段排气筒上组装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塔架式排气筒的筒体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顶部第一段排气筒并将在其底部安装顶部第二端排气筒节段;后续排气筒筒体节段,利用筒体提升装置通过倒装法安装完成;在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随着排气筒的安装采用正装法吊装塔架节段;步骤四,超出吊车吊装高度后,在已安装完成的排气筒顶部设置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装剩余塔架节段,所述提升装置采用抱杆灵机。排气筒采用正装与倒装结合的安装方法,排气筒筒体可在现场卷制并焊接组对,首层塔架平台高度内的筒体,可在地面直接组对焊接成整体,用吊车直接安装到位,和塔架平台可靠连接固定之后,其余筒体采用倒装法进行安装提升。倒装法需要通过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塔架和排气筒分段预制,形成若干段塔架节段和排气筒节段;/n步骤二,先吊装下部第一段塔架,再将顶部第一段排气筒正装吊装到位;/n步骤三,在顶部第一段排气筒上组装筒体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顶部第一段排气筒并将在其底部安装顶部第二端排气筒节段;后续排气筒筒体节段,利用筒体提升装置通过倒装法安装完成;在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随着排气筒的安装采用正装法吊装塔架节段;所述的筒体提升装置包括基础、钢结构平台、抱箍和液压提升装置;所述钢结构平台是固定于基础上的围绕待提升排气筒节段设置的立体框架结构,抱箍环绕固定于排气筒节段中下部,若干液压提升装置平行设置于排气筒节段外围且液压提升装置的提升杆底部与抱箍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平台顶部设置有外边梁和可拆卸的小横梁,所述外边梁形成用于支撑大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小横梁设置于外边梁内侧且形成用于支撑小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提升小直径排气筒或大直径排气筒时,分别将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小横梁或外边梁上;/n步骤四,超出吊车吊装高度后,在已安装完成的排气筒顶部设置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装剩余塔架节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塔架和排气筒分段预制,形成若干段塔架节段和排气筒节段;
步骤二,先吊装下部第一段塔架,再将顶部第一段排气筒正装吊装到位;
步骤三,在顶部第一段排气筒上组装筒体提升装置,提升所述顶部第一段排气筒并将在其底部安装顶部第二端排气筒节段;后续排气筒筒体节段,利用筒体提升装置通过倒装法安装完成;在吊车吊装高度范围内随着排气筒的安装采用正装法吊装塔架节段;所述的筒体提升装置包括基础、钢结构平台、抱箍和液压提升装置;所述钢结构平台是固定于基础上的围绕待提升排气筒节段设置的立体框架结构,抱箍环绕固定于排气筒节段中下部,若干液压提升装置平行设置于排气筒节段外围且液压提升装置的提升杆底部与抱箍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平台顶部设置有外边梁和可拆卸的小横梁,所述外边梁形成用于支撑大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所述小横梁设置于外边梁内侧且形成用于支撑小直径排气筒外壁的平面框架结构;提升小直径排气筒或大直径排气筒时,分别将液压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小横梁或外边梁上;
步骤四,超出吊车吊装高度后,在已安装完成的排气筒顶部设置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吊装剩余塔架节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式排气筒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平台包括立柱和横梁,四个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亮刘然星杨栋刘志兴姚晋星李存才刘玉军曹新宇牛志彪贾智文李超岳策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