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341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8
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包括钢轨、扣件、扣件垫板、轨枕、道床,所述的轨枕为铸铁轨枕,所述扣件垫板与所述铸铁轨枕一体成型;所述的轨枕底面对称设置橡胶减振垫,并且所述的轨枕设置橡胶包套包裹所述橡胶减振垫的底部并向上延伸到包裹所述轨枕的侧面;所述橡胶包套下设所述道床,所述的道床由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构成;所述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在所述橡胶包套下方及侧面四周填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同样质量时,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参振质量的体积,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轨道结构高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适用于既有线路改造和新建线路轨道结构高度受限的减振地段。
技术介绍
普通轨道结构在地下段一般由钢轨、扣件、轨枕和整体道床组成,轨枕和道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组成。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及施工问题,混凝土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方可满足轨道结构承载力和耐久性的要求。依据经典振动理论,轨道减振措施一般为减小轨道刚度和增加参振质量。钢轨及扣件质量基本没有变化,轨枕和道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密度相对较低,因此构成轨枕或道床的钢筋混凝土体积不宜过小。综合以上因素,即使在矩形断面下,地铁常规轨道结构最小轨道高度一般也需560mm以上,在圆形及马蹄形断面需求更大。根据振动理论可知,增加道床或轨枕的质量,可以提供足够的惯性质量来抵消车辆产生的动荷载,使得传至基础结构和扩散的动荷载明显减小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但是,在改造既有减振轨道和新建减振轨道高度受限时,构成轨枕或道床的钢筋混凝土体积受到限制,因此,亟需解决在减振轨道改造和新建减振轨道高度受限时轨枕和道床的减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包括钢轨、扣件、扣件垫板、轨枕、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枕(4)为铸铁轨枕,所述扣件垫板(3)与所述铸铁轨枕一体成型;所述的轨枕(4)底面设置橡胶减振垫(5),并且所述的轨枕(4)设置橡胶包套(6)包裹所述橡胶减振垫(5)的底部并向上延伸到包裹所述轨枕(4)的侧面;所述橡胶包套(6)下设所述道床,所述的道床由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7)构成;所述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在所述橡胶包套(6)下方及侧面四周填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包括钢轨、扣件、扣件垫板、轨枕、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枕(4)为铸铁轨枕,所述扣件垫板(3)与所述铸铁轨枕一体成型;所述的轨枕(4)底面设置橡胶减振垫(5),并且所述的轨枕(4)设置橡胶包套(6)包裹所述橡胶减振垫(5)的底部并向上延伸到包裹所述轨枕(4)的侧面;所述橡胶包套(6)下设所述道床,所述的道床由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7)构成;所述自密实砂浆类垫层或普通钢筋混凝土垫层在所述橡胶包套(6)下方及侧面四周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垫板(3)采用与铸铁轨枕相同的材料,所述扣件垫板设置1/40轨底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轨枕两端对称设置为多棱台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铸铁轨枕板式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轨枕标准型式长2200mm,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平张艳军张梦楠安彦坤戴春阳赵磊郭世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