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35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桥墩上的桥梁板、以及设置于桥梁板与桥墩之间的抗震机构,该抗震机构包括安装板、支撑板、以及多个支撑组件,该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活动板和伸缩杆组件,该支撑板对应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顶杆,该活动板上设有第二抵顶杆。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从而可支撑支撑板,并可对桥梁支座的纵向减震;通过设置伸缩杆组件,并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抵顶杆,在活动板上设有第二抵顶杆,当第一抵顶杆与第二抵顶杆相抵接时,此时可实现对桥梁板的横向减震,整体提高了桥梁板的减震性能,提高了桥梁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具体公开了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位于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之间的传力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求与主梁接触紧密,否则无法达到传力的预定目标。目前,公路和市政工程上,特别是高架桥采用空心板、小箱体等结构居多,而这类桥梁结构通常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然而,该类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因抗震性能较差,当路基发生震动、梁板重载、不均匀受力等因素的影响,梁板会与支座的连接处发生相对晃动,久而久之,导致梁板与支座发生脱节,从而对桥梁结构造成较大危害,严重缩短桥梁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桥梁板抗震性能较差而影响桥梁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桥梁板抗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桥墩上的桥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桥梁板与所述桥墩之间的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桥墩上的安装板、用于与所述桥梁板相抵顶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支撑板以实现纵向减震的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活动板和用于支撑并带动所述活动板升降的伸缩杆组件,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多个有带有第一凸起的第一抵顶杆,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抵顶配合以实现横向减震的第二抵顶杆。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竖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正对所述底板一侧的连接柱、以及用于将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过渡杆,所述过渡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过渡杆的下端活动插入所述竖杆上,所述过渡杆上还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杆相抵接。优选地,所述过渡杆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凸台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凸台对应所述通过孔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销轴插穿于所述通过孔和所述贯穿孔中。优选地,所述过渡杆的下端设有内部中空的插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弹性件一端的挡台,所述挡台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杆的直径,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挡台上。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底座、设置于底座内并由多节子杆组合而成的伸缩杆、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并用于推动所述伸缩杆伸缩的推动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所述推动件与所述伸缩杆相连的通道,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监测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活动板之间间距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推动件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分布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抵顶杆一侧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抵顶杆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活动板均为矩形,各所述第一抵顶杆分别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各所述第二抵顶杆分别沿所述活动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并与各所述第一抵顶杆呈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呈三角形设置。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桥梁板抗震装置通过在桥梁板和桥墩之间设置抗震机构,即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从而可支撑支撑板,并可对桥梁板的纵向减震;通过设置伸缩杆组件,并在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抵顶杆,在活动板上设有第二抵顶杆,当第一抵顶杆与第二抵顶杆相抵接时,此时可实现对桥梁板的横向减震,从而提高了桥梁板的减震性能,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桥梁板抗震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桥梁板抗震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桥梁板抗震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抗震机构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活动板与第一抵顶杆的安装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第一抵顶杆与第二抵顶杆的相互抵顶的结构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1-桥梁板;2-桥墩;3-抗震机构;31-安装板;32-支撑板;33-支撑组件;331-底板;332-竖杆;333-连接柱;3330-开口;334-过渡杆;335-销轴;336-弹性件;337-凸台;338-插杆;339-挡台;34-活动板;35-伸缩杆组件;351-底座;352-伸缩杆;353-距离传感器;4-第一抵顶杆;41-第一凸起;5-第二抵顶杆;51-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桥墩2上的桥梁板1,该桥墩2可支撑该桥梁板1,在桥梁板1和桥墩2之间还设有抗震机构3,该抗震机构3包括安装板31和支撑板32,该安装板31固定设置于桥墩2上,该支撑板32与桥梁板1相抵接,在安装板31上设有多个支撑组件33,各支撑组件33可用于弹性支撑该支撑板32,并可实现纵向减震,该安装板31和支撑板32之间还设有活动板34和伸缩杆组件35,该伸缩杆组件35可带动该活动板34升降,此外,在支撑板32对应该活动板3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带有第一凸起41的第一抵顶杆4,在活动板34上设有第二抵顶杆5,该第二抵顶杆5可与第一凸起41抵顶配合的以实现横向减震。这样,通过在桥梁板1和桥墩2之间设置抗震机构3,即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33,从而可支撑支撑板32,并可对桥梁板1的纵向减震;通过设置伸缩杆组件35,并在支撑板32上设有第一抵顶杆4,在活动板34上设有第二抵顶杆5,当第一抵顶杆4与第二抵顶杆5相抵接时,此时可实现对桥梁板1的横向减震,从而提高了桥梁板1的减震性能,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抗震机构3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桥梁板1受到产生震动时,抗震机构3可将受到的震动力分解为纵向力和横向力,此时,纵向力会下压支撑板32,支撑板32将纵向力传递给多个支撑组件33并被吸收,与此同时,下压的支撑板32会向靠近活动板34方向移动,当第一抵顶杆4与第二抵顶杆5相接触时,横向力会传递给第一抵顶杆4和第二抵顶杆5,通过第一抵顶杆4和第二抵顶杆5相互抵顶配合,从而可阻止横向力对桥梁板1产生震动,提高了桥梁板1的抗震性,避免了桥梁板1与支座发生脱节,从整体上提升了桥梁板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4,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板抗震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支撑组件33包括底板331和竖杆332,该底板331设置于安装板31上,该竖杆332设置于底板331上,在支撑板32正对底板331的一侧设有连接柱333,此外,该支撑组件33还包括过渡杆334,该过渡杆334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桥墩上的桥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桥梁板与所述桥墩之间的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桥墩上的安装板、用于与所述桥梁板相抵顶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支撑板以实现纵向减震的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活动板和用于支撑并带动所述活动板升降的伸缩杆组件,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多个有带有第一凸起的第一抵顶杆,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抵顶配合以实现横向减震的第二抵顶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板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桥墩上的桥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桥梁板与所述桥墩之间的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桥墩上的安装板、用于与所述桥梁板相抵顶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弹性支撑所述支撑板以实现纵向减震的多个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还设有活动板和用于支撑并带动所述活动板升降的伸缩杆组件,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多个有带有第一凸起的第一抵顶杆,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抵顶配合以实现横向减震的第二抵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板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竖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正对所述底板一侧的连接柱、以及用于将所述竖杆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过渡杆,所述过渡杆上端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柱连接,所述过渡杆的下端活动地插入所述竖杆上,所述过渡杆上还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杆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板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杆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凸台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凸台对应所述通过孔位置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销轴插穿于所述通过孔和所述贯穿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板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安荷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