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常见的烟气脱硝工艺中的氨水存储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氨气吸收装置、氨水存储系统及废氨气吸收方法。
技术介绍
1、烟气脱硝工艺中常用的还原剂有氨水、液氨和尿素。由于液氨是危化品,随着国家对安全的日益重视,逐渐出台一系列相关的限制措施,使得好多新建厂区选用液氨时在审批、工期、占地等诸多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尿素做还原剂制备氨气的工艺主要有尿素热解和尿素水解,但由于初期投资成本大、后期运行费用高、运行过程设备及管道结晶堵塞问题严重,使得一些业主选用尿素做还原剂时颇为谨慎。氨水相对于液氨,安全风险系数较低,且氨水制备氨气工艺较简单,成为一些化工厂脱硝还原剂的首选。
2、氨水在装卸或者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氨气挥发出来,如果不及时吸收,泄漏到空气中的氨气会形成氨雾,其比重比空气重,虽然它的分子量比空气小,但它会和空气中的水形成水滴的氨气,而形成云状物。所以当氨气泄漏时,氨气并不自然的往空气中扩散,而会在地面滞留,给现场工作人员带来伤害。另外氨气爆炸极限为16%~25%,如果氨区局部区域产生泄漏氨气的聚集,会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
3、目前,氨水存储区常用的吸收挥发氨气的方法是将氨水储罐的溢流管道通入废水池中,挥发的氨气通过溢流管进入废水池,从而被池中的水吸收。此方法需要设置废水池及配套的废水泵,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增加,且废水池一般封闭性不严,氨区还是会有氨味产生。另外,废水池的废氨水一般通过废水泵打到全厂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废氨水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氨气吸收装置、氨水存储系统及废氨气吸收方法,至少达到提高氨区挥发性氨气吸收效果的目的。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废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气吸收罐,所述氨气吸收罐包括罐体、内筒、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3、所述内筒为空心结构,纵向设置于罐体内中部,内筒顶端与罐体内顶部、内筒底端与罐体内底部之间均留有间隙;第一隔板为环形结构,固定连接于罐体内侧壁和内筒外壁之间,在第一隔板上部形成上层液体储存空间;
4、所述第二隔板竖向固定于罐体内底部表面,第二隔板顶端高于内筒底端且位于内筒的外侧,在第二隔板朝向内筒的一侧形成下层液体储存空间,在第二隔板背向内筒的一侧形成溢流空间;
5、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氨气入口,上层液体储存空间底部对应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下层液体储存空间底部对应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排空口,溢流空间底部对应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
6、进一步地,罐体顶部还设置有空气入口,在第一隔板下方的罐体侧壁上设置有气体出口,且气体出口与罐体内底部的距离高于第二隔板的高度。
7、进一步地,第二隔板顶端与内筒底端的高度差为50mm。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氨水存储系统,包括氨水储罐和以上所述氨气吸收装置;
9、所述氨水储罐上设置有氨水进口、废氨气出口、污水进口、废氨水入口;其中,废氨气出口与氨气吸收罐的氨气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废氨水入口与氨气吸收罐的溢流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氨气吸收罐的排水口和排空口。
10、进一步地,废氨水入口与溢流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u型弯。
11、进一步地,u型弯后部的连接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玻璃视镜。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废氨气吸收方法,基于以上所述的氨水存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3、在氨气吸收罐的进水口装入进水口管道,在空气入口装入空气入口管道;通过进水口管道向氨水吸收罐注入水,使水注入上层液体储存空间和下层液体储存空间;
14、向氨水储罐注入氨水,挥发的废氨气通过废氨气出口与氨气吸收罐的氨气入口的连接管道进入氨气吸收罐内,废氨气被氨气吸收罐内的上层液体和下层液体吸收,液体吸收废氨气后成为废氨液,废氨液量达到预设值后,通过溢流口与废氨水入口的连接管道进到氨水储罐。
15、进一步地,当氨水储罐注满氨水后,外界空气通过空气入口管道进入氨气吸收罐内,并穿过氨气入口与废氨气出口的连接管道进入氨水储罐内,从而破除氨气吸收罐和氨水储罐的真空状况,维持两个储罐始终处于常压状态。
16、进一步地,氨气吸收罐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水口、排空口,将氨气吸收罐内的废液排空到氨水储罐内,然后再向氨水吸收罐注入水,实现氨气吸收罐内液体的置换。
1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管道侧壁上开有两个小孔。
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废氨气吸收装置、氨水存储系统及废氨气吸收方法,既能很好的吸收氨水储罐挥发出来的废氨气,消除氨区的氨味,给现场操作运行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也能及时破除氨水储罐出现的真空状态,保证设备处于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
19、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氨水储存区域的占地面积,减少项目投资造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吸收罐(1),所述氨气吸收罐(1)包括罐体(3)、内筒(4)、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3)顶部还设置有空气入口(N3),在第一隔板(5)下方的罐体(3)侧壁上设置有气体出口(N4),且气体出口(N4)与罐体(3)内底部的距离高于第二隔板(6)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板(6)顶端与内筒(4)底端的高度差为50mm。
4.一种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2)和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氨气吸收装置(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氨水入口(N11)与溢流口(N5)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U型弯(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U型弯(10)后部的连接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玻璃视镜(11)。
7.一种废氨气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氨水存储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废氨气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吸收罐(1)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水口(N6)、排空口(N7),将氨气吸收罐(1)内的废液排空到氨水储罐(2)内,然后再向氨水吸收罐(1)注入水,实现氨气吸收罐(1)内液体的置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氨气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管道(12)侧壁上开有两个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吸收罐(1),所述氨气吸收罐(1)包括罐体(3)、内筒(4)、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3)顶部还设置有空气入口(n3),在第一隔板(5)下方的罐体(3)侧壁上设置有气体出口(n4),且气体出口(n4)与罐体(3)内底部的距离高于第二隔板(6)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板(6)顶端与内筒(4)底端的高度差为50mm。
4.一种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储罐(2)和权利要求2或3所述氨气吸收装置(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氨水入口(n11)与溢流口(n5)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u型弯(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氨水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u型弯(10)后部的连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振国,白骥川,刘培智,林志文,白云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