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充电车库及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3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充电车库及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该三者大小根据存放车辆大小做适应性改变。多层塔库的两侧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若干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存车区域上,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横移结构。本方案通过上述的设置,使车辆在升降搬运的同时,车辆连同充电板一同移动到存车梳架上并直接在移动到存车区域后进行充电,实现了每个存车位均能够进行充电,充电无需等待,能够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充电车库及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充电车库领域,尤其涉及立体充电车库及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交通工具的动力能源也迎来了新的系统变革,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以电力和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替代石油和内燃机的新能源车,该种车辆不但能够与普通车辆一般满足行驶,同时具有降低油耗、减少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消费者重视和喜爱,但是该新能源车也存在以下缺点:在未使用时需及时补充电源才能保证自身的续航。对应的,立体车库也为该种类型的车辆设计了带有充电桩的车位,但是现有带充电桩的车位均是设置于车库的最底部一层,该层的车位数量有限,仅能满足较为少数的车进行充电,若有较多的车辆需要充电时,只能在等待充电前面的车辆完成充电后,才能轮换到新的车辆进行充电,当消费者有紧急需要充电时,该种传统的立体车库是无法满足需要的。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新结构的立体车库来解决新能源车停车后充电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多层塔库的两侧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用于使升降梳架沿着多层塔库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若干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存车区域上,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用于驱动存车梳架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结构。本方案通过上述的设置,使车辆在升降搬运的同时,车辆连同充电板一同移动到存车梳架上并直接在移动到存车区域后进行充电,实现了每个存车位均能够进行充电,充电无需等待,能够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如上所述的立体充电车库,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其大小均按照适应公交车大小的尺寸设计。该设计能够实现对公交车的精准服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所述多层塔库逐层设置矩形框架,所述多层塔库每层均分为三个单元区域,分别为两侧的存车区域以及两所述存车区域中间的升降井道区域,所述多层塔库的两侧所述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所述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梳架沿着所述多层塔库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若干所述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所述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存车区域上,所述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存车梳架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结构;所述升降梳架将车辆搬运到所述存车梳架时,车辆连同所述充电板一同移动,所述横移结构使所述存车梳架回到所述存车区域并使所述电源插座和充电插头配合以实现车辆的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梳架包括两搬运纵杆以及若干分别垂直设置于两所述搬运纵杆的第一梳齿,两所述搬运纵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梳齿间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搬运纵杆的内侧,所述存车梳架还包括两存车纵杆以及若干垂直于两所述存车纵杆的第二梳齿,两所述存车纵杆间隔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二梳齿相互平行并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存车纵杆上,所述升降梳架和存车梳架垂直升降移动时,所述搬运纵杆与所述存车纵杆、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均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均对应车辆的车轮处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梳架用于定位所述充电板的插销,所述充电板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插孔,通过所述插销和插孔配合以实现所述充电板的定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横移结构包括若干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的滑轮、对应设置于所述滑轮后第一齿轮、横移电机、固定于所述横移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包绕着若干所述第一齿轮和主动轮的横向链条,若干所述滑轮从一侧的所述存车区域向另一侧的存车区域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存车梳架可滑动的设置于若干所述滑轮上。进一步地,所述存车梳架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充电板的定位柱,所述充电板下方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所述存车梳架四端连接的纵向链条、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连接的联轴器、两分别设置于所述联轴器两端的第二齿轮以及设置于两侧的两配重块,同侧的两所述纵向链条绕过所述第二齿轮并与对应和同侧的所述配重块连接,所述升降电机转动时带动所述联轴器两端的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以实现所述升降梳架的升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立体充电车库还包括用于转动车辆的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多层塔库最底层,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平台以及驱动所述转动平台自转的自转驱动结构,所述转动平台包括设置于中部的转动杆以及若干分部于所述转动杆两侧的第三梳齿,若干所述第三梳齿间隔设置并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梳齿相互交错。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如上所述的立体充电车库,所述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其大小均按照适应公交车大小的尺寸设计。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充电车库及公交车立体充电车库,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多层塔库的两侧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用于使升降梳架沿着多层塔库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若干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存车区域上,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用于驱动存车梳架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结构。本方案通过上述的设置,使车辆在升降搬运的同时,车辆连同充电板一同移动到存车梳架上并直接在移动到存车区域后进行充电,实现了每个存车位均能够进行充电,充电无需等待,能够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充电车库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充电车库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充电车库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立体充电车库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梳架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梳架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存车梳架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中:1、立体充电车库;2、多层塔库;21、存车区域;22、升降井道区域;3、泊车库位;31、存车梳架;311、存车纵杆;312、第二梳齿;32、横移结构;4、车辆搬运架;41、升降梳架;411、搬运纵杆;412、第一梳齿;413、插销;42、升降结构;43、充电板;431、充电线;432、充电插头;433、插孔;5、转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立体充电车库1如图1-图7所示,包括多层塔库2、若干泊车库位3以及车辆搬运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立体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所述多层塔库逐层设置矩形框架,所述多层塔库每层均分为三个单元区域,分别为两侧的存车区域以及两所述存车区域中间的升降井道区域,所述多层塔库的两侧所述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n所述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梳架沿着所述多层塔库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n若干所述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所述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存车区域上,所述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存车梳架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结构;/n所述升降梳架将车辆搬运到所述存车梳架时,车辆连同所述充电板一同移动,所述横移结构使所述存车梳架回到所述存车区域并使所述电源插座和充电插头配合以实现车辆的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塔库、若干泊车库位以及车辆搬运架,所述多层塔库逐层设置矩形框架,所述多层塔库每层均分为三个单元区域,分别为两侧的存车区域以及两所述存车区域中间的升降井道区域,所述多层塔库的两侧所述存车区域设有与外部电源连通的电源插座;
所述车辆搬运架包括升降梳架以及用于使所述升降梳架沿着所述多层塔库竖直方向上升降移动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梳架上放置有充电板,所述充电板设有用于插接于车辆上的充电线以及用于与所述电源插座配合的充电插头;
若干所述泊车库位逐层设置于所述多层塔库内且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存车区域上,所述泊车库位包括存车梳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存车梳架进行横向移动的横移结构;
所述升降梳架将车辆搬运到所述存车梳架时,车辆连同所述充电板一同移动,所述横移结构使所述存车梳架回到所述存车区域并使所述电源插座和充电插头配合以实现车辆的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梳架包括两搬运纵杆以及若干分别垂直设置于两所述搬运纵杆的第一梳齿,两所述搬运纵杆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梳齿间隔设置并固定于所述搬运纵杆的内侧,所述存车梳架还包括两存车纵杆以及若干垂直于两所述存车纵杆的第二梳齿,两所述存车纵杆间隔平行设置,若干所述第二梳齿相互平行并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存车纵杆上,所述升降梳架和存车梳架垂直升降移动时,所述搬运纵杆与所述存车纵杆、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均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和第二梳齿均对应车辆的车轮处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充电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梳架用于定位所述充电板的插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农黎嘉殷陈文辉麦铭华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