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24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它是在已有参比电极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白金片组成的电极,用于多孔陶瓷片污损后的自更新,同时还增加了不锈钢外壳,使敏感件阳极极化,形成新鲜表面而恢复其性能,从而提高了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参比电极,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阴极保护电位监测的参比电极。为了保障海工设施的安全,一般采用外加电流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的效果可以通过阴极电位的监测来获得,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阴极保护监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同它类型监测仪器一样,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高可靠性和长寿命。这就要求作为电位监测用的参比电极本身必须是长寿命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已有参比电极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白金片组成的电极,用于多孔陶瓷片污损后的自更新,同时还增加了不锈钢外壳,使敏感件阳极极化,形成新鲜表面而恢复其性能,从而提高了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多孔陶瓷片和敏感件的自动更新,延长了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上部的电极帽7,电极引线8,内部的敏感件6,底部的多孔陶瓷片1和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电极外部增加了不锈钢外壳4,多孔陶瓷片1的两侧装有白金片2、3,并由电极引线8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多孔陶瓷片1的自更新,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之间用绝缘层5绝缘,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由导线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敏感件6的自更新和电极电位的测量。本技术增加的两个白金片2、3组成的电极用于多孔陶瓷片污损后的自更新。方法是在多孔陶瓷片1污损后,白金片2、3外接直流电源开始电解海水,产生的氯气溶于海水中生成次氯酸强氧化剂,使污损物氧化而使电极头部的多孔陶瓷片1自更新,而新增加的不锈钢外壳4,一方面增加了电极的强度,另一方面在电极长期使用性能下降后,可以把电极引线8和敏感件6与外部直流电源相接,使敏感件6阳极极化,形成新鲜表面而恢复其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包括上部的电极帽(7),电极引线(8),内部的敏感件(6),底部的多孔陶瓷片(1)和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电极外部增加了不锈钢外壳(4),多孔陶瓷片(1)的两侧装有白金片(2)、(3),并由电极引线(8)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多孔陶瓷片(1)的自更新,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之间用绝缘层(5)绝缘,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由导线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敏感件(6)的自更新和电极电位的测量。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它是在已有参比电极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白金片组成的电极,用于多孔陶瓷片污损后的自更新,同时还增加了不锈钢外壳,使敏感件阳极极化,形成新鲜表面而恢复其性能,从而提高了参比电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G01N27/30GK2466649SQ01216760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黄彦良, 侯保荣, 朱素兰, 段继周, 张经磊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寿命参比电极,包括上部的电极帽(7),电极引线(8),内部的敏感件(6),底部的多孔陶瓷片(1)和绝缘层(5),其特征在于电极外部增加了不锈钢外壳(4),多孔陶瓷片(1)的两侧装有白金片(2)、(3),并由电极引线(8)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多孔陶瓷片(1)的自更新,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之间用绝缘层(5)绝缘,不锈钢外壳(4)和敏感件(6)由导线从电极帽(7)引出,用于敏感件(6)的自更新和电极电位的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良侯保荣朱素兰段继周张经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