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1622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51
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噬氨副球菌菌体的制备;(2)包埋剂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3)交联剂CaC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for bioremed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近年来,我国土壤中PAHs污染日益严重,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PAHs污染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4%,污染呈现面积大、多组分复合等特点,严重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修复土壤中PAHs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微生物修复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备受推崇的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目前,通过微生物富集培养等技术,已经筛选分离到一些能降解或转化某种PAHs的微生物,如中国专利200810022333.9报道了一种可以降解高分子量PAHs(苯并[a]芘、芘或荧蒽)的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amino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固定于纳米材料中,所述纳米材料为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微生物为噬氨副球菌(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微生物固定于纳米材料中,所述纳米材料为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微生物为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aminovorans)HPD-2,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2568。


2.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噬氨副球菌菌体的制备:将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aminovorans)HPD-2于LB培养基中扩大培养,获得噬氨副球菌(Paracoccusaminovorans)HPD-2菌体,记为菌体A;(2)包埋剂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60-80℃去离子水中,搅拌得到海藻酸钠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LB培养基,混合均匀后在0.12MPa、121℃条件下灭菌20min,再加入氧化石墨烯,记为溶液B;(3)交联剂CaCl2溶液的制备:将无水氯化钙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CaCl2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杰滕应毛婷玉骆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